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中国式教育如何?

哲人曾经说过的话


我认为的教育目标就是:让人有尊严的、有思想的活着、活下去。毕竟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非常不容易,既然来了就得有价值的存在着。

据我观察中国式教育有如下几个特征

1 中国教育城市里拼家长、小地方拼老师

城市的教育投资方式非常多样,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校区房;没有经济实力基本不行,家长实力强学生就不会差。小地方受家长素质与认知的影响,对教育的投资比较差。义务教育基本靠老师,老师负责上心,学生学习会好些。

2 家长不学习,教育外包化

很多早教、兴趣类班级很多家长就是把孩子一送,坐在外面玩手机;孩子在里面学到了什么,后续会如何发展根本不关心,因为送去了,自己就不那么焦虑了。长期下来就会出现孩子不坚持,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彼此不懂对方的局面。我的经验就是既然让孩子报了兴趣班就拿出时间和他做同学,自己可以通过别的方式与孩子产生共同语言。这样才能让兴趣教育能够走得远一些,现在普遍都是孩子被机构一哄就要学,一遇到点难度就放弃,家长作为投资者,花了不少钱,学了不少样,最后有一场空的感觉。

3 目前的教育模式与内容都是面向当下的

我觉得现在孩子学到的都是工业时代需要的学科知识,学生学的知识都是为解决当下已知问题而学习的。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未来未知的创造是培养的目标。现在孩子们要很好的掌握课本知识要拼命刷题,通过做题强化基础知识。这样做无可厚非,也是中国特色,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扎实的基础。我认为在此基础上多增加创造性的学习形态,多用信息时代IT领域的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创客精神,让知识用起来,而不是考起来。中国培养的更多是A型人才(面向当下已知知识与问题的应用解决能力的人才),未来需要的更多是X型人才(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4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点模糊

我认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适合大多数人。比如我从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类。可以说现在码农比较饱和,理科知识基础扎实、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还很缺少。所以我认为高等教育就培养高精尖,三表专科就培养高级蓝领,操作性强的工作就好了。要不就会出现高不举、低不就的就业局面。

5 巨婴式孩子的大量出现

让孩子们学习一下基本的生活技能很有必要,不能只吃外卖。家长包办太多,不能让孩子们以学习之名丧失生活的技能,这会让他们很脆弱。


睿昕老爸


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个人觉得在当下中国,可能还是这种方式合适一些。

其实任何教育形式都有弊端,很多人一谈到中国教育就觉得唯成绩论,扼杀孩子天性,其实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我记得我97年开始上小学时,那时候农村小学,天天都是语文数学语文数学,其他什么课都没有,偶尔唱唱歌,下课还很晚,好像要到5点多才下课,回家很多作业要写。现在很多家长说现在孩子压力大,以前没压力,以前没压力我觉得是因为家长没有要求啊,没有期待啊,你能学出来就学,学不出来出去打工,发展的途径很多,而现在家长都希望孩子走学习的路线,自然会造成孩子压力较大。

现在一线城市,小学生3点多就放学,三四线以及农村学校在4点多放学,作业量也没有很大(当然有些作业比较麻烦,比如做手工或查资料,其实也是为培养孩子的综合发展),像我们培训学校很多小学生作业在7点左右,晚一点八点多都能写完。周末认真写的话,周五晚上加一个半天也能写完。那么剩下那么多的时间,来干嘛?就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自己或者报各类辅导课程,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育,绘画,书法等等都是可以的。在初高中阶段的确压力是要大一些,学习任务的确是要大一些,主要是升学压力导致的,好的学校就那么多,而都想进去,自然形成了竞争,但这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了,目前没有好的替代方式,以前说过推荐制,那就势必会出现搞关系走后门,这个形式又公平吗?

此外往往和中国教育做对比的就是欧美教育,美国教育目前的确是比中国要好的,尤其是大学教育这块,别的不说,你早开展大学教育那么多年,人家比你强,也是应该的,不强才是奇怪。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反对中国家长让孩子在美国读中小学,为什么呢?一个是过于放任孩子的个性,导致吸毒、早恋等各类现象出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不加以监督和引导的话,极大可能性会走弯路,就像无论哪个时期初中男生都会喜欢古惑仔一样,觉得打架很厉害......另一个就是欧美实现的是所谓的精英教育,就是他们的精英有钱人都是把孩子送进非常好的私立学校,而这些学校很少,费用又高,而大部分学生只能进公立学校,而公立学校并不是很好。如果这类现象在中国,你觉得公平吗?现在民办学校都不允许掐尖了,其实不就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公平的学习机会吗?

总而言之,我个人的一句话,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美国如此,中国也如此,只有不断完善的制度,而作为个体,我们只能在制度之下,不断去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活出自己。


张老师聊学习


其实我们中国式教育是照搬借接苏联教育模式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是一个军事大国,有许多先进的武器,但是这背后离不开一大群优秀的科学家

苏联在二战期间不光从德国挖走了一批科学教,但是更多的科学家还是苏联自己培育出来的

在我们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急需一批人才科学家,但是国内人才缺口太大,所以国家当时提出科教兴国政策,并且组织了大批教育学家去欧美国家学习别人的教学理念,后来一致决定采用苏联的模式。


现在许多人提出我们中国式教育有问题

比如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之类的,却不注重学生的品质教育。其实这些人可以说是一些在校自身学习成绩不太好的成年人,且考虑问题不全面。但凡学习成绩稍微好点的人,都不会这么说。包括那些出国留学归来也不会说这类的话。

你去问问在国外留学的就知道了,学分不及格直接退学,绝对不会像我们国内老师,不写作业老师会催你。国外不是,如果老师催学生交作业的话,学生是有权告老师侵犯学生正常权益的。这就是那些人所说的“M主” 呵呵


我们经常说中国唯成绩作为考核标准,那么请问,学校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标准,以什么作为标准?学生的人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啊。注意,我说的是主要任务!

其实我们的教育并不是常说的“应试”教育。

比如说许多人说国内教育就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

我觉的不是这样的,讲个小故事:比如语文课,语文没有太多技巧,全靠死记硬背,但是语文考试里面是不是有造句和作文,这些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比如说数理化,也是去各种公式,无非就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

但是实话实说,我们国内相对欧美国家来说,缺乏实践课程。


贺师兄


中国式家庭教育

什么是中国式家庭教育?

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从2012年10月流行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等词中衍生出来的,用来指称中国显示存在的一些教育弊端和问题。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尊重、平等、理解与博爱,但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愿等待。

 

如果你在培养孩子某种习惯时,你需要这样做:

首先你需要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养成某种习惯;

其次,你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适应并接受某种习惯;

最后,你需要轻声细语,耐心地引导,更需要赞扬式的引导,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才会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

分享一个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神兽德育记#

事件:

要求姐姐和弟弟参与德育体验,

一人洗碗,一人擦桌子,两人轮流。

过程:

和姐弟俩,沟通,讲道理,立规矩,制定德育劳动表等。

第一天

姐姐不太愿意

弟弟抗拒,讨价还价

第二天

姐姐慢慢接受

弟弟由抗拒转为逃避

他问:是不是不吃饭,就可以不洗碗了?

我说:你吃不吃饭,都得洗碗;只要吃饭时间一过,就收饭菜,你就得饿肚子。

第三天

姐姐完全接受

弟弟慢慢接受了

吃饭前,我问姐弟俩

请问这次谁洗碗,谁擦桌子呢?

第四天

姐姐积极主动

弟弟完全接受

吃饭前,他们主动问道:

小姑,

中午我洗碗,姐姐擦桌子,

晚上姐姐洗碗,我擦桌子 ,

对不对?

 

我们需要更多时间等待孩子们成长!





糖糖学堂


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所不能实现的梦想放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对孩子定的目标太高,而且还要于别的小孩,同学相比,从而发生了许多悲剧,江西吉安一中学生不堪重负,跳楼自杀;某12岁女孩因学校作业太多,每天写到12点,压力山大,割脉自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苦了今天,赢了明天”这些有毒鸡汤正一步步的侵蚀我们,在我们对孩子的梦想和期许上推泼助澜,这些目标对我们而言,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甚至是虚幻缥缈的,但我们大多数人是无法接收我们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普通人。


在《易经》中有一个卦象叫蒙卦,说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其中说到“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意思是说消除蒙昧;能使一个人健康的成长。不是我求这孩子接受我的启蒙教育,而是他感到有需求,主动来请求我帮助他消除蒙蔽。第一次可以告诉他,如果就一个问题反复再三的询问,是对天的亵渎,同时也证明这个人是一个缺乏实践能力的人,一个少有魄力勇气去单独承担责任的人,这样就不应该再告诉他什么了。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上面,要改变自己的方法,要发掘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宽容对待,让孩子自己学,自己去实践摸索,要相信孩子自己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需要我们做哪些改变呢?

(1)激励引导,夸赞孩子的时候,有意识地侧重这些亮点,改变原来的模糊笼统的“宝贝你真棒”“宝贝真厉害”,变成“宝贝你真是太有创造力了”“宝贝你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真让我欣赏”等。

(2)场景试炼,想要提升孩子的协作能力,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带孩子多参加亲子互动,或者素质拓展;想提升孩子组织领导力,多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口才演说班等;

(3)榜样树立,从家族中寻找标杆,或者在历史社会中寻找值得学习的榜样,最好的榜样其实是父母自身,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自己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却指望孩子认真看书学习”。二者一切,都是为了去建设孩子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正的,那多半孩子的未来不会走歪。


建戈说教育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不能一概而论的。

我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做过调查和统计,所以没有数据支持,不过仅以我教学当中接触到的孩子和家长来看,大多数家长还是偏传统的教育方法,即上学+课外班,重知识学习轻核心素养,极度看重外部教育环境诸如城市、学校、老师等,却忽略培养孩子最核心的内在素质,比如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兴趣爱好、道德素质、独立能力等。

另外,现在的家长普遍分为四种情况,一部分家长通过某种渠道了解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养方式,认为应该给孩子自由,于是盲目推崇“快乐教育”,认为自己在给孩子自由但其实是在放纵孩子。一部分家长认为对孩子要严格要求,甚至不惜使用暴力使孩子屈从,他们往往孩子在这样的高压下必将成大器。还有一部分家长比较摇摆,没有自己坚定的立场,总是焦虑,于是天天盯着别人家教育孩子的方式,然后拿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另外一种家长是偏中立的,既不过于高压,也不过于放纵,他们较为理性,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论,并且能够认真的执行下去。

然后还有占比很小很小的第五种家长,他们普遍比较年轻(孩子都很小)且文化水平较高,因为能够意识到自身教育知识和经验的匮乏,于是积极的向外界寻求帮助,积极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比如阅读教育类书籍、参加教育类课程或者专家讲座,他们能够对自己学到的教育理论和知识进行理性筛选,然后应用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中,并且能够理性的分析这些教育方法的适用性,进而总结出适合自己孩子的一套方法。

我个人认为前四种家长的教育方法弊端很大,第五种家长是最理想的,然而现实是第五种家长少之又少,不过以我接触的家长来看,年龄越小的孩子的家长中第五种家长占比越高,换句话说,第五种家长的数量是在逐步增加的,相信假以时日,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会发生很大改变,中国的教育环境也会日渐好转。当然了,还有一个我们不能避免的问题始终存在,而这个问题,正是决定我们的教育环境能不能真正改变的关键。









小行家233


目前中国式教育需要改革,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不少地区还不同程度上出现“分数论”,没有好的学习成绩仍然上不了好的高中和好的大学。国家应该从学生时代起建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甚至可以从幼儿园开始,综合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结合文化水平测平,最后确定学生上高一级学校就学。


用户淮河乡音


只说结论:中国式教育是目前最适合中国的教育方式。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中国的教育只会随着时代发展越变越好,所以大家也不用过多担心。

请大家把握一点:教育中的漏洞和不足,提出来,改掉,才能让教育越变越好!


芝杰说教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6729630e68d47a7802786884cf4e9b2\

最强大脑赵老师


从大的方向上说,教育的取向必然有两种:一种是集体主义,另一种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以大多数人为服务对象的就是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国民教育),以小部分人为对象的就是精英教育。

中国教育经历过传统教育,非常强调“德育”,崇尚个人责任,这是我们民族代代相传的法宝。

中国有14亿人口,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利己主义,将是人类的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