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与2岁女儿分离多日,刚刚从抗疫前线回到家的妈妈,正准备好好亲亲女儿、抱抱女儿

,弥补这段时间与女儿的分离。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这天,妈妈正带着女儿在小区里溜达,谁也不曾想,这本来温暖而平静的时光,会被一个人、一把刀,生生砍断了。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一名在家隔离的男大学生,带着对父母和学校的怨恨,冲出家门,手里还拿了一把菜刀。

他看到了在小区平台的母女两人,于是恶从心底起,胆向两边生!

他从妈妈身后,绕向孩子,快速地把孩子按倒在校车上,用手里的菜刀,以最大的力气,猛烈地挥向孩子的头部。

五刀!整整5刀!每一刀都宣泄着他心中的不满,对父母的不满、对学校的不满、对同学的不满。

孩子的头发随着刀起刀落,轻轻地飘起、落下,一如孩子生命的流逝。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几秒钟的时间,妈妈甚至来不及反应,她亲眼目睹女儿的惨状,惊恐万状、呆若木鸡,耳朵里充斥着行凶者的怒吼:“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

她抱着女儿还温暖的身躯,就在几秒之前,她们还在快乐地玩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亲子时光。这一瞬,却阴阳两隔,再无未来。

女儿爸爸在朋友圈声声泣血:我得罪了谁?我们一家如何有生活下去的希望?你家中的事,你的不平与我,与我家何干?!!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事 件 起 末

广东某高校大一学生杨某某,因病休学在家。

案发当天,杨某某情绪波动较大。杨某某说,自己在学校读书期间,与寝室同学、老师、宿舍关系较为紧张,学习生活不愉快。

杨某某父亲为此打电话与学校校长沟通,在这期间,杨某情绪突然失控,于是发生了这一幕惨案。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行凶者是一名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他却用他学过的知识,“精准地”选择了没有反抗能力的2岁幼童!

他说,自己不是弱者!

对,他不是弱者!他是败类!人渣!懦夫!畜生不如!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那个为了证明自己,制造手枪,在电影院向人群无差别射击,导致无辜人死亡的杀人犯李晓明(此事件根据真实案例改编)。

他证明自己的方式,同样是向弱者举起了屠刀。

剧中,有位律师想要探究李晓明的作案动机,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李晓明的妈妈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全天下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个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而这位为李晓明出庭辩护的律师,遭到了所有人的抵制和不理解,包括犯人李晓明。律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再遇到有人再做出类似你犯过的罪,可以平安快乐地长大!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面对逝去的人,他们只有一个真相与事实,就是生命被剥夺~

在情感上,我们不想去了解犯人的心情,也没必要理解他们,他们的不幸与旁人何干?

但是在教育和社会经验中,我们需要了解事件背后深层的原因,尽可能地汲取教训,避免此类事件的一再发生!

网友对杨某某行凶事件的评论: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暴力犯罪的青少年,是怎样养成的?

一、25岁才算成年?原来青少年的大脑长这样的

过去,我们认为,一个人成年的年龄是18岁。最新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要到25岁才能发育完全。

科学家据此认为,应该把青春期细分为三个阶段:

12岁-14岁为青春期早期,15岁-17岁为中期,18岁-25岁左右为后期。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会持续到青春期后期,这个阶段是大脑前额叶皮层逐渐发育完全的阶段,而人的情绪成熟性、自我意识主要受前额叶皮层影响。

前额叶皮质、额叶端、角回等部件的发育不完全或功能失调,会导致一个人的注意力差,对情绪无法做出正确的认知评估,对批评、指责、教育等会反应过度、做出错误决定,而且缺乏自我反思,对于得失斤斤计较,容易钻牛角尖,敏感又冲动。

青少年容易冲动,遇事不过大脑,与前额叶皮质的发育不完全有很大的关系。

再加上教育与引导不当,很容易发生暴力犯罪事件。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二、社会化成功制造“情感荒漠”

对生命没有敬畏感,是这些暴力犯罪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杀人者,即漠视别人的生命,也不尊重自己的生命。这与犯人的“情感荒漠化”关系密切。

情感荒漠化,是指一个人漠视他人、漠视情感、乃至漠视生命,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等狭窄的领域,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很少考虑可能带来的恶劣后果。

社会成功学反向影响教育,整个教育体系都在向“成功”靠拢,引导孩子追求“社会化成功”,漠视了孩子内心的情感需求,以及孩子的不同的特点和特长。

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成长,缺乏情感支持和互动交流,对周围人不关心,对社会及生活缺乏热情,目标单一化,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情感荒漠化”。

一旦他们“社会化失败”,就会走进死胡同,怨天怨地怨社会,认为自己的处境是别人和社会造成的。

报复,就成了他们生命里最后一件事。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三、资本越少的孩子,犯罪率越高

拥有的资本多的孩子,好好长大的几率比较高。反之,拥有资本越少的孩子,犯罪率越高。

这个资本,指的不是金钱、财富,而是指孩子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中的存在感、话语权的多少。

孩子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存在感和话语权也是最弱的,这两项资本的拥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和学校对孩子的支持程度。

温和开明的家长,在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注重孩子的话语权,凡是有商有量,在细节上放过,在大方向上给出意见,让孩子有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跋扈专权的家长,无视孩子的意见,独断专行,孩子的存在就是服从家长的安排,孩子无法拥有任何资本。为了获取这些资本,孩子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比如弑父、弑母、杀害同学、报复社会等。

还有一种家长,没时间照顾孩子,只给钱,把孩子交给祖父母代养,孩子的存在感和话语权,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溺爱之下,无限膨胀。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张扬、自私的性格,稍不留意,也可能会走向犯罪道路。比如我爸是XX事件。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让孩子平安快乐地长大

让孩子平安快乐地长大,是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每一个父母最简单朴素的愿望。

然而,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走偏了方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父母的三观及处事方法,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

而“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如是说。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家庭教育应当以爱为中心,理解孩子、认同孩子、倾听孩子,在爱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孩子,引导孩子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掘自己的爱好,拥有自己的梦想。

多带孩子看世界,丰富生活内容,增加艺术修养,让孩子看到人生的多样性,不要以“社会化成功”为目标,以海纳百川的心胸理解和包容这个世界的各种现象,从容面对人生的得与失。

教养孩子是一件包罗万象的大事业,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父母的职责就是发现他们,支持他们,成全他们。

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孩子,家长也不要放弃孩子,养成这样家长有很大的责任。

在《我们与恶的距离》中,虽然李晓明的妈妈说,没有父母愿意养出一个杀人犯,但是他们在养育李晓明的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李晓明的爸爸无视李晓明的对机械制造的热爱,硬让他选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这种长期压抑的教养环境下,李晓明选择了自己制造手枪,杀人,以证明自己在机械制造上的天赋。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李晓明仍然不后悔,他在遗书中写到:“我想做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如果时间倒流,我还会这样选择。”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他的不后悔何尝不是对父亲权威的反抗呢?我相信,如果时光倒流,父亲能够尊重他的愿望,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机械制造专业,他一定不会走上这条绝路。不仅伤害自己,更是连累了无辜之人。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而且终其一生都可改变。对大脑神经功能的有益刺激、重塑的事情包括:满怀爱意的触摸、拥抱、亲吻,鼓励的言语,健康有营养的饮食,有规律的作息,丰富的艺术活动,运动,耐心的倾听,尊重彼此的交流,聆听故事,冥想,正念呼吸等。

如果我们从当下开始,反思自己在教养孩子中出现的问题,好好与孩子相处,教会孩子平衡学习、事业与生活,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够好好长大。

愿伤害不再发生,每一个孩子都能平安快乐地长大!

大学生杀害抗疫医护2岁女儿,竟是因为这个原因,网友:判死刑!


我是@素人远兮,在职中医针灸医师,多平台原创作者,关注儿童教育,聚焦成长逻辑,理清家庭关系。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