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过保险吗?买保险真的有用吗?

我是妙女郎


这么说吧,保险有必要买,但是最好用不到,因为用到的时候,说明有意外发生,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话说回来,保险有没有买的必要?肯定的说,有!

17年我有个同事,甲状腺癌,住院花费2万多,然后保险公司报销14万,因为有12万的重疾和小额医疗险。

18年,我原先公司的一个89年的女同事,淋巴癌晚期,个子170cm多,平常看起来挺壮的,然后就去了齐鲁医院,后面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18年,我有个孤儿单客户,洗澡的时候突发脑干出血,没有抢救回来,当年才26岁的大小伙子,保险公司赔付了10万。

同样是18年,另外一个课的课长,乳腺癌,花费45万,本来不需要花那么多的,但是人家有钱,多花17.8万,做了个保乳手术。

同样还是18年,这个就有点远了,我同事的徒弟的高中同学,98年的小伙子,结肠癌复发,去世。

19年,我一个女性朋友30岁,宫颈癌。

同样是19年,我亲舅妈在18年查出来胃癌,19年上半年去世。50多岁。

还有我一个同事的媳妇(结婚第二年),在我们当地医院查出来宫颈癌,然后他们就去了北京的一家医院复查,最后结果是子宫肌瘤,幸好切除了没有事。

这就是我身边发生的案例,一些小的医疗事件就不需要赘述了,毕竟不是重疾,都是万元之内的普通医疗理赔案件,没有代表性。

很多人说买保险没用,这不赔那不赔,我想问一句,你买保险的时候了解过自己买的什么险种了吗,买了意外险不能指望发生重疾给你赔付吧?就像你买个空调想用它来储存食物一样,方向是对的(制冷),但是作用不一样。

当然购买保险的话,建议重疾险+百万医疗+意外险(包含意外医疗)+万元医疗+寿险,对于理财性质的保险,看个人收入来,那种既有保障又有理财的保险,看似不错,其实保障不足,理财功能还比不上通货膨胀,不建议购买。

最后,建议买保险之前先好好了解一下,毕竟,保险也是商品,我们平常买个锅还得看看是不是黏锅底呢,更何况保险呢?对不对。

保险在我国是受法律保护的,银保监会也在监管,不要说保险这不赔那不赔,白纸黑字的就在那里写着,达到标准就可以理赔(除非免责条款)。

19年我国保险整体理赔率97%以上,可以放心购买的。


保有所依


-By Jenny

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是主要的保险市场,全世界保险费的95%来自于发达国家。

即便是在社会福利制度较为健全、福利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或地区,

商业寿险的需求仍旧保持旺盛的姿态,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67%。

在美国,只要客户有需求,保险公司就会承保;

在日本,没有保险的人会被认为不可思议;

在英国,保险业是金融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那么,我们国家对于保险是怎样的状况呢?

记得十几年前,大家对于“保险”这两个字是非常抵触的,

觉得说,我为什么每年要花几千块钱去买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

甚至于,只要知道我们身边有朋友是做保险的时候,

每次聚会总会有意无意的避而远之,总是担心他会给我们推销保险。

再加上那时候,保险行业整体还不是特别规范,就这样,“保险”被冠以“传销”这样的恶名。

近两年,无论从国家层面上还是从个人层面上,对保险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随着国人整体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开始有了防范意识。

我们从保险公司近几年业绩大幅地增长也能看出这一现象。

我们发现,当我们想去配置保险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

比如:我们会问,那么多的保险产品,我到底应该买哪一个?

当风险发生时,买多少保额才能将我的家庭损失降到最低?

家里有老人、有小孩、有配偶,最应该给谁买?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想先给大家梳理一下保险的概念以及保险的大致分类,

在这个大框架下,再去判断到底哪个保险产品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或许会容易很多。

首先,保险分成两个大类,一个是社保,另一个是商业保险;

那社保我们知道,它是由国家负责运作的,而商业保险则是由商业保险公司负责运作的。

社保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社会保险,

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它的作用是解决大部分人的基础保障问题。

而超出基础保障部分的风险,便需要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去保险公司进行投保,

与保险公司签署保险合同,同时给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

然后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事项,保险公司决定是赔付钱或是给付钱。

了解了什么是商业保险后,接下来我们看,商业保险到底保什么?

归纳一下,其实商业保险主要保两个方面:

一个是保财产,也就是说约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怎样的损失,保险公司赔付钱;

另一个是保人身,也就是说约定当人发生,比如生病、伤残或者死亡时,保险公司给付钱。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商业保险可以如何分类:

第一种,是基于财产的保险

比如车子,我们有了车后,需要给车子上保险,

跟车子有关的最重要的保险包括交强险、车损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其它的还会有比如风挡玻璃单独险、车上责任险等等。

基于财产的保险还有针对房屋的损毁、水管爆裂等的房屋保险;

以及保家电、家具和财物的家庭财产保险。

说完财产保险,我们接着讲第二种,跟人有关的保险

跟人有关的保险我们可以归纳为四类,分别是意外险、医疗保险、重大疾病险和寿险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一一做介绍。

先讲意外保险

这个保险主要当人发生意外伤残或是意外身故时,进行给付。

第二个跟人有关的保险是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保的主要是在人生病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类的和住院补贴类的,

比如住院一天,保险公司给付多少钱。

而医疗费用类的保险,在国内的实务操作中,门诊类的基本没有,主要因为门诊风险太大,保险公司基本做一家亏一家。

那么,第三个跟人有关的保险则是重大疾病保险

这个险种是上个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重疾险起源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

是一位叫伯纳德的医生,为一位妇女成功实施了手术,

但是没过多久妇女却病情恶化去世了,因为妇女有两个孩子,她要挣钱养活她们。

医生很悲伤,说了一句有名的话,这句话是重疾险发明的理论基础,

伯纳德医生说:医生只能拯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却不能拯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

就这样,医生和南非的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重疾险保单。

具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家庭因为得重大疾病而陷入财务困境的比例超过30%。

所以说,重疾险的发明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同时我们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重疾险并非医疗险。

伯纳德医生是意识到病人手术后需要必要的经济支持才能活下去,才发明的重疾险。

所以,重疾险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医疗花费没有关系。

而重疾险属于收入损失险。也是保险里面常说的一句话,收入即风险。

跟人有关的第四个保险为寿险

,寿险通常分为死亡险和生存险。

他们之间的区别举个例子。

所谓死亡险,就是约定比如60岁之前如果身故,则给付多少钱,同时死亡险分为定期和终身两种。

而生存险呢,比如约定60岁还活着,则给多少钱。

当然,现在也有两者的结合,我们称为两全险,

比如约定如果60岁前身故,则赔付完之后即保险合同结束;

如果60岁前没有身故,则有一部分钱转化为生存金。

从生存险衍生出来的还有年金保险,

比如说当到约定的年龄后,保险公司每月或者每年给付生存金,直至被保险人死亡为止。

年金保险衍生出来的还有教育金保险,

我们视教育金保险为针对孩子的两全险,另外还有与投资有关的保险,比如分红险、投连险等等。

刚才我们讲了基于财产的保险以及跟人有关的保险,最后我们介绍第三类,基于法律责任的保险。

比如开车时的第三者责任险;

比如展览馆或者宾馆会投保的公共责任险;

还有专门针对幼儿园或者小学期间,有些特别调皮的小朋友,会伤害到其他小朋友而造成伤害的熊孩子保险,

这些保险都是基于法律所判定的责任进行赔付的。

上面的这些分类并非教科书上的照本宣科,其实保险是个非常庞大的,专业性极强的领域,

跟我们个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险种都是围绕上面这些进行展开和延伸,

当然,随着最近几年,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创新类的保险产品也是越来越多,

但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这些基础的类别。


渔夫视频


我买过保险。最早是父亲母亲买保险给自己买的95年的国寿重疾,2000年父亲癌症去世赔了6万,后来我结婚06年,先给爱人买了一份国寿的康宁,07年给自己买了,11年孩子出生给孩子买了太平的福禄,13年3月孩子肺炎生病住院,花了3000多赔付2200,13年5月我开始干保险(太平洋)给自己和爱人又添了不少,16年11月爱人脑动脉瘤前期住院,实施栓塞手术,花了15.5万,赔付12万多(心安怡,金佑两个险种)。保险不是没有,而是你想用保险做什么?保险保险就是保障风险,它的最根本的功能就是出现风险后进行赔付,每个险种都有它的保障范围,做保障范围之外的事是很难的。而且很多人一开始就是不是想让保险来保障风险而是想让保险来像投资一样生钱,这是个莫大的讽刺!保险可以理财,守住钱,但生钱获利永远不可能像投资一样,而且即使是理财性的保险10年之内的账户金额也很难跑过银行理财产品,但后期优势开始蜕显越来越高,做为守钱,抵御一部分通胀,同时给自己留一份东山再起的资金或者养老还是不错的。保险虽好,但切记买保险时动机不纯,试想一下自身都没搞清楚想用保险干什么,怎么可能买到适合自己的保险,除非自己家人干这行。


欧阳不华


保险从来都不是福利,就算是国家的社保都不是,更为什么商业保险就能做到国家做不到的事。
先说最关心的理赔的问题,买了商业保险,患重病不理赔,那么我问一句,你说的重病是什么重病,保监会规定了最常发生的25种重疾,基本包含了现在高发的险种,光恶性肿瘤一项的发病率就超过了80%,我实在想不明白你说的重疾都是什么重疾会不理赔。还有就是你买了理财险就想理赔重大疾病保险,你觉得可能吗?功能都不一样,这就好比用电冰箱看电视。还有就是不要把什么责任都怪在保险里面,买保险是保险合同自己和你说的吗?包括所有病?自己对自己掏的钱都不上心让谁在意,只能说对保险合同自己不留意。
先说重疾险,现在的保险都包含保监会规定的25项,在此基础上又有所添加,而现在又有了轻度重症,比如原位癌、不典型心梗、轻微脑中风等。这些病既不会致命,又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治好,这样的保险有什么问题吗?
再说理财型,除了分红险,现在的年金险都有一个保底利率,这个保底利率就是可以最低达到的数额,而现在的年金险保底利率最低的是2.5%,还是年化,是复利的。这个不比你存银行强?而理财保险后会加上“以上基于保险公司的假设,不代表公司未来经营的预测”,是计划书里一个保守的估计,就和签分红险和年金险的时候投保单里会有一句话需要投保人抄写一样。都是出于保守的计算出来的。如果想拿确定的钱就不要做保险的理财,保险理财从来都不是为了让你赚钱的。



说到买保险,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明确自己买的保险的作用,还有就是不要轻信业务员承诺的一些莫须有的东西,保险本身还要遵循《合同法》的一切以合同为主,合同里有的肯定有,合同里没有保险公司也不会承诺。这个就是明确保险的责任。再有就是需要找一个专业的人规划自己的保险,不能光是说卖给你的保险的好处,没有任何事和物是十全十美的,保险也是。
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定制的,当然也要遵循一定的购买规则,不仅要考虑家庭情况、还有收入等都需要考虑,然后从市场上挑出合适的保险。


保险解答


这个30岁三年交10万,三十年后领6000元,不知道三十年后六千元能买什么?就如三十年前三十元能用一个月,现在给你三十元能吃快餐二顿。

全国都在疯抢的一款养老账户,三年帮你完成养老:畅享世家,富贵一生。

30岁:年缴3.5万,连缴3年,60岁开始,每月领6000元

35岁:年缴3.5万,连缴3年,60岁开始,每月领5000元

40岁:年缴3.5万,连缴3年,60岁开始,每月领4000元

50岁:年缴3.5万,连缴3年,60岁开始,每月领2000元

合理的养老规划!!!比社保强

小孩篇

赢越人生呵护宝宝一生

0到3岁宝宝,年投3万,投3年,共投入9万。

20岁账户价值204778元。

30岁账户价值32万元。

40岁账户价值50万元。

60岁账户价值120万元。

80岁账户价值280万元。

一年只仅仅存了3万,连续存3年,一共存9万最后给孩子的孩子留下百万元--

日计息,月复利,一年滚复十二次!

教育金、婚嫁金、创业金️

赢越人生0岁宝宝,年投10万,投3年。孩子大学4年:每年领5万教育金,共计领取20万,25岁领取20万婚嫁金,60岁一次性领取80万,之后每个月领3000养老金至终身,按照领取30年,共计领取108万,最后给孩子的孩子留下30万--聚财宝,投入30万,获得258万,三代人可以受益的账户!

最低利率

三代人可以受益的账户! 你知道5%的复利代表什么吗?

存10年相当于银行单利6.2%。

存20年相当于银行单利8.2%。

存30年相当于银行单利11%。

存40年相当于银行单利15%。

存50年相当于银行单利21%。

存60年相当于银行单利29%。

存70年相当于银行单利42%。


痴笑一世


买过。真的有用,人呀,不出现生病,意外永远不懂保险的重要性。

大约在16年初的时候,卖保险的给我推销一些意外呀大病的保险,说心里话当时我还很抵触。中国人嘛有时候忌讳,别人说病呀,意外事件呀。我老婆呢她觉得很有道理,就给我买了份意外保险。我呢虽然抵触商业保险,但是农村合作医疗我每年还是按时缴纳的,我觉得即使我不用,交点钱做点贡献啦。

每个人呀,保不准哪天就突然得病,这里不是诅咒得病呀,我没有恶意。我呢过正月15突然倒下,我平时呢身体健康,从来也想不到我会倒下。进了医院检查,低血钾,甲亢,当时我还不服气呢,我怎么会甲亢呢,我去了两家医院做检查结果一样。

首先说,门诊,保险是不报销的。住院报销,根据保险你购买的当时合约按照比例报销。

甲亢这个症状不是什么大毛病,吃药就行,16年我反反复复,进医院好几次,花销账面的钱1万多,因为买了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在百分之五十,我大概花了6000块其中门诊部分不报销。

住院期间,可以感受到,钱跟流水一样,要是没有保险真的,一月的工资顶多支持一两天,你的钱就不是你的,有了保险就不一样了,交点保证金,你不出院,医院也不催你交款,合作医疗跟社保,是在出院的时候,直接扣除,你只要交很少的,报销比例之外的钱就行了。买保险多的人,住院就是在做理疗。


鼎盛达人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1985年3月3日,中国第一部《保险业管理暂行条例》成立,到2000年11月1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成立,保险行业可谓是越来越规范化。如今的保险行业,呈现的是一个多元化的局面,各类保险也相近出台,用户更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切勿盲目更风。

1. 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种类较多,包括旅游保险、健康保险、人生意外险、少儿保险等,普通人群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购买这类型保险。可以有效的保障在遇到重大疾病,或自然灾害时,最大化的减少家庭支持,不会成为家庭的负担。尤其是医疗保险,可以做为社保之后的一个补充,在遭遇重大疾病时,不会给家庭经济带来重创。

2. 财产保险

包括车险、房屋险、企业保险、货代保险等。其中车险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保险了,它能保障汽车遇到事故时的损失,让你的爱车无忧。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房屋保险,随着这几年,人们对保险认知度的提高,房屋保险已成为一种趋势。银行房贷有规定,在发生自然灾害时,造成的房屋破损,只要贷款人健在,那么银行的债务仍需继续偿还。这个时候房屋保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人们对理财的认识,保险行业更是将保险与理财相结合,除了能得到相应的保障,更能从中盈利。

3. 保本金分红理财险

顾名思义就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根据保险金额投资的项目收益而定。但是,这类保险,本金虽然有保障,但是并不能够灵活支取,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限才能返还。虽然,这类保险一般都附加疾病险等,在保障了人生安全的同时,也能有收益。但是这类保险,虽然门槛不高,但缴费时限长,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虑。

4. 固定收益理财险

这类保险一般针对儿童居多,在附加医疗险,疾病险的同时,每到一个阶段,都能领取相应的收益。投保时间也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一般是指1—3年,门槛高,交的金额大,一般家庭不容易承受。长期一般是指5—20年,门槛低,保费低,交的时限长,需要持之以恒。本金也是不能够灵活支取的,返还时限较长。

5. 基金理财险

在附加保险的情况下,和银行的基金操作相同。由专业的基金经理人打理,本金无保障,盈亏主要看这股基金钱的流向而定。建议不懂基金的人,谨慎操作。

总的来说,保险种类很多,现在很多人都从保险中获得了实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险种。


坤鹏论


我在97年给自己买了两份平安长寿险。之后,又给自己买过重大疾病、癌症险和万能险,其中包含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险。近几年我的身体不好,冠心病,腔梗,支气管和肺感染等等住了好多次院。先医保报销,然后保险公司理赔,自己几乎没掏钱。13年住院,腰椎安了两个钢板,花了8万多。医保报了2万多,保险公司理赔2万多,自费3万多。(钢板是进口的,医保和保险公司不付)

总之,我觉得自己是保险的受益者,否则,这些年花在医院的钱,让我的家庭难以承受。我真的挺感谢为我做保险的专管员,她并未刻意的推荐保险,只是把利害关系讲的非常透彻,让你量力而行,她的付出和辛勤工作,让我受益良多。


亮晶晶76457480


在我没卖保险之前,我就已经配置了各种保险。当时的想法是,我不怕死,但我怕我爸妈不让我死啊,家里又不是多有钱,那会儿肯定得借钱,我爸妈一辈子没向别人借过钱,没欠过外债,我不能让他们晚节不保啊(虽然可笑,但当时就是这种想法。)还是花点小钱,买保险吧,以后不治病了,那笔钱还可以留下来,爱干嘛就干嘛,起码掌握了一点主动权。

所以当时我就决定了给自己买保险,但也不是立刻买,毕竟保险都是一买就交费二三十年,当时去刷各种论坛,对比各种条款,看了大半年才决定买哪个产品,也算对得我的钱了,万一用不上呢?

再到我自己卖保险又是两三年后的事了,学以致用吧。


圆保保


有用啊,我儿子一岁,买了七千多的重疾保险,保额一百多万。我想的是,有个万一,保险一百多万,房子值两百来万,一共三百多万,我也尽全力了,不给自己留遗憾。当然,宁可这钱白交了。

我和老婆也买了重疾险,想的是有个万一,不给家庭增加负担。同时我们还买了意外,算是一种责任吧!

你看发达国家的人过的悠然自在,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保章足,随便冒险旅游。我的规划也是做足保障,四十多岁开始到处旅游。

保险是一种保障,小孩买了是对孩子负责,因为如果他还有救,你却没钱,那是对他不负责。家人要买,也是责任,因为作为一个男人,不能在家人需要你的时候,除了眼泪,给不了别的。

保险在你平安时它只是一份合同,在你需要它时它能救命。

我不是托,只是学历高一点儿,看得透彻。

但是买保险,一定要选自己需要的(重疾必须),买自己经济条件能承受的,不要盲目多买。另外,选好业务员。烂人太多了,乱吹乱骗,搞得很多人想买不晓得找谁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