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與魯迅:常識最大的敵人是名詞豪語

疫情下英法美書店怎麼聯繫讀者 | 人像攝影師的“一天一作家”計劃 |《戴敦邦手錄紅樓夢詩詞集》出版 | ......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當代文學研究界近年來的“歷史化”趨勢,對文學批評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如何兼顧現實感與歷史感,成為考驗研究者的重要課題。在此意義上,金理的難能可貴,便在於他有足夠的學識和對歷史的敏感體察。

《文學史視野中的現代名教批判》在金理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訂而成。原博士論文題為《抗爭現代名教》,以動賓結構概括主旨,言簡意賅、指向明確,並賦予實踐的動態性;而《文學史視野中的現代名教批判》則意涵豐厚,凸顯“文學史視野”既是為了錨定主題,同時也有將“文學提供的可能性”作為最終旨歸的意圖。但無論如何,對“現代名教”的抗爭抑或批判,是金理的目的所在;圍繞“現代名教”的一系列討論,組成了架構全書的核心內容。將難以把握的現象和朦朧的體會落實到實處,是作者經過多年學術修煉而成的強項。似是而非的現代名教批判主題,經過反覆考辨追究,在金理筆下,成為從繁複境界轉而回到當下的、可供眾人清晰討論的關於思想的話題。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重返歷史與記錄時代,成為金理這些年學術工作的雙重變奏。以《以文學為志業:“80後學人”三人談》《青春夢與文學記憶》《火苗的遐想者:致我的同代人》為中心,對當下文學創作和批評的持續關注,是作者為人熟知的一面,然而金理的抱負不止於此。一個無法迴避的學術現實是,當代文學研究界近年來的“歷史化”趨勢,對文學批評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如何兼顧現實感與歷史感,成為考驗研究者的重要課題。在此意義上,金理的難能可貴,便在於他有足夠的學識和對歷史的敏感體察。借用趙園的話說,《文學史視野中的現代名教批判》是一次“艱難的選擇”,是對那些本該被珍視、今已被忘卻的思想資源的探尋。作者以名教批判作為問題意識和貫穿全書的線索,觸碰到二十世紀中頗具重返價值的研究對象。

章太炎、魯迅、胡風,對其中任意一位進行詳盡的討論,都將是件吃力的工作,遑論將之“一網打盡”。金理清楚地意識到自己面臨的挑戰。他在“遭遇思想史人物”的過程中,明白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只能“選擇研究對象的一部分言論與實踐,為我所用,來結構新的論述空間”。換言之,正是因為有了“現代名教批判”作為串聯全書的思想脈絡,金理此書便無法被歸類到業已成熟的章太炎研究、魯迅研究、胡風研究當中,反而蘊含著突破學術專業藩籬、進駐當下思想場域的可能。想要使這個“可能”不致最終落空,“現代名教批判”足以擔得起如此重任,作者對相關概念的界定,便顯得無比重要。在前兩章近百頁的篇幅中,金理花費巨大精力,從對先秦、魏晉時期名實、名教問題的討論,一直延展到對晚清民國之際名詞膨脹的思想狀況的梳理。“名教”的最初含義,指的是兩漢以來傳統政治制度和道德禮法的規範,背後又牽連著有關名實相符的哲學和語言學的根本問題。名教批判所針對的問題是,一旦“名”的世界被確立以後,便很容易被理解為真實世界本身。然而“名”與“實”並不時時等同,當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人們口耳相傳的概念,即有浮離甚至背離現實世界的危險。作者認為,現代名教是“這樣一種情形趨於極端的狀態”,原因在於二十世紀中國的現實和思想,均遭遇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西方影響。全球化時代下後發國家的現代化困境,加深了傳統名教問題解決起來的難度。在人為構造的世界圖景裡,中國並不必然“後發”,自身若蘊含足夠充分的批判性要素,克服固有問題的過程會成為不斷更新自我的契機。然而畢竟和西方“遭遇”了,船堅炮利也帶來了各式各樣的“新名詞”,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得到了現代變革。科學、民主、進化、文明……這些名詞及其背後的理念、價值,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感召力是不言而喻的。金理借用胡適的說法,指出“現代名教”的極端狀態有可能通向的是“對於抽象名詞的迷信”、“信仰名的萬能”,滿足於“文字的神力”、“紙上的學說”,從而不具備介入歷史實踐的能力。如何重新獲得介入的實踐性,是作者念茲在茲的關懷抱負。在本書中,作者啟用“破名”與“破名者”兩個概念,想要從研究對象身上,發掘內在於我們思想傳統中的潛能。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圖為章太炎、魯迅、胡風

金理讀出章太炎的“自貴其心”與生命“親證”,從魯迅那裡揭露“偽士”的面目,呼喚帶有“實感”與痛感的知識生產能力。對於胡風的“主觀戰鬥精神”,亦將其放置在“破名”的精神譜系。筆者同樣關注胡風及其衍生的文學、歷史問題,對作者做出的判斷大致同意。舉例來說,進入1949年的胡風,感知到迎面而來的新世界,雖然是他為之期待、奮鬥的未來,但仍存在著需要省思、療治的文化病症。在胡風的理解裡,有關文藝的討論乃至論爭,並不意味著權威的出現即能解決問題;圍繞以文藝為中心的理論問題,拿政治原則作為佔據思想優勢和道德制高點的後盾,而不依據文藝實際的發展歷史進行耐心、細緻的分析,對於胡風這樣以文藝事業為己任的批評家來說,基本上是不可接受的。胡風從他人的批判中所生出的憂慮是,文藝事業若只有空泛的政治原則作為指導方針,那麼革命文藝對於總的革命事業,還能起到怎樣的獨特作用?金理讚揚的是胡風力拒名教的現代品格,和他那自我掙扎過程的忠誠。在歷史的詭譎風雲裡留下鐵骨錚錚的硬漢形象,胡風當得起“第一義詩人”的美譽。不過,胡風的例子亦帶有某些令人不安的思考盲區。作者體認到“主觀戰鬥精神”這一尺度建立起來之後,“胡風幾乎是用它來辨明所有文學命題的合法性”。但作者沒能進一步深推的是,當胡風越來越強調作者的“主觀戰鬥精神”,並最終凝成一個核心的概念時,有沒有成為新的“公式主義”的危險?是否會違背了他曾經批判過的概念化、公式化?當他為作家們設置了更高的現實主義任務即“自我擴張”、“自我鬥爭”,把“與人民結合”只視為最基本的要求時,會不會因而就失去了對其他作家、批評家文藝追求的深刻剖析?胡風有他的勇氣、使命感和捍衛文學的決心,以及這份氣質、感覺和心態背後,難以覺察但又無時不在的,與歷史共悲歡、同憎愛的骨氣和驕傲。不過,這一孤絕的精神傳統,如何與更大、更為廣闊的中國思想版圖產生互動,怎樣通過合適的方式進入中國人的精神結構當中,以喚醒內在的向上超拔的衝動,這是每一位嚴肅的思考者都應時時考量的啟蒙難題。

在全書結尾處,金理總結出“破名者”及其知識生產的兩大特徵:一是與主體自身血肉合一;二為擁有以自己的生存行動踐履其精神思想的氣質。最終在“實感”的意義上,文學提供了反抗現代名教、置身現實人生的可能。作者未曾迎合當下“文學無用論”的虛無主義論述,他將曾經存在過的“戰鬥者”的文學召喚到現實語境。恰如西川所言,這是“通過解放過去而解放未來”的思考方式,試圖以知識化的途徑,喚醒從知識出發進而深入人與現實的能力。

配圖:豆瓣書影、歷史資料圖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新年文創季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80后”研究者眼中的章太炎与鲁迅:常识最大的敌人是名词豪语 | 新批评

郵發代號: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