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第一次远行是去哪里?为什么出发?

a天外飞仙a


第一次远行是去连云港。当时夏天8月份,天气非常热,想去海边玩,然后去了美丽的连云港。

连云港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有花果山、连岛、孔望山、渔湾、海上云台山、连云老街、云龙涧、桃花涧、孔雀沟、大伊山、西双湖等旅游景点,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

连云港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首个节点城市、江苏“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中国重点海港城市、上合组织出海基地、中国水晶之都,也是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组成部分。


永远我早已习惯


我是四川南充人。从小在山里面长大,15岁以前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没有走出过南充市,甚至连南充城区都很少去。所以那时候特别的向往外面的世界,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每年过年看到从外面打工回家的人都特别的羡慕,他们口中的外面的世界让我向往。

从书本里知道,成都是四川的省会,那省会一定很大,很漂亮吧。于是在心里悄悄的埋下理想的种子:我要去成都,看一看大城市长什么样子,于是我开始准备存钱,我把父母给我的零花钱一点一点的存起来,慢慢的等待理想实现的那一天。

15岁的时候,我存够了零花钱,告诉父母要去同学家玩儿两天,实责自己一个人偷偷的从我们镇上坐小巴到市里,再从市里坐火车到成都,那时候火车还没有实行实名制,我拿着存下的零花钱买了一张票就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那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当看到火车的第一眼,心里也是特别的激动,火车实在太长了。人生当中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让人感觉心潮澎湃,记忆犹新。那会儿还是绿皮火车,火车窗户可以打开的那种,已经记不得坐了多长时间的火车,反正觉得很快,我还没坐够就已经到了成都。反观现在,坐慢火车对我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我就这样来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旅行目的地——成都。

其实,下了火车,走出车站,看到的第一眼现实中的成都和我想象中的成都还是有差距的。除了成都火车站的人流超乎预期的多以外,并没有其他特别的感受。作为一个外地人到了陌生的地方,首要任务就是先找一个落脚的地方。火车站外有很多小旅馆的人在拉客,我跟着一个大爷到了一家招待所,房费20元一晚,是那种几个人住一间房的通铺,我开始还有些犹豫,因为我从来没和这么多陌生的人睡在一间屋里,在老家时总听别人说外面的坏人很多,我有些担心,要求老板单独给我一间房,老板说单独的房间最少要60一晚,60我都可以住三天了。算了吧。凑合着住吧。

落脚的地方找到了,时间还早,我就下楼准备去周边转一转,为了防止走得太远,找不到回来的路,我边走边记,把走过的地方好好的看一遍。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很多卖衣服、卖鞋帽、卖箱包的地方。人群熙熙攘攘的,人头攒动,叫卖的,吆喝的,推车的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就算是我们老家镇上赶集也没有这么多人啊。我走过一条街,又走到另一条街,感觉怎么走都走不出头啊,就这一点点,比我们老家镇上都大了。又过了很多年,当我再次来到成都才知道,当年我来到的那个卖衣服、卖鞋帽的地方叫:荷花池。

在荷花池逛了大概有2个小时吧,我顺着原路回到了招待所,回到招待所的时候,房间里面又多了两个大爷。那天晚上,加上我一共六个人挤在一张通铺上,一看就知道我是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睡觉的时候,我左边的那个大爷,脚臭,而且鼾声如雷,再加上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心里有些紧张,所以一直到下半夜,实在困得不行了才慢慢睡着。

第二天早上,有三个坐八点火车的人七点就起床了,我也被他们起床的动静吵醒了,干脆不睡了,起床去看看大城市吧。我向招待所老板咨询了附近好玩的地方,然后在几个好心人的指引下来到了天府广场,在天府广场上,我第一次经历了心灵的震撼:第一次看到那么高大的毛主席像,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汽车,第一次见到那么高的大厦……我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现在感觉当时的我就是活脱脱的一个乡巴佬进城的形象。和现在走过了全国百分之八十大中城市,早已对城市中的一切驾轻就熟的我对比起来,落差实在太大,那时的我就一个字:土。哈哈……

在老家时早就听说成都有个春熙路,小小年纪,难得来一次成都,名声在外的春熙路我也是自然不肯放过的。逛完了天府广场,打探之下,我又来到了春熙路。那时候的春熙路和今天的春熙路还有些不一样,那时候春熙路还有挑担子卖凉粉、卖糖油果子等小吃的摊摊。逛春熙路的人可以随时坐下来吃东西。现在,这样的场景在春熙路早就没有了。现在的春熙路变成了一条纯粹的商业街,铜臭味掩盖了历史。在这条街上,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印记了。

逛完了春熙路,我就漫无目的的顺着大街走,我想,这城市再大也总该有尽头吧。在我们镇上,我五分钟就可以从镇的这一头走到镇的另一头,就算这座城市有十个我们镇那么大,我五十分钟也应该能走完吧。结果可想而知,我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走出这座城。当时给我的感觉是这座城市大到完全超出我的想象,现在想想是多么可笑。我又走了一段距离后,感觉越来越熟悉,最后才发现我走到了火车站,好吧,本来就计划着乘坐下午的火车回家的。那时候的火车票很好买,余票很多,而且还有座位。根本不需要提前预订。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旅行,而且还是在那么小的时候一个人的旅行。现在,我已经去过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苏州、重庆、柳州、福州、等等大中城市,而我的家乡四川,我已经几乎全跑遍。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出发,去发现更多美好的世界。








车牌旅行


这个问题“花小花游记”来回答

我第一次远行是1990年12月5日,刚刚18岁的我,穿上了军装,离开了西安,到云南曲靖当兵,距离1400多公里。

从此以后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这一生与军装、军营相伴一生。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

一、与父母告别

临行前的那天晚上,与父亲关系很好的几位叔叔,到家里来祝贺,父亲因为高兴,多喝了几杯。平时很敬畏的父亲那天显得很可爱。围着穿着崭新的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的我,一直在傻笑。

因为父亲知道我是憋着一股气去当兵的,那年的7月,我参加完高考,感觉分数考的还可以,应该能够考上大学,至少是一个大专。谁知一直等到9月开学,也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而我的高考成绩远远的超出了录取线。

我到学校去问老师,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超出了填报志愿的学校录取线36分。按理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建议我复读,我没有复读,心里还抱着一线希望。

在苦苦等待也等不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到年底选择了入伍。其实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为了我上学的事情,已经到学校去过好几次了,学校的答复是压根就没有提过我的档案,没有档案,就无法录取。他已经感觉到我可能被别人顶替了。只是一直没有给我说过。

一个农村孩子,在90年代,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可是命运就这样捉弄了我。

第二天,在敲锣打鼓的送兵人群中,我走到父亲跟前,父亲给我口袋里揣了40元钱,从来没见过流泪的父亲,眼泪流了出来。

我却对父亲说:“爸,别哭了,回去吧。这是改变我命运的一次机会,如果我在部队干不出样子,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回来了。”

直到我后来考上军校,到长春去上学,路过西安,我才是入伍后第一次回家,也仅仅呆了一晚上。

母亲送给了我一个用红布缝的三角,里面装着我家院子里的泥土,让我一定要放在贴身的地方。至今,这个小红布三角也随时在我的包里放着,已经看不出红色了,一直不敢洗,因为那里面有家乡的泥土,洗了就不见了。

二、与老师告别

我们一百多个新兵,从县武装部一队一队的登车到西安火车站时,远远地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顺着声音看去,我高中的班主任姚老师在喊我。旁边是她的女儿,手里还举着吊瓶,原来姚老师在住院,知道我要去当兵,就过来送我,看着寒风中高高的吊瓶,我向姚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

后来我把这一幕写了一篇散文《老师妈妈》,发表在1996年的《西安日报》上,具体是那一天发表的已经忘了。

没想到前几年我去看望姚老师,她竟然把那篇文章剪下来,放在镜框里,挂在她家的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三、离开陕西

当一声汽笛拉响,绿皮车拉着我们一百多名新兵离开西安火车站,从记事起就没有流过眼泪的我,隔着车窗,流泪了……

我已经下定决心,我如果干不出个样子,一定不会再回来的。还记得当时我写了一首小诗《远行》,其中有一句:把对家乡的思念/深深地打进背包/把对故乡的眷恋/投入到火热的军营……

随着在部队的时间越来越长,才感觉到当时的想法太狭隘了,不能局限于为了自己有个好的出路,还要为军队建设做出贡献。当然这是后话了。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勾起了我29年前的记忆,虽然过去那么久了,但那一幕幕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因此一口气写了下来。

喜欢我,就请关注我,我是 ,为旅游痴,为摄影狂的小花。


花小花游记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远行是我上大一那会的五一假期,那个时候超向往北京,就想去首都。真的是年少轻狂。

我记得那会是和前男友两个人,都是大学生,也是月月光的那种,两个人为了去趟北京,抠抠嗖嗖的攒巴了一千多块钱就走了,想想也挺冲动的。来回都是坐火车,硬座!为了省钱,没辙!我那次是第一次坐长途火车,屁股疼到无法自拔,而且对面坐了三个大哥,抽了一晚上烟,又是喝酒又是嗑瓜子什么的,列车员说了三次也不听,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忍就忍点吧,但是内心是喜悦的,本来还规划呢么,买的是晚上的票,想的说第二天凌晨四点半到,火车上睡,然后早晨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再去故宫,想的挺好。我忽略了我坐硬座是睡不舒服的,主要是第一次坐长途,看着车窗外越来越繁华,离北京越来越近,那种心情真的是,感觉什么罪都能受的那种。结果吧,到了北京,下了火车,出站的时候我就心里一直默念北京我来啦!(有点蠢我知道)那会一心想着要去天安门看升国旗,结果我们凌晨四点半下的火车,六点半了还没走出火车站,蠢是真的,笨也是真的。

当然,照这么笨,当然是看不到升国旗的,我俩主要穷游嘛,我记得我们去故宫买门票的时候,发现学生证忘带了,当时心想绝了,学生证好不容易派上用场了,还忘带了。现在想想真的是,在故宫溜达嘛,那天真的是又困、又累、又饿,然后我们就在故宫的凳子上.睡着了!!!还睡了很长时间,真是绝了,醒来以后想的是时间这么短,经费还有限,来故宫是睡觉的么...

现在想想,第一次远行丢人事干尽了。我又想起一件,我俩在北京买了三个糖三角,没吃完剩下了,然后他就带回了学校(玩完正好学校开学),估计想着要吃,后来忘了,糖三角干了。后来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猛然间在宿舍角落翻出来这个糖三角,思索再三,想想自己风尘仆仆带回来的糖三角,含着泪也要吃下去,然后他泡水喝了...他给我讲的时候差点没给我笑抽。

其实第一次远行的记忆也有点模糊了,唯独忘不了的是这些闹出来的笑话、糗事、还有我当时的心情,从确定了五一假期要去北京,我开始攒钱那会就觉得幸福,虽然时间挺短的,只去了两天,但是这些都是我的经历,也都是我珍贵的记忆。



鲸鱼的旅行笔记


第一次独自远行到澳洲,去工作旅行。出发之前对此只有美好的想象,谁知孤独成了刚开始几个月最深刻的体验,好山好水好寂寞是对国外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刚到澳洲的我选择住在当地家庭换宿,这是一家在森林里的小农场,主人是一对老夫妻,附近只有9户人家,各自离得还很远。白天喂喂牛羊,采摘鲜花或摘摘水果,除除草,还挺好玩的。晚上就真的闲的没事干,只好逼着自己画画,然后发现原来自己还有点画画天赋,哈哈。过了一个月我的语言渐渐提高了,也了解了一些当地风俗文化,于是开始找工作。我很快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很偏远的一家酒吧当酒保,真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当酒保!澳洲的酒吧跟国内不一样,是不分男女老少都会去的地方,更像是社交的场合,所以在乡村酒吧工作很有意思。熟悉了以后,一些当地人就带着我玩,坐小飞机、打猎、烧烤...要离开的时候大家都很舍不得!不过乡下年轻人不多,所以还是觉得孤独!

后来换工作以后慢慢就好了,我一般工作两三个月就休息一段时间,边工作边旅行,去了很多地方,几乎玩遍了澳洲,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很庆幸当初做了决定去澳洲旅行,才有这么多的人生体验!


SunchaserMae


从东海之滨到西域边陲——新疆裕民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我在6月中旬的一天,从东海之滨的福州长乐机场起飞,到乌鲁木齐后又转飞机飞到塔城,然后再加一个小时多的车程,才到达目的地——中、哈边境的裕民县城。一天之内这么长距离的远行,对我来说还真是第一次的。
△ 福州飞往乌鲁木齐的途中



△ 乌鲁木齐飞往塔城的途中

长途远行,飞机是上佳选择了,好在新疆机场很多。当天下午2点多,到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后,下午9点多才再转飞去塔城的,还要一个多小时的飞行航程,10点到塔城上空时,天空仍然是很亮的,还看到了天边漂亮的五彩云。今天跟着太阳由东南往西北走,跨越了中国大陆国土,好像白天也还多出来三个小时似的。△ 远山白雪皑皑 近处绿草茵茵(裕民县)

△ 新疆“小白杨哨所”(裕民县)

裕民县城,可能是北疆最近边境线的县城,宁静祥和的市区,红花绿树,整洁有序,县域人口不多,面积很大,闻名遐迩的“小白杨哨所”就在裕民境内,当年的小白杨已经长成大树了,在新的哨所前移后,“小白杨哨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疆的6月是春季,裕民境内草原广袤,雪山草地如画,羊群毡房成趣,美不胜收!


龙井rj


二二很高兴回答:第一次远行是去哪里?为什么出发?



我第一次远行去的地方是上海,出发原因去见在外地打工的父母。

父母的工作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是在工地上干活,由于90年代,四川重庆贵州这边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所以我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也是这个外地打工的一份子。他们就去了上海,他们一去就是9年的时候,期间我和父母见面的次数没有超过2此。但是由于我的父母必须那个时候需要赚钱,所以去了上海那个地方去打工。



远行上海

我第一次出行的时候,是我的幺爸一起去的上海,当时我记得是夏天,那个时候正好我幺爸也要去那边上班,所以就带着我一起前面上海。那是我第一次出行,我记得那个时候是我15岁,也是就2006年,我们是乘火车从重庆北站出发前往上海,那个时候重庆北站还很简单,没有分为现在的南广场和北广场。这一次出行我经历是难过和新奇的。坐火车做了3天2夜,这是我到现在为止坐过最长时间的火车,由于家里经济也不是很好,所以我和我幺爸出行都是坐的硬座,我们睡觉都是在地上睡觉。那个时候的人们也不怎么讲究,大家也都不嫌弃脏,到了上海是真的觉得自己来到了大城市,因为我这次出行不仅出了我们村,也去了重庆。重庆也是我第一次出行。



回忆那段旅程

现在想来,我们90后这代真的是承上启下的一个时代,但是也是最为孤单的一个时代,因为一般家里都是一个子女,再加上父母外出,基本上都是一个孤单的童年。现在想来,这次出行,也是我人生中一次美好的回忆。

最后希望90后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可以有更好的生活,为此我们坚信不疑。


一分小气君


第一次旅行还在12年下半年,当时5天时间选择了3个城市,扬州、镇江、上海,那次是独自出行,不过那一趟旅行并不完美,因为是第一次,也没啥经验。

那是智能手机才刚普及,我当时用的还是按键手机,所以也不知道电子地图这回事二,每到一个地方除了去那么两三个景点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漫无目的地走啊走。

除了镇江感觉还不错,在扬州和上海玩得却是非常疲惫,不是说镇江比扬州和上海好,而是在镇江玩得非常轻松,因为就是沿着长江一带京口三山来玩的,也没有迷路。

当时先去的扬州,因为有个朋友在,不过朋友业务太繁忙,没时间带我,在扬州的唯一一天,朋友天还没亮就出差去了,我只能自己走,因为天气不好没去瘦西湖,就去了东关街那转了转,然后去瓜洲坐轮渡去镇江。

镇江玩了一天,除了京山没去,北固山西津渡焦山都去了,当时北固山在装修没看到啥,那个焦山还不错,还可以坐坐船,登万佛塔,然后次日去了上海。

去上海是为了看海,现在想想真是傻的可以,为了去看海从莘庄到奉贤,来回坐了4个小时的公交,结果到了海边看到的海是黑油油的一片,大失所望,然后次日就去了东方明珠、外滩、城隍庙这些地方。

第一次旅行没啥经验,漫无目的,也没做攻略,不知道地方都是问路,问路还经常不被搭理,所以后来有了电子地图就方便多了,出门也会提前做好攻略。


釘頭槌


第一次的话应该是海南吧。那时候我有点自闭症。因为初中的时候我是校园暴力受害者之一。一直到大学才好转。

第一次去海南是高中时候给我父亲拽着去的,那也是第一次见到海 才发现海是那么的宽广,天是那么的蓝。也是那时候感觉到了希望。因为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没有看到。我却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家里虚度时光,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喜欢上旅游。旅游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很多


叶归虞


我第一次远行是从广东深圳去广西桂林,5个年轻人来了一次随心说走就走的远行,85年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当时坐飞机还要提供单位证明,飞桂林还要跑到广州。乘的是小型飞机,机票49元,共飞行了45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桂林

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想去长长见识,当时的桂林,没有高楼大厦,街道两边种满了桂花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味,街上干净整洁行人不多,游玩时主要靠双脚去丈量了,上叠彩山、逛芦笛岩、远观近摸象鼻山、游漓江时还看到电影里刘三姐抛给阿牛哥的绣珠仍高高的挂在山洞上哦……

当时年轻人什么都好奇,吃饭时看到桌上瓶瓶罐罐的调料,个个都拿来闻闻,其中一个小伙子在研究时不小心辣椒粉跑到鼻孔里了,看到既痛苦又搞笑的场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年轻真好充满活力和激情,第一次的远行让我终生难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