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月薪7698元,2020年教師工資將不按績效工資發放?

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非私營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統計,2018年教育行業平均年收入達92383元。這個收入水平是多少?如果換算成一個月的工資,公共教師的平均工資大約是7698元。

教師月薪7698元,2020年教師工資將不按績效工資發放?


國家統計局在發佈2018年教育行業平均收入時,也發佈了自己的統計解釋。利用這一指標,我們幾乎可以理解為什麼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教師平均工資與事實相差甚遠。根本原因是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這個總數不是每個教師實際工資的平均數,而是國家對所有教師的財政投資的平均數。換句話說,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平均工資是應付工資,而不是基層教師實際收到的工資。所以肯定有很大的差距。

應付工資和實際工資有什麼區別?

在你支付的工資,社會保險,政府支付給你,你也有住房公積金,錢,國家在你這裡有一個帳戶,但如果你不買房子,你通常不會得到它,所以你覺得它不是你的錢。此外,一些收入超過5000元的工人階級必須納稅,這些稅通常從他們的工資中扣除。另外,國家在你的健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方面的投資也會被算作你的工資。因此,應付工資與實際工資之間可能有180萬的差距。

教師月薪7698元,2020年教師工資將不按績效工資發放?


不同教育體系之間的平均工資差距

教育系統中教師的平均工資和統計水平不僅包括中小學教師,還包括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一般來說,小學老師掙得最少,大學老師掙得最多。面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教師平均工資,大多數高校教師群體都能達到標準,但總體而言,小學教師會覺得實際工資與平均工資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可以扣除。這是因為小學教師的工資最低。當然,在抽樣調查中,一般情況是最有可能的。

教師月薪7698元,2020年教師工資將不按績效工資發放?

到2022年,教師工資或將從目前的績效工資模式改革。到2022年,教師工資將從現行的績效工資模式改革為績效工資制度,鼓勵優秀教師實現相應的福利。

目前,教師績效工資通常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基本的教學評價可以得到績效工資百分之七十,其餘是用來鼓勵傑出的教師和學校領導補貼,簡而言之,以前的績效工資=羊毛羊,這評價將會出現一個情況,許多人似乎並不增加工資,很多基層教師是絕對不公平的,因此,為了提高教師的積極性,績效改革是合理的。

1.工資主要基於服務年限,不再青睞專業頭銜;

2.支付性能;

3.對邊遠地區和鄉鎮的教師進行補貼。

教育部提出了三項大幅度提高教師工資的措施。大多數老師希望加薪是合理的要求,是最接近現實生活的夢想。

大家認為怎麼樣呢?期待下方評論區說出您的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