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节 三月众芬芳 兰竹有清香

上已节,三月众芬芳,兰竹有清香,姜子龙老师兰竹国画作品,三月三春风习习,水墨宣纸上的春天。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已节 三月众芬芳 兰竹有清香

姜子龙先生国画作品三月众芬芳 137x68cm

三月众芬芳 兰竹有清香

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斋戒,其中包括采用当时最好的沐浴方式--兰汤沐浴。沐浴用兰汤,区别仅在于兰汤沐浴是个人行为,多在室内,并可随时实施,祓禊则是集体活动,必在河滨,并须定时举行。兰草在历史各个朝代,在中华民族当中的重要性,姜子龙老师的兰竹作品,与天地之间浑然一体。

上已节 三月众芬芳 兰竹有清香

姜子龙先生国画作品 满谷清香 179X96cm

溪洧涣涣,满谷清香

溪水涣涣 满谷清香,兰竹相伴,春风沐浴,上巳节与水有不解之缘,亦称"春浴日"。其还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沐浴是为了去灾。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有诗经为证:

《诗 郑风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吁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吁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上已节 三月众芬芳 兰竹有清香

姜子龙先生国画作品 莫愁空谷少知音 137X68cm


莫愁空谷少知音

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姜子龙先生一句诗:“莫愁空谷少知音”道出了人类的情感应有兰花之品,君子配佳人,兰花是女子之芳,竹子是君子之风。


上已节 三月众芬芳 兰竹有清香

中国竹世界气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