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拆汽车发动机各缸的工作顺序分析,如果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前45度,分析其他气缸处于什么位置?

吕久良


哈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前两天单位工人技术竞赛,我是考官,就用这个问题,难道了一大片。这个问题对于直列三、四、五、六缸发动机来说,它们的做功间隔角是均匀的,还是非常好分析的;但是对于V型发动机来说,就非常复杂了,由于气缸夹角的不同,做功间隔角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分析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1、直列三缸发动机:做功顺序1-3-2,做功间隔角240°。当一缸处于压缩冲程上止点45°时,二缸处于排气冲程上止点前165°,三缸处于进气冲程上止点前105°。

2、直列四缸发动机:做功顺序1-3-4-2,做功间隔角180°。当一缸处于压缩冲程上止点45°时,二缸处于做功冲程上止点前135°,三缸处于进气冲程上止点前,135°,四缸处于排气冲程下止点前45°。

3、直列六缸发动机:做功顺序1-5-3-6-2-4,做功间隔角120°。当一缸处于压缩冲程上止点45°时,二缸处于排气冲程上止点前165°,三缸处于进气冲程上止点前105°,四缸处于做功冲程上止点前105°,五缸处于压缩冲程上止点前165°,六缸处于排气冲程上止点前45°。

4、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有V6、VR6、V8、V10、V12、W12等,这些类型的发动机它们的气缸夹角有15°、60°、72°、75°、90°等几种,它们的做功间隔角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比如太脱拉V10发动机,两列气缸夹角75°,做功间隔角就是在15°和75°之间反复切换,所以这种车型很难分析它们的气缸活塞位置。只有知道全部的条件才能分析。

分析气缸工作顺序是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分析时可以画出它的做功顺序图,然后在这个图上进行分析,就比较容易了。在实践中这个发动机工作顺序对于调整气门和安装分缸线时很有用,其它方面用处不大。


老侯解车


一、四缸发动机目前一般采用两种点火顺序:1

—2—4—3和1—3—4—2按题主所提一缸位置,其它缸的位置如下:



1、1—2—4—3: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前45度时,二缸处于进气下止点前45度,四缸处于排气上止点前45度,三缸处于做功下止点前45度。

2、1—3—4—2: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前45度时,三缸处于进气下止点前45度,四缸处于排气上止点前45度,二缸处于做功下止点前45度。

为保证曲轴在旋转时受力均匀,一般设计都会加大做功相邻的两个缸的距离。

二、六缸发动机多采用1—5—3—6—2—4的点火顺序:当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前45度时,五缸处于进气下止点前45度,三缸处于排气上止点前45度,六缸处于做功下止点前45度,二缸处于压缩上止点前45度,四缸处于进气下止点前45度。

其实我们只要知道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再知道发动机的点火顺序,也就是做功顺序,就能推出每个缸活塞的所处位置,如1—3—4—2,一缸在压缩上止点时,即将做功,下一个做功的就是三缸,也就说三缸比一缸晚一个行程,那压缩前干什么呢?当然就是进气了,而且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也就说当一缸处于压缩上止点前45度时,三缸就处在进气下止点前45度。不知我的表述大家能否明白😄



既然提到了上止点前多少度,我也顺便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点火提前角”的相关知识。为什么我们要提前点火呢?因为进入发动机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充分燃烧是需要时间的,尽管时间很短。在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前可燃混合气燃烧完毕,才能获得最大的爆发力,以推动活塞下行,也就是做功。当然“点火提前角”过大和过小都会对发动机造成不良影响。



1、“点火提前角”过大,混合气点燃过早,燃烧产生的推力会影响活塞上行,因为还没到上止点。这时发动机功率减小、油耗增大,严重时会产生反作用力,造成发动机反转倾向和曲轴受力扭断。“点火提前角”过大就是我们俗称的点火早了。理论上“点火提前角”标准约5—15度,当然不同的发动机也有所区别,发动机随负荷的变化“点火提前角”也会相应变化。

2、“点火提前角”过小,也会造成功率减小、油耗增大。除此以外还会造成排气管“放炮”和进气管“回火”。原因是点火太晚了,活塞下行时,可燃气还没有燃烧完毕,导致热能未能充分利用,同时造成发动机过热。


厚德前行


容易分析。四缸六缸基本都是固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