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但诗歌不死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

海子生命里的大部分时光,都生活在农村。“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

在西川的回忆里,19岁的海子“小个子,圆脸,大眼睛,完全是个孩子”。

后来,他写,在海子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但海子并不是一个内向的人,“他会兴高采烈地讲他小时候如何在雨天里光着屁股偷吃地里的茭白,他会发明一些稀奇古怪的口号……会告诉你老子是个瞎子,雷锋是个大好人。”

他曾写,“我期望着理解和交流。对我伸出手臂的我同样伸出手臂,因为对话是人类最美好的姿势。”

海子的美学课很受欢迎,他在课上“举例说明想象的随意性:‘你们可以想象海鸥就是上帝的游泳裤!’学生们知道他是一个诗人,要求他每次下课前用10分钟的时间朗诵自己的诗作。”

但寂寞的他在与人交流时也会受伤。有一次“他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饭馆老板可没有那种尼采式的浪漫,他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海子的出生和死亡,仅仅相隔一天。诗人的左手是阳光,右手是灰烬。赤子之心不灭,诗歌不死。(PoemsForYou)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但诗歌不死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但诗歌不死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但诗歌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