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這句話是贊成末學,還是否定末學?你怎麼理解?

莊亦得


“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出自《莊子·天道》。“天道”是老莊哲學的核心,即自然規律,自然地規律是不可抗拒,也不可改變的。萬物法道自然,順道而行則天長地久,背道而馳則自取滅亡。

莊子本篇論述“天之道”,舉“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的用意在於倡明主張:一切活動(主要是政治活動)都應遵從固有的規律,強調事事皆有順序。

此處的“末”對應的是“本”,此處的“先”即是“本”,意思是說:追求末節的情況,自古有之,但並不因為追求它而把它當做根本。

這是一個層次由低向高遞進式的過程,即從“末”到“本”是一個逐級上升的過程。但若停留在“末”的階段,則離本,離道遠矣。我們擴而大之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以把“末”理解為“術”而非“道”,有智慧的人也有具體的手段、方式、方法和工具之類的知識和技巧,這是生存必須,是養家餬口的本事,但有智慧的人卻不把這些技能當做處理大事時的根本學問來追求和對待。

當然,從低層次“末”向高層次的“先”是自然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成長的必然過程,誰也不能一出生就能達到“先”的層次,一步登天只能是夢想。

因此,莊子這句話是肯定天道的自然規律,“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但同時強調,不要把細枝末節當做根本來追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既要心懷高遠,追根求源,又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


問道黃老


這句話出自莊子外篇《天道》,原文如下: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1),以道德為主(2),以無為為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3)。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上無為也(4),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5);下有為也,上亦有為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6)。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古之王天下者,知雖落天地(7),不自慮也;辯雖彫萬物(8),不自說也;能雖窮海內,不自為也。天不產而萬物化(9),地不長而萬物育,帝王無為而天下功(10)。故曰莫神於天(11),莫富於地,莫大於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12)。此乘天地馳萬物(13),而用人群之道也。本在於上(14),末在於下(15),要在於主(16),詳在於臣(17)。三軍五兵之運(18),德之末也(19);賞罰利害,五刑之闢(20),教之末也;禮法度數(21),形名比詳(22),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23),樂之末也;哭泣衰絰(24),隆殺之服(25),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26)。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27),故聖人取象焉(28)。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29),萌區有狀(30),盛衰之殺(31),變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宗廟尚親(32),朝廷尚尊,鄉黨尚齒(33),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語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34),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35),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36),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貴賤履位(37),仁賢不肖襲情(38)。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治之至也。故書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39),九變而賞罰可言也(40)。驟而語形名(41),不知其本也;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42),迕道而說者(43),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於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謂辯士,一曲之人也(44)。禮法數度,形名比詳,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歐陽修認為:“此以下,俱不似莊子”。這段文字不是莊子所寫,與莊子之學不類。

各家對這段文義,頗多評論。

王夫之說:“此篇之說,有與莊子之旨迥不相侔者。蓋秦漢間學黃老之術以幹人主者之所作也。......以無為為君道,則剖道為二。且既以有為臣道矣......定非莊子之書,且非善學莊子者之所擬作,讀者所宜辨也。”


既然這句話不是莊子所說,所以不能通過這句話來推斷莊子贊成或否定末學。


志者道遠


老莊的學說是“無為”認為一切都有“天道”,人只有順應就好了。

本段文字見於《莊子·外篇·天道》,在這段文字之前還列舉了什麼是“末”:

“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詳在於臣。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禮法度數,形名比詳,治之末也;鐘鼓之音,羽旄之容,樂之末也;哭泣衰絰,隆殺之服,哀之末也。”

接著提出他的觀點:“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意思是,追求末節的情況,古人中已經存在,但並不是用它來作為根本。

什麼是根本呢?國君為主而臣下從屬,父親為主而子女從屬,兄長為主而弟弟從屬,年長為主而年少從屬,男子為主而婦女從屬,丈夫為主而妻子從屬。尊卑、先後,這都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所以古代聖人取而效法之。上天尊貴,大地卑下,這是神明的位次;春夏在先,秋冬在後,這是四季的序列。萬物變化而生,萌生之初便存在差異而各有各的形狀;盛與衰的次第,這是事物變化的流別。天與地是最為神聖而又玄妙的,尚且存在尊卑、先後的序列,何況是社會的治理呢!

但這個觀點不是儒家的“三綱五常”嗎?

回到題主的問題,首先莊子是不贊成“末學”的,不能“捨本逐末”。其次,莊子把儒家的綱常作為“本”似乎與自己的“天道(自然)”又有些矛盾。

這就是我的理解。




半支蓮6


當然是贊成末學。道家思想從本到末排序是德道理法方技。其自行修道過程是需要先對德道理法方技先進行全面瞭解,再找到合乎道理的方法技術慢慢一步一步進入的。這條路是每個有成就修道人都必須認真踐行的。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這話的意思是:剛入道在較低層次,沒有關係,古代的道德聖人們都是從這個較低層次慢慢進入較高層次,只是她們開始的過程比你早而已。注:古代道家文獻中的【非】、【不】、【無】都是積極肯定的字,和現代意義有很大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