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派觀點」詩歌的散文化或口語化是現代詩歌的一根鎖鏈。


「中國新派觀點」詩歌的散文化或口語化是現代詩歌的一根鎖鏈。

詩歌的散文化或口語化(專門用來調侃的作品除外),是制約現代詩歌走向輝煌的一根鎖鏈。


一段時間以來,全網皆詩人,滿屏皆詩歌。我們留意到,寫古詩的特別多,除了一些意蘊渾然的作品,有些就是打油詩,順口溜。

現代詩歌更是慘不忍睹,雖然寫的人沒有寫古詩的多,但是詩歌的散文化,口語化嚴重製約了現代詩歌的發展與前行。

當然,詩歌也是與時俱進的,也有時代的烙印,有其脫胎換骨或嶄新的形象。但是詩歌具有的幾個基本要素不能缺失,否則影響詩歌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新派觀點」詩歌的散文化或口語化是現代詩歌的一根鎖鏈。

作為現代詩歌,意象與意境,物象與情緒,語言與節奏;除此之外,詩歌的美感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了意象,就等於口水詩,大白話。沒有了物象與情緒,詩歌就成了空中樓閣,成為沒有感情的軀殼。沒有了語言的凝鍊與節奏跳躍感,詩歌就成了流水賬,成了分行的文字。

如果沒有了以上要素,詩歌如何完成託物言志,寓情於景?

如果以上都沒有了,作品就是白開水一杯,成了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充其量成了一篇散文。

「中國新派觀點」詩歌的散文化或口語化是現代詩歌的一根鎖鏈。


我國清末新興啟蒙思想家嚴復出“信”“達”“雅”的翻譯境界。

他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

“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

這種翻譯的理念,追求信達雅,即有據可依、行文通暢、意境優美。

詩歌的創作可以借鑑信達雅三點。

信,一首好的詩歌都是來源於生活,是詩人有感而發,絕不是憑空捏造,這就是詩歌中的境。

達,一首好的詩歌一定是語言凝鍊,意象深邃,傳情達意有度的作品,這就是詩歌中的意。

雅,一首好的詩歌,一定是意境優美或深遠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的完美統一(其實詩歌的押韻也應該包含其中)。這就是意與境的完美融合。

「中國新派觀點」詩歌的散文化或口語化是現代詩歌的一根鎖鏈。

作品賞析

相思

我在夜裡想你

想你的呼吸

你在我的夢裡進出不停

只有在風雨的夜晚

你才會想起

我在不停地想你


這首作品的信,雅,都不錯,但是沒有達,意境不夠深邃。雖然抒情淋漓盡致,情感飽滿,卻缺乏意象的靈動,節奏的跳躍,沒有了留白與想象空間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似乎這種語言表達網絡上很多類似的作品,這就缺乏了新意。如果作為通俗歌曲的歌詞就非常棒。



「中國新派觀點」詩歌的散文化或口語化是現代詩歌的一根鎖鏈。


我不是詩人

-

春天理應是個明媚的季節,

空巷的夾縫裡,蕭瑟著幾許涼意的苔痕,

那是久蓄於一種恐懼的生存。

沉默的生命,

其實,渴望輕鬆與寧靜的安然。

-

太陽從斑駁的牆頂上升,

從窗外灑進來,

是春天的味道越來越濃,

我目睹著蔥綠將捆綁的繩索開墾。

銅錢草向陽光處延伸,

有力的靈魂,

充滿奇蹟地興奮。

-

草木也有本性,沒有愛恨,

一直陪我與快樂並存。

依著草木執筆,我傾注這後半生,

翻過煙雨紅塵,

素箋輕挽著情意深深。

-

這首作品中充分抒發了作者自身的真情實感,其中的物象“苔痕”“太陽”“銅錢草”等鮮活靈動,每一個都具有獨特的寓意,這種寓意在詩人的內心與外部物象之間形成一種共鳴,甚至留下了空間想象的審美情趣,不但良好地傳達了詩人的內心世界,抒發了情感,更能打動人心,引起共鳴。究其原因,她在達(語言表達能力)與雅(意境的構築與詩歌的審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國新派觀點」詩歌的散文化或口語化是現代詩歌的一根鎖鏈。


一晃而過的故鄉

海外虞美人

應該是小時候的白

一抹鄉愁的色彩從沒更改

只有在河流中

才有偶爾溼潤的鄉思

流動,徘徊

滴落在失眠的夜裡

這首作品簡潔明快,把河流比喻成一晃而過的故鄉,可謂出奇制勝。這就是意像的陌生感,並且這種陌生感卻為一般人所熟悉,引起共鳴,惹人深思。“溼潤的相思”滴落在夜裡,這樣的意境讓人浮想聯翩。無論在信(真實的境:一條河流),達(語言表達的流暢性)還是雅(意境的營造與詩歌的美感)都是非常出色的。當然詩歌中關於色彩的運用等手法也是比較特別的手法,這在下一次探討詩歌創作手法章節再詳細說。


「作者:冷雁,別號信陵君。獨愛莊子長天,沉醉戰國雲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