王翦与李牧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吗?事实证明他比李牧强在哪?

大马哈鱼12


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之列。非要把王翦和李牧分一个孰优孰劣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要说王翦哪些地方比李牧强,这个话题还真就可以聊一聊。就我个人观点而言,王翦有两方面比李牧强。首先,王翦跟了一个好领导,这一点李牧比不上王翦。其次,王翦的自保之道明显要强于李牧,否则为什么王翦可以荣耀终老,而李牧却落的一个悲惨结局呢!

王翦自小就喜欢军事,后来秦始皇极为开始效忠跟随侍奉秦始皇成为了秦始皇的亲信。王翦是一个天才,可以说王翦是白棋之后秦国的又一个不可多得的大奖之才。王翦一身先是帮助秦始皇镇压嫪毐叛乱。之后统帅秦国大军燕、赵、楚等国。尤其是楚国,那可是一块硬骨头。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先辈秦国名将李信就因为小看楚国大败于楚国之手。秦国在吞并天下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就是他王翦,次之的就是大将蒙恬了。更难能可贵的是,王翦为人并不滥杀,战国时期往往都是血流成河,但王翦却一直极力避免造成过多的伤亡。

按理说王翦立夏如此大功,那么武安君白起的悲惨下场就是王翦的前车之鉴。但王翦命好,跟了一个好领导。秦始皇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君主了。甚至就连李信这种经历了惨败,给秦国造成严重损失的将军都宽恕了。可见秦始皇心胸之宽广。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对自己有十足的信心可以镇压这些骄兵悍将,毕竟秦始皇征战天下还需要他们去尽力。但王翦此人非常懂得自保。王翦身为四朝元老,又战功赫赫,其在秦国至上而下都十分受人尊重。但王翦明白激流勇退的道理。所以在他灭了燕国后,王翦就请求告老还乡。秦始皇拗不过他就同意了。后来李信惨败楚国后,秦始皇又请王翦出山征讨楚国,当王翦灭了楚国后又要再度隐退,秦始皇再三挽留,但王翦坚决要归隐田园。秦始皇无奈只能答应,所以王翦得以善终。

李牧身为赵国大将,一身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时期。第一时期是李牧在对抗匈奴时期。尽管李牧并未完全取信于赵王,但赵王又不得不用李牧。因为除了李牧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法防御住匈奴人。而李牧一战消灭胡族十多万人,使得匈奴十数年间不敢侵犯赵国。第二时期就是李牧抗秦时期,同样秦军碰上赵国哪个将领都百战百胜,只有碰上李牧被打的苦不堪言。甚至连王翦都没能击败李牧,落的一个僵持阶段。后来王翦使用反间计,重金收买了赵王的近臣郭开,让他诬陷李牧勾结秦国。

果然李牧的领导赵王很不靠谱,所以派人去取代李牧的指挥权。李牧明知道赵王回馈,知道他是中了王翦的反间计。但李牧心怀赵国,所以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念拒绝了赵王的命令。赵王看到李牧拒绝接受命令就更慌了,他认为李牧真的叛变了。所以赵王设计杀死了李牧,李牧一死,赵国立刻被秦国王翦所灭。如果没有赵王的昏聩不堪,或许历史上还真的会出现王翦死磕李牧的决定性一战。但名将李牧最终还是憋屈的死在自己人手中。可见跟对领导有多么重要。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王翦,李牧,各居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分别是战国末期秦、赵双方的将领。在秦国一统天下的战争之中,山东六国第二个被灭的就是赵国,而当时身为赵国将领的李牧,却在郭开的污蔑下,仗还没开打,就死在了自家人手里。由于李牧一生的战役太过彪悍,又没和王翦正式交过手,给了后人很多猜想,比如王翦是否跟李牧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或者王翦比李牧强在哪里?

王翦的确是和李牧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李牧的名声虽然没有王翦那么显赫,但李牧相比于王翦也不赖。李牧在赵国北部边境的时候,曾以16万多的兵马,杀死匈奴十几万的兵马。16万多的兵马,步兵占了三分之二,而匈奴大多是骑兵。众所周知,古代的战争史中,骑兵作战能力普遍高于步兵,平均三个步兵才等于一个骑兵。而李牧能用步兵占大多数的军队,打败并杀死十几万的匈奴士兵,这种战役在整个战国史上都是非常罕见都存在。

说到李牧,不少人会联想到同居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赵国名将廉颇。廉颇跟李牧相比,论战绩没有李牧强悍。廉颇一生当中,只有长平一战遭遇的对手是秦军。而对秦军廉颇毫无办法,只能跟秦军僵持在长平,被秦军连续打败多次,虽然都是规模特小的战役,但廉颇都没有还手。可以看出廉颇心里多少都有点惧怕秦军。而惧怕秦军的廉颇,除去长平之战外,还有赵惠文王时期的阏与之战。阏与之战还没开打之前,赵惠文王召开一次高级军事会议讨论赵国被秦军包围的阏与,到底能不能救。廉颇直接一口咬定阏与不能救。而最终赵军在赵奢的带领下大败秦军,打得秦军落荒而逃。赵奢也一战成名。

战国时期秦军几乎是像魔鬼一般的存在,别说廉颇了,大部分的战国中后将领哪一个不惧怕秦军。在军功爵制度的加持下,秦国的士兵上了战场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作战异常勇猛。战国时期打败秦军几乎是每一个将领梦寐以求的梦想。纵观整个战国史,相同的将领几乎不可能连续两次大败秦军,而李牧做到了连续两次大败秦军。在大败秦军的同时,李牧还能左右逢源,击退外敌的入侵,可见李牧对兵法的运用相当巧妙。


小总结

王翦的战绩虽然比李牧显赫,但都是依据秦国强大的国力打出的战绩。而李牧不同,当时的赵国已经濒临灭亡,被秦国已经逼上了绝路。李牧带领着士气低落赵军,依旧能击败秦军,击退外敌的入侵。也正是王翦意识到李牧的可怕,才不得已对赵国使用离间计。秦灭六国的战争之中,只有对赵国使用过离间计,对于其他国家都是直接碾压过去。而使用离间计的原因就是因为李牧的存在,之后赵国灭亡也印证了这一点。

强在拥有一个开明的君主

王翦和李牧的差别在于所属的君主(关于当时秦国的国力我就不多说了,相信谁都明白,说起来太啰嗦)。

王翦所属的君主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虽然在不熟悉历史的大多数人看来是暴君的形象,当熟悉历史后就会重新认识秦始皇。秦始皇打算消灭掉楚国的时候开了一场高级军事会议。李信觉得只需要不到二十万兵马便能灭掉楚国。而王翦觉得得要六十万的兵马才能灭亡楚国。六十万兵马几乎是当时秦国全部的兵马,秦始皇心里犯嘀咕,最后不采用王翦的说法,采用了李信的说法给他二十万兵马。结果说不到二十万兵马便能灭楚的李信遭遇了大败,秦始皇闻讯连忙亲自跑到王翦的老家频阳求王翦出山,接连向王翦道歉、服软,希望王翦能够出山。最终王翦以六十万兵马出征灭亡楚国。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秦始皇的胸襟,非常人能敌。

杀功臣是历史上不少开国君主觉得很必要的一件事情。由于功臣的功劳太高,功高盖主,影响到了君主的统治。君主就产生了杀功臣的想法。然而历史上的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没有杀一个功臣,反而将功臣供起来。蒙恬两兄弟就是最好的例子。蒙恬在秦灭六国之中,立了不少大功劳。之后又北征匈奴,驱逐匈奴,在边境守边疆。蒙恬的弟弟蒙毅,特别受秦始皇的重用,担任上卿,出入能和秦始皇坐同一辆车。

说完了王翦所属的君主秦始皇,再说李牧所属的君主赵王迁。在国家濒临灭亡之际,听信郭开谗言,杀害了赵国最后的希望李牧。李牧生平并没有谋反的迹象,如果李牧想谋反,完全可以联合周围的齐、燕等国家,一同图谋赵国。几句空穴来风的谗言,赵王迁就杀掉李牧,可以看出赵王迁到底有多么的昏庸。

总结

王翦和李牧都是一代神将,可惜李牧有一个昏庸的君主导致了自己悲惨的结局。悲哀!


纳谏如流


王翦情商高,与几代领导人关系都不错。儿子培养的也好,胜不骄 败不馁,不用蛮力硬拼。功成身退,颐养天年,完美主义者。当然,依托的也是秦国强大国力。 李牧运气不加,生活在四战之地赵国,又没遇到明主。大厦将倾,一木难扶,再强的能力也无奈对手的反间计,可悲。


千秋大业一壶好茶


李牧,王翦俩人既然同为战国四大名将,实力应该是不相上下的,如果非要分个上下的话,我感觉李牧略胜一筹。打仗这东西拼的是实力和综合国力,其次才是将领的才能。

一 自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已经是江河日下,灭亡是迟早的事。而秦国确实整整日上,秦军更是虎狼之师。

二 赵王迁和嬴政,一个亡国之君和一个千古一帝。一个宠信小人夯货,一个是身边人才云集的明君。就这样的优势在手王翦尚且没有信心击败李牧,还要使反间计坑害李牧。要是碰个好主公这计肯定不能奏效。但是这时恰好碰到国君又是夯货!本来也不用我们在这讨论的事只能讨论了。

三 李牧最大的成就北击匈奴,全歼匈奴十余万,使得匈奴十余年都不敢南下,这种成就在整个战国时代是仅有的。有人说李牧只会打防御战,在这我只能说呵呵。李牧带兵国家强时他越强,国家弱时他还能以弱胜强秦。而王翦一生没打过匈奴,唯一一次能看出他俩孰强孰弱的对战还被他设计躲过了。这也是王翦人生唯一一次使反间计。个人认为在以上种种优势都强于李牧的王翦,他对李牧还是忌惮,因为他怕他输了,他怕他以强打弱败了。

综合以上,王翦比李牧只强于背后的国家和国君。个人能力没觉得他强于李牧...




回眸五千年


两者差距不那么大,李牧善守,王翦善攻。战场上胜败是兵家常事,李牧几次击败王翦不代表就强一筹,其实王翦拿下赵国只是时间问题,之所以用反间记,只是缩短时间而已,战场的规则就是没有规矩,只要能取胜什么方法都行。说到底,国与国之间战争,比的是综合国力,秦当时国力明显高出其余六国一截。

李牧的带兵能力其实也是不用怀疑,和王剪一样作为流传千古的名将,没有一点能力显然是不可能的。从史书上可以看的出来,李牧绝对是有实力的人,而且还不止是有一点的实力。前面不是说了吗?王剪带着大部队,轰轰烈烈的过来,打算干点赵国。不知道是王剪出门没有看黄历,还是真的是他流年不利,在他还没有施展出来他的绝世武功时就被李牧生生给打断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意气风发的出门去打算去做事,东西都准备好了,结果出门就碰见隔壁王二了,关键是这个小子不仅不是来帮他的,反而是来坏他事的,你说你赶上这事你能乐意吗?那王剪就不乐意,但是不乐意也没有办法,那是李牧的国家,虽然李牧是来阻止他的,那他也不可能因为自己不乐意就让李牧退走。

不管怎么说,李牧作为一代名将,这点面子还是要的。正所谓是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从这场持久的打斗中可能作为当事人的两位还没有意识到,但是别人肯定能够看出来,在这场战争中他们谁也没有奈何的了谁。

换句话说,那就是两个人其实是旗鼓相当的,可能支持李牧的会认为李牧比较厉害,支持王剪的会认为王剪比较厉害,但是事实上真正的打斗才能说明一切。当他们两拨军队都打了快一年了,结果谁还没有摆平谁,这就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作为最后的结果,我们也知道,由于僵持的时间过于长,再加上王剪军队散布的谣言,使得在国内赵王不在信任李牧,结果在前线打仗的李牧被赵王撤掉。可以说,英勇一生的李牧并没有输掉这场战斗,因为真正打败他从来不是王剪,打败他的是赵王的不信任。


道中道道史道文



老闲同志


单论军事才能两者不相上下吧,两人对垒就是个对峙的局面,其实个人认为李牧更强,他不论跟谁打都没输过,而且还经常是以弱击强。王翦当然是名将,但他胜是实力强大平推,他两个比较只能说王翦的优势是有个好领导了,秦始皇和赵王迁不是一个层面没有可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