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荆门医院进行培训,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浙江队”

对荆门医院进行培训,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浙江队”


  3月2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九场),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出席发布会,现场还视频连线了浙江省援鄂第二批医疗队领队、浙江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宋柏杉,浙江省援鄂第一批医疗队医疗总组长、浙医一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喻成波,浙江省援荆医疗队驻荆门一院13楼ICU主任、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建仓,浙江重症护理支援队队员、舟山普陀医院ICU护师虞丹旎,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周建仓就一个多月来浙江援荆门医疗队的救治情况如何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提问:


  目前浙江医疗队已经在荆门持续作战一个多月了,请问这一个多月来浙江援荆门医疗队的救治情况如何?

对荆门医院进行培训,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浙江队”

  根据国家救治新冠肺炎“一省包一市”的统一部署,浙江省共派出两支医疗队加一支疾控队伍共170人支援荆门。第一批邵逸夫医疗队2月12日到达后,根据要求改建成一个重症新冠病毒感染ICU病房,第二批台州医疗队19日达到以后建立第二个ICU,总共45张床位。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共收治重症、危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57例,其中危重症36例。当地重症危重症患者例数由2月12日的111例,降低到3月25日2例,目前这2个病人已转交给荆门市一医院团队,医疗队会继续给予帮扶。可以说,浙江医疗队完成了荆门之行的使命。现在,荆门重症患者的病亡率上升趋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从湖北省第一位下降到了第5位;已累计23天无新增死亡病例。


  我们刚到荆门时,发现当地除了病亡率高且攀升速度快外,还存在医疗救治分散、重症患者救治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浙江省医疗队一方面集中优势救治重症患者,建成一个重症救治中心和2个ICU病房;另一方面,借助疾控队伍的优势,建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风险预警指标,对ICU病房外及周边县市重症患者主动干预会诊和早期筛查,实现重症病人的早期预警和规范治疗;同时,我们还通过建立协同作战机制、制定多项管理制度及流程,与当地医护人员“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使治疗达到标准化和同质化水平。此外,严把院感控制规范,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医疗队ICU建成后,我们摸排到同院的普通病房有一位ECMO也就是人工心肺机支持的重症患者,他是在做抗“疫”志愿者时感染新冠病毒的。我们马上决定将他转入ICU。他所在的普通病房与新冠ICU病房分布在相邻的两幢楼内,虽然直线距离只有短短的100米,但转运却需要反复精细筹划。我们拿着米尺到处测量电梯、门的宽度,设计精密的路线图,同时演练了无数次,预想一切潜在的风险。转运当天,十多个医护,各司其职,有人管仪器,有人管线路,有人控制电梯,整个转运过程紧张、紧凑,一气呵成。转入ICU经积极治疗后,患者顺利撤除ECMO及呼吸机,已于3月23日痊愈出院。他是一名萨克斯手,还反复表示等疫情过去后要来杭州给我们吹奏一曲萨克斯,让我们感到很暖心。


  目前荆门情况越来越好了,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提问:


  荆门的疫情防控形势已经逐渐向好,那么请问浙江援荆门医疗队现在主要是做哪些工作?除了救治工作外,还有为当地医院提供其他帮助吗?

对荆门医院进行培训,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浙江队”

  目前,浙江医疗队在荆门的重症救治工作已经完成,邵逸夫医疗队和台州医疗队两只医疗队伍主管的ICU都已经关舱了,我们整支队伍也蛮振奋的。目前我们在做一些收尾工作,疾控队伍在开展复工复产指导、重点场所的消杀、发热门诊及密切接触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以及当地疾控能力培训等。


  除了参与救治工作外,这段时间,我们还从重症患者救治、ICU护理、呼吸治疗等方面对当地医院进行培训,给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浙江队”。比如我们在ECMO治疗中,通过和当地团队反复交流学习,提高了他们对ECMO的管理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能力;另外,因为邵逸夫医院是国内率先独立开设呼吸治疗科的医院,针对本次疫情中患者呼吸系统受损较为突出的特点,医疗队从一开始就安排当地5名专职护士跟随呼吸治疗师团队,进行实时培训,目前这5名学员都能独立完成基础呼吸治疗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