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要一个985、211的本科生,还是普通本科的研究生?

清风明月无我


我不管是“985、211本科生“还是”普通本科研究生“,什么样的员工适合公司岗位的需要,我就选择谁!

我做了十多年的人力资源,从来都是务实主义者,对学历不能说不看重,但学历更多是个敲门砖或者人才选拔的基础,但绝不能陷入唯学历论的陷阱中。

一、要根据岗位的胜任要求来选择

我以前在一家大型外贸公司做过多年的HR,当时我们公司招聘的外贸业务员基本都来自应届毕业生,并且绝大多数是硕士。

当然,这些硕士里头有一些985、211本科背景的,还有些本科就是普通院校。

但单纯招聘985或211本科生的概率比较低,为什么呢?

第一,岗位门槛性较高

我们公司所做的贸易领域不是服装这些门槛较低的产品,而是化工品、医药品这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商品“。

招聘来的业务员,需要有扎实的产品专业知识,熟悉产品特性及其工艺流程,所以一般的本科生即便985高校的都很难符合要求。

所以选择硕士也是岗位所致。

第二,业务特点所致

对于我们这样行业的外贸工作者来说,除了懂专业以外,还有具备许多综合性的素质或者技能,比如英语要很出色,然后最好懂点财务或者金融方面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际交往成熟度。

因此,本科生和硕士生对比,显然硕士生就更合适。

所以,上述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上,选择哪一类毕业生,答案是不一样的。

二、假如对学历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注重员工发展潜力的,我可能倾向于前者

如果一家公司招聘的岗位,学历对胜任的影响并不大,相反是更加注重新人发展潜力的,也许我会更考虑招聘985、211本科的毕业生。

我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985、211的毕业生学业基础更扎实

我对比过研究生里头,本科学历是211、985出身的,和那些本科不是211、985出身的人,一般来说,前者踏入职场后的发展潜力会更大。

虽然也有一些不同的案例,但从数量概率的角度来说,可能会有参考价值。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的?

我觉得这和国内的教育体制有关,毕竟我们中国的高考是一次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分水岭,能考上985或者211高校的学生,说明前面10多年的学习基础是明显好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的,这说明要么他们天资过人,要么他们努力过人。

第二,985、211毕业生的心气更高

对国内的高校来说,985或者211学校,学术氛围及周围学生的氛围是不一样的。毕业生从高考以高分进入这类学校后,他们的思想上就已经无形中培育了一种”英才“之气,他们的潜意识里会告诉自己:我是名牌大学出来的,所以我一定不能落后给别人。

其实我过去招聘过很多类似的名校毕业生,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是可以感受到这样的心气,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有很难的任务需要挑战的时候,往往会表现更加出色。

并不是一定他们天赋过人,而是这种几年的环境熏陶下来,给了他们更大的自信心。

三、如果有可能,只要有合适的毕业生,我都会考虑试用

我以前曾经在一家大型上市集团负责过校园招聘的工作。

我们那时候招聘的政策是:不只招一类学校毕业的(比如985),而是多渠道招聘生源,尽量搭配对口的生源。

比如当时我们会招一定比例985高校的,也会招一些专业学科较好的高校生源,还会给普通学校的毕业生一些机会。

因为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人才不能完全同质化,如果一个企业内部都只有一类毕业生,那么这个企业也许就失去了包容力,就错过了一些真正优秀的人才。

假如政策可以允许,并且话题所提到的两个毕业生面试笔试表现都不错,我可以都招进来试一试。

看看哪个人入职后各方面表现更好,更值得公司去培养。

而不是我只看人家的学校出身,就带着有色眼镜贬低了另外一人。

一家人力资源真正做的好的公司,更注重人才”冰山“下的特质,而不是”冰山“上面浮着的部分。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者:丁路遥知事,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职业规划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码字不容易,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帮忙点个赞,谢谢!


丁路遥知事


我是一名外企的HR,组织参加过多次校园招聘,说实话,近些年来收到的高学历简历是越来越多,其中更是有很多国外留学背景的研究生。但招聘的第一前提还是适合,用人单位更看重能力而非学历。我想从校招的层层筛选过程,回答你这个问题。

网筛简历首先是本科以上

其实对于校招来说,如果收到简历数众多,一般会系统筛选,选出本科以上学历的候选人,再进入HR的人工筛选。

所以,不管你是985、211的本科,还是普通本科的研究生,一般都会通过首次筛选的。通过首次筛选的简历,都会进入笔试环节。笔试主要在于一些专业知识的测试,外企有时也会进行英语的笔试。笔试的环节主要还在于筛选,起码要选出那些专业知识过硬、英语水平及格的候选人。

集体面试环节重在综合素质和能力

集体面试环节之前,HR一定会留意查看每一份简历的。那对于那些985的学生简历,自然会多看一眼,毕竟985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学习能力是首当其冲要看重的。但其实能进入HR眼帘的不仅仅是985,如果简历中有一些突出事件,也是能让HR记住的,例如,某某社团的团长,曾组织过的大型活动;某重大项目的志愿者,并从中的收获;某科研项目的参与者;一些知名企业的实习经历等等,甚至是某些特别突出的兴趣爱好,例如马拉松爱好者,曾参与的跑团马拉松活动等等。所以不必纠结于985或者普通院校本科,这只是吸引人的一个点,但并不是唯一的点。

集体面试环节,往往企业有很多新颖的设计,让候选人参与其中,用人主管及HR作为旁观者,观察候选人的所思所想所做,一方面看到候选人的一些价值观体现,一方面也能看到候选人的能力表现,这里不再展开,但总之,是一个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测试,学历在其中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

单独面试更是过五关斩六将

如今校招中的单独面试,也突破了以往的只是面对面的沟通,案例分析、热点事件观点分析、单独面试等等融合其中。通过集体面试的候选人,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点的,所以单独面试的环节更是过五关斩六将的感觉,突出重围是靠日常的知识能力积累,而非一张学历可以代表的。

如果说学历有些作用的话,可能是在对于两个候选人拿不定主义的时候,一个出自985,一个是普通高校,可能会选985,因为能考上985的,在大家的认识中,要么代表了学习能力,要么代表了自律,要么代表了有很好的家庭教育。而这些,都是一个人在职场中需要的底层能力或素质。

所以,不必太纠结于985还是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毕竟这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且他发挥的作用不大,真正关注的是我们的能力培养、价值观表现、知识边界,以及面向未来的能力。与其纠结于此,不如赶紧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吧!


行走的鹤妈


这个问题说一下个人看法。首先本人就是一个普通一本的学生

对于愿意要985、211的本科生,还是普通大学的研究生,说实话本人更偏向前者。原因:本科学历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学历,代表着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信息,985、211的本科生可能是打败同届99%以上的竞争者,他们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思维能力,自律能力可能都是顶级的。不是我妄自菲薄,但是能考入985、211的学生的确不是一般人。而普通本科的研究生可能更多的是专接本,或者更一般的本科生考上来的,至少在高中阶段他们是不如985、211的学生的。人都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本身就是985、211得学生考研目标会是全国前十或者本专业顶级的学府;重点本科的学生考研目标会是目标985或211的学校;至于普通本科的研究生是什么人的目标也就不言而喻了。当然这只能是说普遍情况,肯定会有个例的存在。但是比较来说,985、211的本科生可能综合能力更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单位对于第一学历的要求很高的原因!


万俟涛


如果是相亲现场,我相信很多阿姨叔叔们替儿女去相亲的时候,竖着研究生牌子的,肯定要比本科生要吃香不少。毕竟说出去,好歹也是个研究生。但是如果是博士生,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是招聘求职现场,985、211的本科生、还是普通本科的研究生,该选择谁?选择最适合的那个。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能互相看上对方的,强扭的瓜不甜。

参加一次校招双选会,就会明白“梧桐树下金凤凰的道理”

相信去过校招现场的小伙伴们,应该有深刻感受,一些重点大学的校招,基本上竞争激烈,更多的是学生选择企业,大部分企业都是玩转了各种心思,提前做好校招准备,吸引重点学校学生参加网申,知名企业更是提前预约单场招聘会进行宣讲、笔试、面试、现场签售仪式,现场可是一个人头攒动、张袂成阴。

反观,很多企业的展位现场,有的则是门可罗雀,恨不得拿着一个小喇叭到处宣传“同学们,看过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说明什么,一些985、211高校,本身资源好,不愁学生生源,同样也不愁学生就业问题。重点本科,整体校园氛围、学习风气整体来看,都会比一个三本、甚至民营的机构要强太大了。这点毋庸置疑。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也要思考,参加重点大学的校招会,尽可能的避开一些明星企业(世界五百强、行业独角兽企业),否则校招的情况也会打折扣。

总结:一些非明星企业,与其削尖脑袋,去抢一些211、985高校的明星学生,还不如更多的从一些本科院校里去挖掘一些综合素质强(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等)的学生去培养。俗话说:“家里有了梧桐树,不愁招不来金凤凰”。

社招,选什么,选性价比最合适的。

社招,学历有时候更多是一块敲门砖,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企业更多关注在岗位胜任力匹配程度上,第一学历是否一定是211、985重点本科,很多企业不一定会那么看重。

1、与其看学校,还不如看专业是否对口。

相信现在很多本科生毕业后也不一定专业对口,正如有些学校机械工程专业,全国知名,但是从就业市场来看,机械制造行业整体薪资水平,并不一定比的上IT、金融、房地产行业,很多学生基本上转行到了其他行业。

那对于一个研究生专业对口的,工作经验2年的IT男,和一个211、985高校本科,专业非对口的,工作经验2年的IT男。

如果在薪资期望水平一样的前提下,相信很多人一定会选择科班出身,专业对口,有一定经验的。毕竟对于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有一定的知识底层结构,外加一定的工作经验、实操经验的,比起一个非科班的起点要高太多了。首当其冲,肯定是选择研究生专业对口的,性价比会更高。一定是企业方烧高香,人品大爆棚,捡漏了。

2、通过流程化、结构化面试,挑选适合自己的。

对于一些专业能力强的岗位,通过笔试、结构化面试,选择技术能力好,能干活的,性价比好的。为什么选择性价比好的。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出身好的候选人,会手拿多份offer,进行企业比较,如果一味迷信学校、出身,背后溢价成本就太不值当。相反,这类人,培养好了,还不一定忠诚度高。

什么叫适合自己?就是通过结构化面试,和岗位胜任力匹配的(专业技能、项目经验等),并且认可公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管理理念,认可公司目前现状,并且看好公司未来的。简单粗暴点,就是门当户对,不高攀,不低就。

3、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局限于学历

很多时候,一些对于动手能力比较的岗位,与其招一些本科生,还不如考虑一些大专生,专业委托培养更适合。比如一些汽车工业,就有对口的职业院校,定向委培更合适。

有些大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甚至比一些来自于二本、三本院校的要强很多。

在职场中,与其说学历重要,还不如个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更为重要,这个才是未来给自己的铁饭碗。

综上,针对于校招、社招两种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盲目迷信985、211高校的学生,也不会轻易否定非重点的院校的学生。学历只是迈入工作的一个门槛,但是进入社会后,更多的还是看个人的修行,个人的职场成长,打造属于个人的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这个才是王道。

二胎宝妈@Coco宝贝1126,一边工作一边带娃,一边码字,分享职场和生活那些事,希望关注,点赞、评论、转发、感谢大家!

Coco宝贝1126


这个事情对于985/211毕业的本科生是个遮羞布,对于普本的硕士生也是一块遮羞布。

985/211的本科完全也可以考研,为什么不考?抱着自己是985/211毕业生而沾沾自喜,还瞧不起普本的硕士。可是一旦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是硕士的话,你还不是被死死的卡住,至少普本硕士能面试啊。用人单位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普本的硕士是退而求其次才来,更多情况下是要求的薪资不满意才走人的。

普本的硕士,你有本事你还可以考博啊,或者硕士也进985/211啊?拿了个普本的硕士就瞧不起985/211的本科生啦?他们高考至少考的好啊!用人单位的学历要求是硕士的话,和你竞争的还有985/211的硕士。你退而求其次,选择用人单位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你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是985/211的本科,可自己的能力和他们也差不多。

以上都是玩笑话,作为一个末流985在读博士,我也是从三本-四非一路考上来的。考研不比高考容易,考博也不比考研容易。因为所有人都在找工作,你还要为一个不知结果的事情努力,内心其实是非常慌的。对于前路的不确定也是考研考博的一大障碍。但是高考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催你努力,都在陪你认真,心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这类人考研考博,只是为了比之前的自己更优秀,从来没想过去和985/211本科生比。何必比较呢?你再努力证明你比他们优秀,你的生活不还是自己过,你声嘶力竭的争辩不还是为了得到别人的一句认同,可是得到认同之后,你就能过得更好一点?

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真的。


小白学长LittleWhite


我肯定是愿意要985/211的本科生。

我为什么愿意要985/211的本科生呢?(所有的条件都是相同的,不要给我说985/211的本科生是倒数后五名,普通本科的研究生是前几名,是学生会主席。这些不对等的条件我们后续阐述)

第一、现在的大学生太多了,挑选不过来。

2019年毕业的大学生有834万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我们就只能通过学历来做初步的筛选。985/211的本科生不一定比普通本科的就好,但是录用到优秀的概率比你录用普通本科概率大。也就是说,你面试10个985/211的本科生,有8个符合你的要求,而普通的概率可能就3个符合你的要求。

第二、研究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质量也参差不齐。

预计2020年考研人数突破300万人。这样的数字,跟多年前的大学生有的一拼了。有的人考研就是为了有一个更高的文凭,研究生期间也没有什么建树,跟大学一样颓废度过了。

第三、新人都要培训,为什么不培训一张白纸

在我招聘经验中,一些普通的研究生平时就是帮助导师做一些项目,导师的项目基本上都不是那种大型工厂所需要的。既然我要对他们进行培训,研究生在导师那里培养出来的习惯,不是我们需要的。那我们就培训白纸的大学生,能更快的适应工作需要。

所以,我不是歧视普通的研究生,我只是希望能更便捷的工作。希望你自己努力,得到在面试官前可以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我看到优秀的你,我们同样会录用你。


跟着赞哥学office


这能称之为一个问题吗?都是本科生,为什么985和211多了两个称谓?当然说明他们特殊,他们优秀,他们比普通本科生更胜一筹啊,有人愿意要差的而不要好的吗?


虽然都是本科,但差距不是一般大

截止2017年,全国共有本科院校1243所,而其中211只有112所,985则只有39所。分别占所有本科院校的9.01%和3.13%。这个数据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说,任何一个211毕业的学生,都是全国最优秀的那10%的本科生,而任何一个985的毕业生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前4%的本科毕业生。

很多所谓的本科生,其实不过是一些民办高校的本科生,可能大学四年都没怎么听过课,考试全靠补考老师画重点,说白了大学四年不学无术就出来混饭吃,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和211/985的学生比呢?


211/985就是让全中国最好的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

我国到现在还是应试教育为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考淘汰一波,高考淘汰一波,诚然能够考上本科的,哪怕是三本,也是同龄人里面的佼佼者。有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本科以上教育率人口占比仅有不足4%。即便近些年来本科不断扩招,整个中国教育水平与日俱增,90后同龄人中,最终能接收到本科教育的人数也不足20%。

中考和高考都是选拔型考试,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接受全中国最优秀的教育,为国家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如果综合中考和高考的淘汰率,那么能够考上211大学的就是同龄人中排在前1.8%的佼佼者,而能考上985大学的则是同龄人中排在前0.6%的佼佼者。


211/985大学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优秀的学生放在一起,除了因为他们分数高,更因为他们天资好,自律性强,肯努力,当然有些天才认为高考很简单,但对于一个18岁的孩子来说,大部分人不仅仅要天资好,还要付出不小的努力,才能在高考的时候考出600+甚至650+的成绩考上211/985大学,而像清北复交那样的学校,恐怕考不到680分以上是别想。


优秀的学生匹配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顶级大学除了有顶级的学习环境,还有顶级的师资,顶级的硬件,顶级的专业培养以及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各种资源。无论学习什么专业,走出校门都是炙手可热的专业对口人才,怎么可能不抢手呢?


普通大学研究生与985/211的本科生有可比性吗?

答案很可能是没有,985/211的本科生不考研很可能是不想考,而普通大学研究生考研则很有可能是没办法。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普通本科生毕业后选择其实并不多,很多人选择考研是为了推迟就业时间,拿着一份更高的学历去弥补本科学历的不足。

而985/211的应届生则不同,他们不需要用考研来弥补本科学历的不足,只要愿意,本科毕业就可以进入到非常优秀的企业工作,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上。

现在很多顶级企业在招聘研究生的时候也开始关注候选人的本科学历了,本科学历不过硬的研究生学历好也有可能被淘汰,关键的原因正是对于高考成绩和本科阶段学习的看重。

所以其实本科学历才是决定一个人学历最重要的部分。


学历不决定一切,但决定一个人的基础素质

很多人说,都9102年了还唯学历论,的确,学历不能说明一切,但好的本科学历却能说明一个人的基础素质。

一个211/985大学毕业的本科生,无论他是否读研读博,都说明他的高考成绩出色,那么也就侧面反映了他的智商、学习能力、自律性、抗压性等方面在同龄人中是佼佼者,这样的人到了企业中同样会保持自己的特点,学习能力强,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保持客观谦虚的态度,遇事可以冷静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等等。

其实企业看重的并不是学历,而是藏在学历背后的这些特质。


未泯双瞳


书读的多,不一定综合素质都好。学历只是一部分。工作经验、工作态度、为人处事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分。

用人单位会综合考量自己所招聘岗位的所有实际情况。能力与学历相比,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价值。

985、211学生的优势

985、 211这类学校都是全国比较好的学校,招生条件也比较高,所招到的学生素质、学习能力、基本功都比较好,专业知识非常扎实。而且这类学生有积极思考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他们之所以能考上重点学校,也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比较自律,做事有恒心、有毅力、有韧劲。并且和一群优秀的学生在一起,会激发自己更强的学习动力。

普通大学鱼龙混杂

985和211院校总数只占全国本科院校数目的13%,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哪所985或者211毕业的本科生,都是全国最优秀的13%的毕业生。

而普通大学的本科生,招生条件比较宽泛,学生素质也是参差不齐。985 、211的本科毕业生,不一定是不想考研,或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普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为了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不得不提高学历来提升竞争力。现在好多顶级企业在招聘研究生的时候也开始关注候选人的本科学历,如果本科学历不够过硬,就说明他们的高考成绩一般,也有可能被淘汰。

总结

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应该根据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去考量。学历固然重要,但是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风起青萍之末three


最近很多贬低研究生的帖子, 但几年前有些地方政府为吸引人才,规定全日制研究生落户、工作,享受正科级待遇!而且这个规定是以政府红头文件方式通告!红头文件没有提及985、211本科生。还有最近广州某个区规定全日制研究生和985、211本科生可以享受人才分房!具体那个区各位可以去问问!

综合以上各地政府的政策来看,应该说,普通研究生和985、211本科生在政府部门工作,待遇是不相上下的,甚至某时候,普通研究生享受的待遇还高于985、211本科生!当然也会有人举例某企业要求第一学历一定要985、211本科的,但也只能代表该企业的要求。以前新闻报道有企业规定不要清、北毕业生呢!这就能代表清、北生不行吗?


深蓝71478477


首先必须要明确,特例对于常规讨论没有意义

常规讨论是针对多数人的正常状态,比如我们从小学读书一直到大学,没有哪个班级人人都优秀,更没有哪个学校人人都差劲。那么我们简单的来一句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好不好,只能按照多数人的水平来考虑。

985的本科生和普通本科的研究生谁更好?

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因为没有人有一个绝对令人信服的数据,但是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简单的数据。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11本科的平均薪资大概和普通本科的硕士平均薪资相当,985的本科生薪资较有优势,这是市场对各类型来源的员工的认可程度。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选择问题呢?

作为企业方来说,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带来产出的员工,并且成本也要在控制范围内,简单来说就是低成本,高产出。

如果是一个211的本科生和一个双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时站在面前,我该怎么选?放心,第一步我绝对不会因为这个本科生是211的就倾向于选他,也不会因为一个研究生的身份有所优待,因为我需要的是将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尽量选择低成本高产出的员工。

如果两人能力相当,要求的工资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那我可能会倾向于节约成本,当然这个节约成本的前提是员工的能力确实满足岗位需要,而不是只关注成本忽视了质量。

如果两个人的能力相当,而且要求的薪资相当,那我们更多的是考虑招聘学历更高的,这也是正常的选择。

上面呢,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能想到的简单的选择逻辑,然后现实比这更加的残酷

对于小公司来说,每个岗位的成本可能会控制的很死,薪资上没有向上谈判的空间。但是对于很多大型的跨国集团来说,薪资的谈判空间比价大,这也反应出了一些企业在用人成本上相对还是较为富裕的,如果你的目标是那些没有谈判空间的小公司,你可能会觉得本科生去了月薪5千,就算博士去了也还是月薪5千,那学历高有什么用呢?在这个位置上确实没有。就像你是游泳冠军,把你扔到沙漠里,能体现出你的优势么?不能。所以你需要找一个能体现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那就是更大的平台。

在更大的平台上,你的薪资空间是很大的,而这时候你的学历,你的专业能力,你的沟通能力,这些都是打分的因素,如果部门领导说一句,我们需要硕士学历的,那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作为本科生的简历,可能就被一扫而过了,或者被条件自动筛选了。

如此优秀的你,如果仅仅是因为学历而错失了一次良好的机会,岂不可惜。

更加残酷的是:

其实这个岗位的工作很简单,普通大学生就可以做,但是因为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很多的硕士在找工作,那么干脆就先尝试用本科的预算来招聘硕士,万一成功了以后出去谈合作也好“展示实力”。

虽然有人会说,你硕士去做本科生的工作拿本科生的薪资是多么“没能力”,但是你没想过,对于单个人而言,如果他读研期间都没有能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么他本科毕业的时候能力会更好么?不会的。从个人来说,读研是一定会提高能力的,不过就是每个人提高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实读研与否的考虑也很简单:

你有没有条件去读研?

你将来心仪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而你只有本科,你会不会后悔自己没有去读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