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这句话是赞成末学,还是否定末学?你怎么理解?

庄亦得


“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出自《庄子·天道》。“天道”是老庄哲学的核心,即自然规律,自然地规律是不可抗拒,也不可改变的。万物法道自然,顺道而行则天长地久,背道而驰则自取灭亡。

庄子本篇论述“天之道”,举“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的用意在于倡明主张:一切活动(主要是政治活动)都应遵从固有的规律,强调事事皆有顺序。

此处的“末”对应的是“本”,此处的“先”即是“本”,意思是说:追求末节的情况,自古有之,但并不因为追求它而把它当做根本。

这是一个层次由低向高递进式的过程,即从“末”到“本”是一个逐级上升的过程。但若停留在“末”的阶段,则离本,离道远矣。我们扩而大之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把“末”理解为“术”而非“道”,有智慧的人也有具体的手段、方式、方法和工具之类的知识和技巧,这是生存必须,是养家糊口的本事,但有智慧的人却不把这些技能当做处理大事时的根本学问来追求和对待。

当然,从低层次“末”向高层次的“先”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成长的必然过程,谁也不能一出生就能达到“先”的层次,一步登天只能是梦想。

因此,庄子这句话是肯定天道的自然规律,“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同时强调,不要把细枝末节当做根本来追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要心怀高远,追根求源,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朝前走。


问道黄老


这句话出自庄子外篇《天道》,原文如下: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1),以道德为主(2),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3)。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4),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5);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6)。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7),不自虑也;辩虽彫万物(8),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9),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10)。故曰莫神于天(11),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12)。此乘天地驰万物(13),而用人群之道也。本在于上(14),末在于下(15),要在于主(16),详在于臣(17)。三军五兵之运(18),德之末也(19);赏罚利害,五刑之辟(20),教之末也;礼法度数(21),形名比详(22),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23),乐之末也;哭泣衰绖(24),隆杀之服(25),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须精神之运,心术之动,然后从之者也。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26)。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27),故圣人取象焉(28)。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29),萌区有状(30),盛衰之杀(31),变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宗庙尚亲(32),朝廷尚尊,乡党尚齿(33),行事尚贤,大道之序也。语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语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义次之,仁义已明而分守次之(34),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35),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36),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赏罚次之。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37),仁贤不肖袭情(38)。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谋不用,必归其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故书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语大道者,五变而形名可举(39),九变而赏罚可言也(40)。骤而语形名(41),不知其本也;骤而语赏罚,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42),迕道而说者(43),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谓辩士,一曲之人也(44)。礼法数度,形名比详,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欧阳修认为:“此以下,俱不似庄子”。这段文字不是庄子所写,与庄子之学不类。

各家对这段文义,颇多评论。

王夫之说:“此篇之说,有与庄子之旨迥不相侔者。盖秦汉间学黄老之术以干人主者之所作也。......以无为为君道,则剖道为二。且既以有为臣道矣......定非庄子之书,且非善学庄子者之所拟作,读者所宜辨也。”


既然这句话不是庄子所说,所以不能通过这句话来推断庄子赞成或否定末学。


志者道远


老庄的学说是“无为”认为一切都有“天道”,人只有顺应就好了。

本段文字见于《庄子·外篇·天道》,在这段文字之前还列举了什么是“末”:

“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详在于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形名比详,治之末也;钟鼓之音,羽旄之容,乐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

接着提出他的观点:“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意思是,追求末节的情况,古人中已经存在,但并不是用它来作为根本。

什么是根本呢?国君为主而臣下从属,父亲为主而子女从属,兄长为主而弟弟从属,年长为主而年少从属,男子为主而妇女从属,丈夫为主而妻子从属。尊卑、先后,这都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古代圣人取而效法之。上天尊贵,大地卑下,这是神明的位次;春夏在先,秋冬在后,这是四季的序列。万物变化而生,萌生之初便存在差异而各有各的形状;盛与衰的次第,这是事物变化的流别。天与地是最为神圣而又玄妙的,尚且存在尊卑、先后的序列,何况是社会的治理呢!

但这个观点不是儒家的“三纲五常”吗?

回到题主的问题,首先庄子是不赞成“末学”的,不能“舍本逐末”。其次,庄子把儒家的纲常作为“本”似乎与自己的“天道(自然)”又有些矛盾。

这就是我的理解。




半支莲6


当然是赞成末学。道家思想从本到末排序是德道理法方技。其自行修道过程是需要先对德道理法方技先进行全面了解,再找到合乎道理的方法技术慢慢一步一步进入的。这条路是每个有成就修道人都必须认真践行的。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这话的意思是:刚入道在较低层次,没有关系,古代的道德圣人们都是从这个较低层次慢慢进入较高层次,只是她们开始的过程比你早而已。注:古代道家文献中的【非】、【不】、【无】都是积极肯定的字,和现代意义有很大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