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確權面積比二輪承包合同面積多,用向村裡交費嗎?為什麼?

天河圖騰


不用交費。禁止以任何名義向種地農民收費,土地確權只是對土地進行認定和測量併發放確權證,並不是二次承包,這些都是政府組織實施。


信手採雲剪風衣


前兩年土地在進行確權,那麼確權的面積比以前證件上的面積多出來一部分,多的需不需要交相對應的費用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是不用交費的,這個是常見的情況,在農村裡面每個地方去存都或多或少會出現的情況,有的是多有的是少,但多的佔大多數,少的呢這個佔量是極其的低。

為什麼會多出來?

對於這個問題來看為什麼會多出來,可能說出來大家不信,在農村裡面有很多荒地丟荒的土地,那分田到戶,二次承包的時候,沒有將這些土地劃分進去。

那這個時候呢,對於農村裡面的農民來說,他們是非常勤勞的,努力的去開荒。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多出來的土地是很正常的,很多地方都會有這種現象,不單只是我們這裡當地。

所以這個時候就會多出來了,那這一次確存要把這些土地全部納入進去,所以基於這種情況來看,我們覺得是非常正常的,只不過是有的地方給你去測量,並且納入到你的承包經營合同裡面。有的地方呢則不給予測量,所以這個得還得看當地實際情況了。

測量工具不同。

其實測量工具是不同的,在二輪承包的時候基本上靠的是人工測量,現在測量呢,基本上是靠的儀器測量,對於天上可以用衛星,無人機飛機去測量,地上呢,直接用相對應的激光機器去測量。

所以這個時候工具不不同,精度不同,所以對於這個土地面積多出來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這邊就有這種情況,原本是三畝多的土地,結果被他測量過後將近4畝。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們覺得使用工具不同肯定得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基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們覺得對於測量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偏差,有一些偏差的現象出現,但還是可以在接受的範圍內。

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要不要再繳費用了在我們這邊至少是不用繳納任何費用的。

以前呢,承包土地經營所需要的可能是要交糧交稅。那現在呢,已經免除農民的負稅了。所以基於這個問題來看,即使現在測量面積多出來,也不需要進行交納各種各樣的費用。

所以基於這個問題來看,我個人覺得目前來說對於這個問題是正常的現象,不必過多的去猜測和猜忌這個問題。


農人莫小道


跟農業經常打交道的人應該都清楚,在我國很多地方都存在二輪承包與實際確權畝數不一致的情況,土地確權面積與二輪承包合同面積存在出入是多數農民共同面臨的一個情況,而導致此種現象出現的原因無非就是“確權認定面積的方法不同”,比如有的按照實際測量面積確權,有的則是在二輪承包合同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進行確權。

那麼,就像問的,多出來的面積用不用向村裡面繳費?

從原則上來說,國家沒有任何的文件或者通知表明原承包戶繼續種植多餘的土地要收取農戶的租金。

但是,在全體村民代表投票表決同意的情況下,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適當收取這筆費用,且這筆資金需要用於鄉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

既然有多出的面積,那有人就會問,會不會存在少面積的情況呢?

那我告訴你,從實際的確權情況來看,基本不存在,由於測量時工具的誤差,新的測量面積幾乎都會比原有的承包面積多。這就是說,農民不用擔心確權證書上的標註面積比二輪承包合同上的少,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存在的,大多要比二輪承包合同上的多。

另外,在確權證書發放的時間上,也有兩點需要大家知曉:

第一點是確權證書的領取是不需要交任何費用的,連工本費都是由國家承擔,凡是收取工本費的情況都是違規操作;

第二點是不同地區發放證書的時間不同,一般由縣級政府決定。如果在確權過程中存在爭議,而爭議未能解決,則發證時間延後。


三農技藝


不用交費的。

首先,在土改初始,地畝劃分都是丈量,有所誤差避免不了的,土地劃撥是政策紅利,土地確權目的是保障紅利。

在人類活動不斷髮展的今天,土地會出現平整化,模塊化,相對於以前的地畝底數來說都有較大偏差,有些地區河道乾涸甚至斷流,以至被開墾開荒,被私人所有,這種情形很常見,土地確權的主體就是大田地,總體看來只要農民地不少,有些人多一些就按實數登記了,所以這是正常現象。

其次,土地承包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歸承包方所有,作為土地確權的土地所有者,到期後要回土地,確權證就是權威,一切都是以土地確權地畝數證書為準,這是國家為防止土地糾紛而制定的措施。

最後,土地確權就是為了保障農民土地用的,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不得剝奪,發生糾紛時,憑證就是證書,所以大家要收藏好確權證書,不需要管土地確權和二輪承包合同的關係,保護自己的土地權益是最重要的!土地確權證書上邊測的就是你所擁有的有效面積!


蝸牛愛吃麵


如果按照簽署的合同或協議上面的價錢與面積第一輪不用交,應為大家都認為價錢與面積的對應的。但是到了第二輪的時候實際確認以後是要交費的。應為以後如果承包到下一個人手中時他會默認土地面積就是這麼大,如果讓他在減少他會覺得不公平。

在我們村裡還是比較人性化的,村裡不會讓再一次交錢的,但是他會通知出去實際面積是多少讓別人都知道。下一個人承包時會調整價錢的。


一人住農村


這是個承包合同與實際耕種和實際確權的區別。首先一點是集體成員身份承包所在地的土地是不收費的,增或減都是這樣的。二是土地確權是受法律保護的,確權面積以確權證書為準,原承包合同服從確權證書的確權面積,所以是不應該收費的,這樣理解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