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唐之始時,授人以口分、世業田,而取之以租、庸、調之法,其用之也有節。”這是李淵君臣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制定的著名的《租庸調法》。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按照規定,唐朝分給十八歲以上男丁一百畝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老百姓種了皇上的田地,就要交田租。唐朝的田租,那是相當的低,還要每年服20天徭役,那也是是相當的低,唐朝的《租庸調法》可謂是中國稅收史上的一股清流,是輕徭薄賦的典範。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這個制度前期是好的,國家也開始休養生息,國力有所增強。但是到了李世民的時候,也出現了許多的弊端,那就是國家的賦稅太少,沒有了財政收入。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有大臣建議李世民增加租庸調,以彌補朝廷的入不敷出。李世民語:“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怎麼辦呢?李世民認為增租這條路行不通,所以就想著增加國家的人口,人多了,交的租就多了。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唐朝初年的時候,老百姓生一個孩子就能分四十畝田地,孩子四歲之前為“小”,可以免租庸調,換句話說就是生了孩子有田分,還四年不要交稅。等孩子到了十八歲,就是“丁”,就可以分一百畝田。可以這麼說,在唐朝初年,要致富,多生孩子是好路。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可是因為戰亂,女性人口大為減少。女性在戰爭中被當成資源搶來搶去,導致女性死亡率非常高,甚至超過了男性。女性少就導致了一大部分男人娶不到老婆,就沒辦法生孩子,這就成了李世民增加人口的一大障礙。那麼要怎麼做呢?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李世民將3000名宮女放出宮中,讓她們自由婚配。而且還下令,不讓有錢有勢的男人多吃多佔。古代的中國,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李世民號召天下有錢有勢的男人不要多佔女人,他不動他們的妻妾,要求他們以合理的價錢把通房丫頭賣給窮人當老婆。李世民為了給天下垂範,藉口天下大旱求雨祈福,親自給一批被父母賣身為通房丫頭贖身。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放出宮的宮女們知道了這個消息後也是十分的開心,與其在宮中孤獨到老,還不如在外面過的安穩。而被贖身的通房丫頭更是感激涕零,誰不願意安穩的嫁為人妻?相夫教子呢?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根據《資治通鑑》和《通典》的記載,李世民的努力十分有效果,唐朝人口在貞觀年間迅速增長,到了李治的時候,人口已經達到370多萬戶。由於歲入人口基數的增加,已經不用為朝廷歲入不足以抵消歲支犯愁了,財政收入問題解決了。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


李世民為何把宮女都放出宮?為何讓三千美女改嫁?為的是減輕賦稅徭役,為的是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