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前言:

在我國古代分裂時期,在各路諸侯混戰中形成了很多大型割據政權,這些政權實力強大,憑藉天險稱雄一方,在這些割據勢力佔據的地盤中,巴蜀地區和關中地區成為了割據勢力最想要的地盤。

但翻閱史書,巴蜀和關中地區同為天險地區,可巴蜀地區的割據勢力例如東漢時期的公孫述,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以及五代十國的前蜀政權都未能統一全國。

同為佔有天險的關中地區則相反,秦漢兩朝發家於關中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兩個王朝,那為什麼巴蜀和關中都是具有天險的地區卻導致了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則大業不成呢?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古蜀道示意全圖

首先從地形角度分析巴蜀關中這兩個地區雖同有天險坐鎮,但二者間的天險發揮作用卻大相徑庭:

1、巴蜀地區天險不但防死了敵人也防死了自己

巴蜀地區的地理意義很廣,包括瞭如今雲貴川三省大部分地區,北有險關陽平關和綿竹關可擋百萬雄師,也是古代中原王朝進入巴蜀地區的主要道路,對於這段入蜀之路的險峻程度的描寫,著名詩人李白就在蜀道難就提到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句話。

在以冷兵器和後勤依靠人力運輸的古代,蜀道的險峻不但提高了外來敵人入侵難度,也讓巴蜀內部的割據政權被困死在蜀中地區,蜀中北伐部隊往往會因糧草問題導致後勁不足。

例如三國時期蜀漢北伐,無論是諸葛亮北伐還是姜維北伐,軍隊的撤軍往往是因糧草問題撤軍,糧草問題直接導致了姜維沓中屯田間接性的讓鍾會鄧艾大軍成功攻下漢中滅亡蜀漢。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關中地區

2、關中地區天險雖沒有巴蜀天險安全,但有利於運兵以及防守

再來看關中地區,關中地區內部的地理環境和巴蜀地區差不多,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沃野千里適合耕種,外部天險上,東面武關潼關可虎視中原,西部散關蕭關可佔據隴右產馬地。

雖然武關潼關天險沒有巴蜀地區的劍閣綿竹等關隘那麼險峻,但也算是一個合格的防禦堡壘,外部勢力想要強行攻進關中除非用計謀否則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戰國時期的秦國佔據關中面對中原地區強大的魏國進攻,雖被攻破函谷關差點滅國,但同時也讓魏國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間接性的打擊了魏國中原霸主地位,同時在戰國中後期之外秦國強大擁有強大的軍隊在關中地區傲視群雄最後統一六國完成王霸之業。

可以說在地理角度上,巴蜀地區和關中地區同時佔據天險沃野千里,並且巴蜀地區的天險在防禦方面比關中地區要強一些,但也因巴蜀過於險峻的天險讓巴蜀內部割據勢力被迫偏安一隅,往往因糧草問題在爭霸戰爭中存在感較低,關中地區則是相反,佔據進可攻退可守的天險不用擔心糧草問題。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三國時期南蠻作亂

第二:從內部環境以及外部地緣政治方面,巴蜀地區惡劣,關中地區更加舒適

1、巴蜀地區有很多少數民族導致內部不穩定,騎兵較少導致巴蜀軍隊戰鬥力較低

之前說過巴蜀地區的天險險峻造成了巴蜀地區相對封閉讓巴蜀地區具備了外部勢力進不來,內部勢力出不去的特點,除去這個特點之外,巴蜀地區也因地理問題讓中原王朝對巴蜀地區的開發並不完善,大多數時期中原王朝對巴蜀地區的影響力僅僅限於成都以及成都以北一帶,再往南的貴州雲南等地區只能等到明清時期發展起來。

在中國古代,巴蜀地區的少數民族邊患是一直讓中原王朝頭疼的問題,在戰國時期司馬錯入蜀開始到清代這段時間,巴蜀地區爆發了數次大規模少數民族動亂:蜀漢南蠻孟獲作亂,明代萬曆三大徵平定苗疆之亂,清代平定大小金川等。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三國時期西涼鐵騎名動天下

這些巴蜀內部的少數民族雖然沒有像北方的遊牧民族一樣動不動擁有數十萬騎兵,但架不住人數眾多和熟悉地形,即便是和平時期巴蜀作亂也足夠讓統治者頭疼,更不要說亂世中偏安一隅的割據勢力。

除卻了內部敵人之外,巴蜀地區的軍隊裝備和實力並不強大,蜀道的險峻和本土炎熱的氣候讓巴蜀地區擁有精銳的山地步兵卻沒有強大的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騎兵擁有步兵沒有的機動性和進攻突然性,讓步兵在面對騎兵的時候十分吃虧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即使巴蜀內的割據勢力想建立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只能通過購買來完成,購買渠道則有兩種:向南方通過茶馬古道來購買矮馬,以及向北購買西北快馬。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西夏佔領西北產馬地讓北宋無強大騎兵

這兩個購馬方式顯而易見,當然要購買西北快馬才可以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但西北地區土壤乾旱不適合耕種同時處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範圍內,常年戰爭不斷人口稀少,如果是亂世降臨,西北地區遭受的破壞力更加巨大使得西北地區赤地千里。

就算西北地區手頭裡有多餘的好馬,但軍馬作為古代重要的戰略資源並不會輕易賣給他人,例如宋代時期,西夏佔據西北產馬地和宋朝是敵國關係,根本不會將多餘的馬匹賣給宋朝,使得終宋一朝沒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面對來自北方的敵人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西漢末年混戰

2、關中地區開發較早,內部可以出產騎兵並且可以攻下西北產馬地

關中地區就不一樣了,在西周武王伐紂開始關中地區作為周王朝的大本營就得到了充分開發,開發歷史比巴蜀地區要早很多,使得關中地區耕種面積和技術比巴蜀地區更加優秀,同時過早的開發讓關中地區內部民族單一性,雖有叛亂髮生但容易平定。

同時關中地區的關隘的存在對發展騎兵的影響較少,因關中地區處於北方氣候宜人加上關中平原的存在,讓關中地區可以自己產馬並且馬匹的質量即便不如汗血寶馬這樣的優良馬種但也比巴蜀地區的矮馬更加適合作戰。

之前的關中地圖上可以看到關中地區對西北地區有蕭關和散關的存在,讓關中地區對西北地區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而且富裕人口眾多的關中地區可以面對人口稀少荒涼的西北地區,完全可以進攻西北產馬地給自己獲得優良的騎兵。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在古代擁有強大的騎兵很重要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巴蜀內部少數民族眾多和開發不完全的原因讓巴蜀割據勢力就陷入了人口稀少以及敵人較多等劣勢,並且因為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造成了巴蜀地區缺少騎兵資源讓巴蜀軍隊作戰上就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而關中地區相反,開發時間早歷史悠久,內部富庶人口眾多,內部民族單一民族矛盾較少,本身可以產馬,同時還可以輕易攻佔西北產馬地來擴充自己的騎兵部隊,在冷兵器戰爭中具有優勢。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古代四川和陝西交界地圖

第三、外部環境來看:巴蜀地區外部環境惡劣強敵環伺,關中地區則是高枕無憂

1、巴蜀地區外部環境惡劣,不利於內部發展和外部開發

從三國地圖上來看,佔據巴蜀地區的蜀漢政權外部環境極其惡劣,北

面面對強大的魏國,東面是貌合心不合的吳國,西面是青藏高原,南面是南中蠻族地區,這樣的地理環境讓蜀漢政權不但要出兵北伐還要面對東面和南面的威脅,同時也無法開發西部的青藏高原。

以小見大,蜀漢政權的困境一直都是巴蜀勢力永遠的困境,北面的關中地區實力本來就比巴蜀地區強大,巴蜀軍隊想用山地步兵為主的軍隊通過北伐拿下擁有大量部隊和騎兵的關中地區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歷史上巴蜀勢力成功拿下關中的一次也是兵仙韓信用了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才拿下軍事指揮能力弱於自己的章邯鎮守的關中地區。

在韓信用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後,陳倉地區發生大地震改變了地形地貌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成為千古絕唱,並且後來的統治者們為了保護關中地區安全,對巴蜀通往關中地區的駱穀道子午谷等地區都嚴加防範,這一系列的事情和操作讓巴蜀地區向北發展的難度巨大。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漢末十三州

2、關中地區附近敵人較弱可開發地區多

關中地區的外部環境就比巴蜀地區好的多,關中地區西面的西北地區雖有快馬騎兵但因本土荒涼人口稀少後勁不足對關中地區無法造成長久的威脅,南面的巴蜀地區對關中的侵襲有限大多數時間處於守勢。

東面潼關面對的無險可守的中原地區,亂世的中原作為主戰場早就被打爛了,自顧不暇根本沒有能力對關中地區產生威脅,北面的遊牧民族和山西割據勢力比較強大。

但遊牧民族南下基本上是無差別攻擊,對其他地區的壓力高於其他地區,至於山西地區雖太行王屋二山庇護可是面對東面更加強大河北勢力也無暇顧及其他地區。

綜上所述,巴蜀地區地緣政治十分糟糕,周圍地區不是強大的敵人就是無法開發的高原地區,這使得巴蜀地區自保有餘無暇進取,關中地區則是相反,周圍地區勢力較弱可以隨意進攻和開發,使得關中地區上限極高,遠遠優於巴蜀地區。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秦嶺淮河為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

第四、從氣候角度來看:巴蜀地區進攻手段受到氣候限制,關中地區則沒有

1、巴蜀軍隊出川要克服氣候上的差異

在氣候上來看,巴蜀地區的北部是我國的秦嶺地區,秦嶺地區在高中地理課本上就提到過,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分界線,巴蜀地區勢力要想銳意進取就必須要選擇北伐和西征兩條道路。

但介於南方在古代大部分時間開發程度較低人口稀少,簡直就是巴蜀地區的翻版,所以巴蜀勢力想要獲得更多的資源就必須北伐。

而巴蜀軍隊要想北伐就要越過秦嶺地區,從亞熱帶地區轉戰到溫帶地區,這一南一北的跨度讓耐熱的巴蜀軍隊在北伐時就會因為氣候的原因造成戰鬥力下降了,反觀關中地區以及西北地區的軍隊則是本土作戰士兵習慣寒冷乾燥的氣候,坐鎮主場可以輕易防守遠道而來的巴蜀軍隊的進攻。

而且古代科技水平比較低,處在那種傳信靠吼,交通靠走的年代限制了軍隊的規模和後勤支援,而巴蜀軍隊北伐走祁山或者過秦嶺本身就加重了後勤糧草的壓力,再加上北伐要給士兵添購新衣和器物讓本就窘迫的後勤支援更加雪上加霜。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武王伐紂東征路線圖

2、關中地區不需要進行大規模北伐,氣候制約較小

關中地區則是本就處於秦嶺以北地區,軍隊對寒冷的抵抗力和應對措施都優於南方軍隊,並且關中地區的軍隊要想統一天下不用像巴蜀軍隊那樣翻山越嶺去北伐,直接可以東出進攻中原或者南下掃蕩巴蜀等地。

關中地區的軍隊無論東出還是南下都不會導致後勤壓力過大,東出面對的敵人都是同一緯度,關中地區憑藉西北快馬和自身的資源豐富就可以掃蕩群雄,例如秦朝統一六國之時,山東六國混戰數百年再加上秦國的遠交近攻的外交方針讓六國疲軟,最後秦國東出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掃平六國建立大秦。

並且中國古代的經濟中心集中在北方的中原和河北地區,一旦關中地區軍隊東出掃平中原進軍河北之後,天下大勢已定,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了,此時也不用發動大規模的北伐就可以招降其他割據勢力或者強攻下來就好。

巴蜀關中同為天險,為何佔據關中可成就霸業,佔據巴蜀會被困死?

佔據關中地區的秦國

總結:

從上述四點可以看出,巴蜀地區和關中地區都是擁有天險的地區,但二者的發展軌跡卻不一樣,將關中地區作為割據的諸侯往往做大做強甚至統一全國,而佔據巴蜀之地的諸侯們卻沒有完成統一大業,這其中不排除有人為干擾的因素。

但究其原因,還是巴蜀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太過惡劣導致巴蜀地區無論是內部環境還是外部條件都決定了它的上限不高,讓巴蜀地區的統治者認識到了巴蜀地區是一個亂世享樂屋卻不是一個梟雄應該待著的地方。

即便是強於劉邦韓信這樣的帝王將相也知巴蜀地區如囚籠一般,必須要北伐佔據天險才能興盛王霸之業,而後來的巴蜀統治者們沒有劉邦和韓信的魄力及能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巴蜀勢力統治者只能坐鎮蜀中,北望中原嘆息,隨後飲酒作樂得過且過的生活態度讓蜀中百姓軍隊人人怯戰,最後被外界梟雄入川收割,只留下後蜀妃子花蕊夫人《述國亡詩》中提到的那句千古詩詞:十四萬人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來控訴自己的亡蜀亡國之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