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發現中國的古代人民特別喜歡重疊的數字,比如一月一是春節,二月二是龍抬頭,五月五是端午節,六月六、請姑姑,七月七,牛郎織女來相會,九月九是重陽。那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三,你知道今天又是怎麼中國歷史上什麼傳統節日嗎?

三月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說起情人節,很多人會說2月14日的西方情人節,會說農曆七月七的乞巧節,但我想很多人不知道吧,咱們中國歷史上正牌的情人節是三月初三哦!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在明朝之前被全中國年輕男女共度的佳節現在只流行於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曾經的情人節吧!但是我們首先要知道它的學名:上巳節!很多人羨慕日本年輕人過的“女兒節”,但這實際就是上巳節流傳到了海外,根源還在華夏。

三月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最早記載了三月三青年男女踏青出行的詩歌來自於詩經,杜甫在《麗人行》裡也曾經記錄過: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李白詩云:“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這裡的年年柳色,即指農曆三月三的情人節。

透過這首詩,我們看到中國的情人節是多麼的浪漫:一對有情人在春和景明的豔陽天,漫步灞上,折柳相贈,簫聲不斷,何等境界?!不僅如此,我國在很久很久以前,親人相別,友人相離都有折柳相贈的習慣,也有詩為證:“垂柳無端饋贈別”。由此可見,情即為柳,柳即為情以成定式。老百姓將多情人的浮浪叫做尋花問柳,即源於此,只是現在的意思已經被曲解了。儘管現在的絕大多數人不再過三月三了,但這個節日習俗仍然在少數民族中廣為流傳,雲南很多少數民族的年輕男女會選擇在這一天賽歌踏青,對歌定情、互贈信物、密林幽會、互訴衷腸。

三月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而在不同的少數民族,三月三情人節的過法又不一樣,壯族的傳統歌節就是今天。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在歌圩旁邊,攤販雲集,民貿活躍,附近的群眾為來趕歌圩的人提供住食,無論相識與否,都熱情接待。

但你看我這介紹,“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裡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 田陽縣的喬業都是歷來較大的歌圩。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

三月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這麼一個浪漫的節日,碰上了今天的豔陽高照。前兩天武漢已經解禁,全國各地的人們已經復工的復工、外出的外出了。宅家這麼久,在這樣的一個上巳節裡,何不約上心愛的人,一起外出踏青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