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发生在营口的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龙究竟存不存在?一直以来都是一件非常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古代,人们都是坚信龙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到了近代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对龙是否存在持怀疑态度。现在也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引经据典,想要以此来证明龙是虚构的。但是在1934年8月发生的“营口坠龙”事件,距今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还是没能得到有用的结论,甚至连这次事件中的巨大生物究竟是何种动物都没能探索出来。

1934年,发生在营口的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1934年8月8日,在营口市距离辽河入海口10公里的芦苇荡里,人们发现了一头巨大的生物遗骸。这头巨大的生物长达十余米,和传说中的龙非常相似。头上长着两支巨大的长角,身上的鳞片犹如碗口一样大。因为当时天气炎热,而这头生物也已经死去多时,所以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尸体上已经开始腐烂生蛆了。

事实上,这头神秘生物之前就曾经出现过。在1934年的7月初,这头生物曾经出现在田庄台上游,当时这头生物还活着,人们把它称为“活龙”。并且还用苇席给它搭凉棚,挑水往它的身上浇。甚至附近寺庙的僧人,每天都来为它作法超度。后来在接连下了数日的暴雨之后,它就突然消失了。据当年目击者说,这头生物和画上的龙模样差不多,有四爪和鳞片,头上长角嘴上长须,身长大约10来米。

1934年,发生在营口的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在“坠龙”被人们发现之后,西海关的一家医院为了避免发生瘟疫,还专门派出防疫人员给这头巨大生物的尸体喷洒了消毒药水。营口伪第六警察分署也派出人手,将这头生物的尸骨分解,光是鳞片就装了两大框。然后把这些拆开的尸骨运到了南岸,在西海关前的空地上按原状摆放,任由人们参观。后来《盛京日报》上刊登的“营口坠龙”的照片,就是在这个时候拍摄的。

这头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动物?当时的人们也不敢肯定。一些前来围观的老渔民,也无法认出这头生物的来历。但是当时围观的人,基本上都认为这头巨大生物是一条龙。甚至连当时的《盛京日报》,都以“蛟类涸毙”作为标题,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现在人们能够了解到的资料,也大多数源于该篇报道。

1934年,发生在营口的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那么,“营口坠龙”事件中的生物,到底是不是龙呢?在2004年的时候,央视的《走近科学》节目对这一神秘事件进行了探索。节目组邀请了不少专家学者,他们均认为“营口坠龙”事件中的巨大生物,应该是一种水生动物。考虑到事发的地点距离入海口不远,极有可能是一头冲上沙滩的须鲸。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

虽然“营口坠龙”这一事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是在节目播出的时候还是有不少目击者在世的,而且节目也采访了这些目击者。比如肖素琴老人,她当年就和父亲在田庄台上游见过这条龙。当时这条龙还是活的,躺在地上全身呈灰白色,两只巨大的眼睛不时地眨动。在它的腹部,还能看到两个小爪子蜷缩着。而它的整个身体也是弯曲蜷缩在地上,看起来有气无力,奄奄一息。附近的村民怕它干死,都在不停的从远处挑水往它身上浇。

1934年,发生在营口的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如果根据目击者的说法,那么显然这头生物就算不是龙,也不可能是须鲸。因为当时也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亲眼目睹,如果是鲸鱼的话他们不会分辨不出来。而且重要的是,从《盛京日报》留下的照片中可以看出,这条巨大生物的骨节数是28节,而须鲸的骨节是58节,两者差距太过于巨大,而且骨骼形状也有巨大的差异。因此,许多观众对专家们把这头生物草草判定为须鲸的做法觉得不妥。

后来在2005年,央视的《探索·发现》节目,专门推出了一期《龙影遗骨》的节目。在这次的节目中,再一次的对“营口坠龙”事件进行了调查和探索,但是最终依然没能得出有用的结论,最后只能把这一事件列为未解之谜。

1934年,发生在营口的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其实,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地步,人类也已经能够遨游太空,也能够潜入万米深海,但是这个世界上依然有着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龙究竟存在不存在,目前尚没有科学的定论。也许等到人类科学达到一定程度了,最终能够破解“营口坠龙”的谜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