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让小学生准备75%酒精消毒液并要随身携带这样做安全吗?

昵称46752


不安全,孩子太小,自律性很差,防范意识也很薄弱,如果是瓶装的存在安全隐患。有一种罐装的喷剂,或者酒精湿巾可能会好些,但成本有点高。


龙都愚公


随身携带很不安全,在这次疫情防控时期,是有些朋友们把消毒用的酒精、84消毒液当作“日常用品”,但还是建议了不可以超过200毫升。大家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学到了有多有用的常识性知识,值得高兴,可酒精类的用品也属易燃物品,储存不当也有危险更何况随身携带了,成人都不提倡这种做法,大人们更要爱护自己的孩子,尽量不要接触这类物品。

成人都会有一部分人像孩童似的把玩一些物品,酒精类物质能燃烧,相信很多孩子也明白的。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喜欢到处玩耍,难免会好奇玩出花样来,必须防患于未然,酒精是可以消毒,但过量也会伤害皮肤,万一不小心弄到眼睛里了,可也不是什么好事,只能就近马上用清水先冲洗一下,再到医院里去处理。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叫我去打点酒来,我私藏了一点酒,到外面玩的时候突发奇想,也学着电视上耍醉拳,喝多了一拳把邻家小孩打翻在地,结果挨了一顿打。还有一次家里的火柴偷了一盒装在书包里,偷得父亲的酒来试验助燃特性,结果把一家堆在外面的柴堆引着了,害得又挨打又得上山砍柴来赔偿。从那次后再也不敢玩这酒了,连老师也罚站了自己,站在小学操场上晒了一整天,被晒站累是小事,可幼小的心灵也有自尊吧。

酒精也是酒,听说有个酒醉鬼没有钱买酒,反正家里的钱买酒用光了,时常偷粮食换酒吃。有一次捡到了一瓶酒精,那时的酒精用玻璃瓶装,酒鬼见到瓶上有个酒字,不管三七二十一,兑了水就喝。此事有人看见了,传为笑话到处讲,结果有个不法分子灵光一闪,用工业酒精替代食用酒精兑水去发财,害了很多人眼睛失眠。故事虽为故事,但教训深刻呀。

学生正是好奇心最强的时期,酒精类还要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随身携带万万不可,我们是人不是神,无法预知未来,要做的是正确的防范于未然。



情樱灵动


可以肯定的说:很不安全,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

小学生自行携带酒精这个做法谁想出来的,明显是拍脑袋决定的。小学生一是根本做不到自行正确使用酒精,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二是携带酒精上下学本身就是危险行为,特别是有些自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孩子。所以这个做法是严重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在顺利开学后,作为必要的消毒措施,在家肯定由家长负责,帮助做好放学回家后的洗手消毒等工作,推荐使用免洗凝胶等其他类型的消毒液。在学校,肯定由班级班主任老师或者学校的防疫员等专人统一管理正确使用。

教育部对中小学开学前后的准备和卫生防护等有25条详细的技术要求,可以参考执行。


创想小镇


问题不大,只要嘱咐好别直接用明火玩酒精消毒液即可。

之前有朋友圈发75%喷洒家里或身上容易起火的注意事项,酒精这个“注意事项”并不是消防部门所发。另外,消防部门指出,上述信息里的一些内容具有夸大的成分。比如说“如果喷洒浓度达到3%,衣服静电就能爆炸”就比较夸张。

首先在没有明火的前提下,酒精自燃温度在323℃,超323℃以上会自燃。酒精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3.3%-19%,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3.3%以上,遇到火源会发生闪爆;当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源就会闪燃。

按照以此计算,假设在5*5*2的密闭空间喷洒75%的酒精,在达到乙醇爆炸极限时空间的乙醇量需要达到 5*5*2*0.033=1.65立方米(假设均匀扩散),乙醇气体的密度是2.009千克/立方米,需要挥发前的纯乙醇为1.65*2.009=3.31kg,那么就需要75%的乙醇溶液4.4kg(假设完全挥发,不受溶剂的影响),客厅需要喷撒9瓶消毒酒精,且空间需完全密闭,才可能存在这个风险!


985名特优


让小学生准备75%酒精随身携带非常不安全。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还特别强,万一有哪个熊孩子抵御不住好奇心,拿酒精做实验,那后果不堪设想。

疫情过后如果开学了,那么学校就应该提前安排好消毒工作,孩子们在校期间可以用消毒湿巾擦手或文具,没有必要让孩子带酒精到学校。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纸上苍生XT


让学生随身携带酒精,这肯定是不安全的。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好动,跟同学在一起玩的时候难免碰撞激烈,很容易引燃酒精,造成安全隐患。鉴于疾病防护的必要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买一些化妆棉,在上面喷洒上大量的除菌洗手液,放置太阳下晾干,然后装进保鲜袋内封存,最后放在学生书包里,这样携带非常方便且安全。

在校洗手时,只需要拿出一两片化妆棉浸水然后揉戳就可以有大量泡沫,这样完全可以把手洗干净,而且不至于手手相传,切实际保障学生的健康。

2.其次,酒精消毒这块学校最好请专业人士对教室地面桌面等易触摸的地方定期喷洒消毒,每天保证三次,这样能把传染风险降到最低。

3.给学生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知识,做些抗疫宣传海报和标语贴于明显处。宣传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尽量避免聚堆玩闹。如感身体不适,立即报告老师,及时诊治。

总之,学生毕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所以对于孩子们的防护至关重要!





初高中英语田老师


这样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危险,绝不可行。

75%的酒精浓度已经很高了,遇到明火是可以着的,这样是非常非常不安全的小学生,他的防患意识又不是太强,如果要是着火的话那是非常不得了的。

如果要是因为疫情让学生自带酒精儿上学的话,那么我们就选择推迟开学时间,这个方式是万不可行的,万不可行的。

75%的酒精燃烧点儿会很高一早,易挥发。不要说小孩子拿,就是大人也要足以防范,可不敢麻痹大意。祝你好运!



农家小于


让小学生准备75%的酒精这样的做法是不够安全的。

1.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酒精消毒液属于危险化学品,所以携带一定的酒精是有安全隐患的。

2.小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在教室里,学生聚集,自身携带酒精不利于学生安全。

3.现在许多学校都设置了自动消毒装置,小学生洗完手,吹干手就可以去消毒。所以没必要让学生随身携带酒精消毒液。



风飘心弦


一刀切充分展示了我们的制度优越性,一刀切也让我们充分体味到了诸多的无奈。小学生接触酒精合理吗?还随身携带?大学校大门把好,孩子们进门了就回到昔日的校园环境做不到吗?那么多老师、家长都不能做点奉献吗?一刀切的同时,兼顾一下个体感受,显然是我们的特色一刀切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执刀的父母官们警醒并努力。


悟道工程管理


酒精中大部分是乙醇,乙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如果空气中乙醇浓度过高,会引起火灾。如果大量喷洒酒精,酒精挥发使室内空气中乙醇浓度增加,比直接点燃酒精更危险。因此在使用酒精消毒时应该注意这几点:

1、不要将酒精用于大面积喷洒,环境物表消毒,在楼道、会议室、办公室等都不可以用酒精喷洒消毒。

2、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大面积喷洒消毒,如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燃烧。

3、要谨慎储存酒精,远离火源,不要放置在儿童易于触及的场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