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的一本书:征服黑人的是白人身上带的病菌

为了新几内亚人耶利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写了一本书。

这个问题也许是无数殖民地人民都曾思索过的。直到200多年前,耶利的族人们还都生活在“石器时代”,直到白人抵达这里,带来了现代文明生产的一切。“为什么是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几内亚来?”耶利问,“而我们黑人却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

戴蒙德被问得张口结舌。这位熟悉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语言学以及历史的异域学者转头一想:是啊,哪个大陆的文明都有灿烂的,为啥偏不是印第安人或非洲人跑出去,杀害、征服或消灭欧洲人呢?

经过25年的思索后,戴蒙德给出了一个乍一看很奇怪的答案:《枪炮、病菌与钢铁》。

枪炮好理解,而“病菌”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病菌也有自己的世界地图。它们在自已的世界里交流、演化,附着在其他生物的身体上朝着远方旅行……这种旅行最极端的一种体现是于15世纪末哥伦布带领欧洲人登陆美洲大陆之后,大量的病毒跟着船员们一块儿“发现”了“新大陆”。

1519年,带着600名西班牙勇土,埃尔南·科尔特斯在墨西哥海岸登陆,准备去征服人口数百万的阿兹特克帝国。第一次,科尔特斯被打了回去。但当他第二年卷土重来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天花开始流传,比任何武器都迅猛地夺去阿兹特克人的性命,战事未完,当地人已经死了近半,而这种病毒竟然完全杀不到远道而来的白人。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北美:在哥伦布到来后的200年内,印第安人大约减少了95%。

直到最近20来年,美国的科学家们才意识到,密西西比河河谷的许多大土堆,曾经是印第安人的城镇,它们直到哥伦布登陆美洲的时候还是一片兴旺的景象。当地人的消失,始于1492年欧洲人开始对密西西比河一带进行勘测。

欧洲人给当地带来过什么?现代的人类学家能列出一张清单: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黄热病、肺结核……尽管有那么多疾病从欧洲传播到了美洲,美洲却并没有演化出什么足以震慑欧洲人的流行病。

一个很好理解的理由是,很多病菌都是通过动物感染到人类的(如艾滋病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在欧亚大陆,人们有着长久与家畜接触、共居的历史,我们喝牛羊的奶,偶尔吃没烧熟的猪肉,亲昵地拥抱猫猫狗狗,收集鸡鸭的粪便用来当肥料。在这个过程当中(农业文明开始发展后的一万年里),天花、流感、百日咳等疾病都已经畅快地开始了它们的欧亚大陆冒险之旅。

对病菌而言,人口密集、交流频繁的欧亚大陆,简直是片天堂。一些病菌出师不利,虽曾喧嚣一时,但在现代医学发展到足以识别它们之前就销声匿迹了;另一些病菌则与人类多次过招,在大片杀死对方的同时,稳稳地扎根此地,顺便把幸存者的免疫力给锻炼了出来。所以,西班牙人登陆美洲之际,呈现出了一种几乎是“百病不侵”的面貌。

他们所面对的美洲,整片大陆上共计5种被人类驯化的动物:狗,安第斯山脉地区的羊驼和豚鼠,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火鸡,南美的美洲家鸭。这些动物甚至都没机会与当地人一块儿亲密演化出一种流行病去回击外来人。比起欧亚大陆上远途而来的同类,当地的病菌严重缺乏旅行经验,从未经受过历史的考验,简直弱爆了。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欧亚大陆上的病菌得以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在美洲长驱直入,绊倒成片对它们毫无免疫力的土著。这场病菌的大规模旅行,影响延伸至今。死于病菌的土著们,要比倒在枪炮面前的同胞们多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