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莊子》中的哪些名句?

熊貓心理教練

莊子,是華夏民族智慧的化身,是集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為一身的先賢,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是東周戰國中期的著名先賢之一。約生於公元前369年,卒於公元前286年。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無限的。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存在。他的思想包含著撲素的辮證法因素。

莊子,著有《莊子》亦稱《南華經》。在《漢書藝文志》中收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有三十三篇。莊子,以寓言的形式,亦莊亦諧的性格,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著作。


庖丁解牛,化蝶,扇墳,堪稱經典。

我最早接觸的是化蝶這個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醜惡。可讀來又忍俊不住,想笑。經典啊!

最愛看莊子論三劍,感觸也最深。天子劍,諸候劍,庶人劍。

趙國趙文王以愛劍聞名,轄下之劍士,紛紛來此以比劍之名,逞勇鬥狠,每天死傷幾十人。贏了賞賜。致使全國上下尚劍之風大盛,有俠客,有逞勇鬥狠之徒,也有遊手好閒之輩。耕田種地之人日益減少,田園荒蕪,國力漸衰。

見到趙文王,莊子說有三劍可和諸劍客比試。文王挑選了幾十名劍客和莊子比試,可莊子對文王說,等我說完三劍之道理,再比試不遲。

莊子侃侃而談,天子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國,泰山為愕,晉衛兩國為背,以周宋兩國為首,以韓魏兩國為把,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勃海,多以恆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似陰陽。持以春夏,匡正諸候,威加四海,德服天下。莊子以縱論天下,山川形勢,以安天下為己任,論治國理天下的門闡述,報以君王之道。

諸候之劍,以智勇之士為鋒,以清廉之士為愕,以賢良之士為背,以忠義之士為首,以豪傑之士為把。此劍直之亦不見前,舉之亦不見上,按之也不見下,揮之亦不見旁,上效法園天,以順三光。下效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合民意,以安四鄉。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動,四海之內,無不賓服,而聽以君命。

此論謂之當君王之使用良臣猛將,安邦治國之良策。上順天意,下安民心。

庶人劍,蓬頭突鬢垂冠,濃眉長鬚者所持。他們衣服前長後短,雙目怒光閃閃,出語粗俗不堪,相擊予大王之前,上斬脖頸,下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於鬥雞。一旦不慎,命喪黃泉。此種事與國事無補。今大王坐天子之位卻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深表遺撼。

莊子直指要害,特別是以天子之身,淪落為好勇鬥狠之徒。言辭之犀利,直指問題之癥結。讓文王聽的心服口服,殺雞宰牛,宴請莊子。

莊子之言論集,寓言故事,讀來引人入神。青年人應該多學點哲學思想,加深自己的思想修養!


亦平70667717

謝友邀。

莊子是一本智慧、思辨又文學的奇書,屬道家經典,與《老子》和《周易》並稱“三玄”。作為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個人覺得有8句至理名言後世流傳最廣、影響極大。

涸轍之鮒,相濡以沫,相煦以溼,曷若相忘於江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相濡以沬,不如相忘於江湖。非常的現實。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千古以來世人謹遵的交友信條。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不能以已度人,不必迷信權威。

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這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很多人只知道其中的一句,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太辨證,大智慧。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大道被小道或者小的成就遮蔽了,言語中的精髓被華麗的辭藻遮蔽了。告訴我們看待亊務要由表及裡、抓住本質。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人貴有自知之明。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哲學運動論思想的東方源泉。



(圖片均自網絡)

抱庸齋主,問候諸友。


抱庸齋主

道家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榮辱不驚。在莊子的三句名言中,被很好的詮釋。

《莊子-讓王》有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知北遊》有曰: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逍遙遊》有曰: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王者榮耀中,莊周的四個技能,有三個都體現了莊子思想






楊朱學派

莊子的句子優美,和他曠達、浪漫、思辨的風格和崇尚自由、獨立的人格不無關係;而且很多句子都已變成成語,也成為我們的口頭禪。我選取其中的十句精典,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1.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賞析】這句話是說,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死,也就是精神世界的死亡,作為人肉體的死亡,倒要放在其次了。在幾千年前,莊子就能看到人的精神層面的重要性,對於世俗外物質看得很輕,這是難得可貴的。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賞析】君子之間相互間的交往,平淡如水,沒有蠅營狗苟,為了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因而能夠長遠;而那些小人之之間的交往,總是為著自己的利益而聚在一起,利盡則散。

3.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賞析】這是一個很好的諷刺,意思是說,那些只是偷了微不足道的人被殺了,但是那些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所以,莊子一生無意為官,這麼才華的人,只是當了一個“漆園吏”,後來還不幹了,因為他看透了這個世界。

4.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賞析】這句讓人有點難以理解,我個人這樣分析:所謂那些聖人總是以自己標準來評判別人,給別人制定條條框框來讓人遵守。如果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這些人,就是他們眼中的“大盜”了。其實,人應當相互平等的,沒有貴賤之分。沒有人去搶佔了道德的制高點,就沒有了聖人,也就沒有了強盜。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

【賞析】我們這一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如果用我們有限的人生來追求無限的知識,那會讓人很疲倦的。那麼這句話,是讓我們不要學習了嗎?顯然不是的!莊子本意,既然我們生命有限,那就要順從本意,追求道的本身,也就是客觀的事物規律。

6.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賞析】一個人的形體固然可以像一根乾枯的樹木,但是他的思想與精神還能象冷卻的灰燼嗎?這也是我們通常說的,人死了,但精神不死。

7.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賞析】你不是我,怎麼斷定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意思是說,你不能以你的眼光,來看待我,不要把你的觀點強加給我。

8.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賞析】泉水已經幹了,魚在一起相互依偎,以吐沫相互溼潤,還不如就此兩忘,到大江大河裡,才能得到重生。這不是說,我們大難到頭,各自飛。而是,讓我們變換思路,擺脫困局,才會有全新的局面。

9.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賞析】我們活在世上,時間過得飛快,就像是一匹駿馬過一條很小的縫隙那樣的易逝。現在我們經常講得一句話,就是時間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

10.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賞析】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不知道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這就是物我兩忘的兩種境界,這也是我們經常津津樂道的“莊生曉夢”。

另外,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所以,莊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仰之彌高,值得我們細細玩味。


窗外的白楊

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傑出的文學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我國曆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吏、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莊子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道教把莊子說成老子的四大弟子之一,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在唐玄宗時期,莊子被追封為“南華真人”,其所撰著的《莊子》一書,是由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的篇章,整理而成,被奉為道家經典之一,也稱為《南華真經》,或《南華經》。據《史記》記載,《莊子》有十餘萬言,由漢至晉之間,都為五十二篇。《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今本所見《莊子》則為三十三篇,七萬餘言,應是郭象作注時所編定。《莊子》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說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複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後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蹠》、《說劍》等。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至今為後世傳誦。

莊子對後世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他獨特的哲學思想上,而且表現在文學上。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張、哲學思想通過一個立意玄奧、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通過巧妙活潑、汪洋恣肆、儀態萬方的語言文字,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我們今天仍在沿用的許多成語,如“鵬程萬里”、“越俎代庖”、“跳樑小醜”、“大相徑庭”、“躊躇滿志”、“莫逆之交”、“相濡以沫”等等,都出自《莊子》。

莊子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境界;主張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人融入於萬物之中,從而與宇宙相終始;莊子提倡護養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要順從自然的法則,要安時而處順;莊子非常重視內在德性的修養,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種自足的精神的力量。莊子超常的想像力,構成了奇特的形象,表現出具有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的藝術感染力。

至於我最喜歡的《莊子》名句,信手拈來,羅列如下: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莊子·逍遙遊》

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莊子·知北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莊子·知北遊》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知北遊》

  不以物挫志。——《莊子·天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讓王》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齊物論》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齊物論》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齊物論》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齊物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在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養生主》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養生主》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莊子·天下》

至言不出,俗言勝也。 ——《莊子·外篇·天地》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莊子·雜篇·外物》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莊子·逍遙遊》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莊子·人間世》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莊子·大宗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山木》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知北遊》

我是貢果,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也歡迎多多關注我,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貢果3

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

----《莊子·內篇·大宗師》

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莊子·內篇·大宗師》

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為者 ,事也;粗而不可不陳者,法也;遠而不可不居者,義也;親而不可 不廣者,仁也;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 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

----《莊子·外篇·在宥》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莊子·內篇·逍遙遊》

周遍鹹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

----《莊子·外篇·知北遊》

至道之精,窈窈冥 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 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 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為敗。

----《莊子·外篇·在宥》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 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莊子·外篇·天地》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虛。

----《莊子·內篇·人間世》

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 則憂,憂而不救。

----《莊子·內篇·人間世》

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 倫。

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 謂之真人。

----《莊子·外篇·刻意》

井蛙不可以語於 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 道者,束於教也。

----《莊子·外篇·秋水》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逆, 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莊子·內篇·應帝王》

君子之交 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 ,則無故以離。

----《莊子·外篇·山木》

莫若以明。

----《莊子·內篇·齊物論》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 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屯,強親者 ,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 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

----《莊子·雜篇·漁父》


平凡2850


轉運中的幸福

大部分人喜歡莊子,應該都是喜歡莊子超脫的生活太多,灑脫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用莊子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逍遙!

我最喜歡的句子,莫過於這一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多麼美好自在,不為外物所羈絆,縱情於天地之間,只求自己內心的愉悅。

莊子的生活觀令人羨慕,而他的生死觀,更加令人敬佩,“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送賷。吾葬具豈不備邪?”多麼豁達,多麼開闊的胸襟!

幾千年前的聖人,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力和胸襟,中國人的祖先崇拜,確實是有道理的,我就很崇拜莊子!


史冠南疆


我最喜歡《莊子》裡的《逍遙遊》: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是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列子的人,他能夠乘著風行走,實在是非常輕盈啊!但是他還是憑藉了風呀,如果他不憑藉風他也飛不起來。

那有沒有不需要憑藉任何事物飛行的人呢?

這樣的人可以順應天地的性質,駕馭六氣的變化,遨遊在無垠的境域,他是什麼都不需要憑藉的。


《莊子》又說道: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所以說聖人沒有自我意念的,神人沒有功利之心的,聖人更沒有名譽之念的。正因為這些至人,神人,聖人,他們無慾無求,才能超凡脫俗,無所憑藉而做到逍遙遊。

達到“化境”的人不需要各種規矩和法律的束縛,無需別人告訴自己該怎樣去做,也不需要自己的暗示,只需要順其自然就能至善至美。


軒漫妮絲

這樣的問題,最不該回答的,何其如此?

因為不知而不該回答的是哪個才算之“最”回答呢?“最喜歡”的不也是醉言醉語否?

按莊子的話說,其生也有涯,其知也無涯。

有涯的生命每天都在變化,變化無窮矣,以有涯妄想揣測限制固定住無涯,豈不僵條,豈不十分荒唐可笑嘛?

老子言,不敢為天下先。其實,完全可以這樣說嘛,不敢為天下最。

我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但我絕不承認我是第二。

沒有最喜歡,只有更喜歡。“最”基本可用還是少用。

人從出生到生命結束,其所見所聞所知的會不斷髮生變化的,沒有固定不變的,一如,小時候你最喜歡看動畫,青少年最喜歡看熱血劇,中老年了轉而最喜歡戲文生活劇一樣……這就如問,你最喜愛哪個自己呢?其實,哪個時間段的自己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自己的整個生命過程中不可分離的相互聯繫著的。問,哪個時段最喜歡,哪有個最呢,分別的靜止的片面的看待問題,只是徒增煩擾而已。當下即是。人生每日都是好日子,春天春天過,夏天夏天過,時刻都有當下的好,每一個句子都有每一個句子用途,每個字自有每個字的用處,不以個人的喜惡妄加評論。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圓上任意一點都是起點也都是終點。

既然說莊子,就用莊子之言以作結束語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所以,吾沒有最喜愛的句子,為了不殆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