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进取分化:国字号逆势拿地,中小型遭遇现金流大考

房企进取分化:国字号逆势拿地,中小型遭遇现金流大考

近年来,房地产调控趋紧,加之疫情给房地产行业按下暂停键,越来越多的房企不得不面对资金回笼受阻、现金流承压的困境。地产老大哥郁亮也频频发声说要“活下去”,这个目标现如今尤其真实。

2月以来,房企发债呈井喷之势,各家房企都开始紧抓这一轮融资窗口期,拼命“活下去”,但并不是所有房企都能获得一样的融资待遇。资金实力雄厚的央企、国企和头部房企可以通过融资“回血”,而家底惨薄的中小房企,在这轮生死存亡的较量中愈发摇摇欲坠。

疫情“黑天鹅”再次给房企敲响警钟,现金流安全绝对是房企的第一要义。

房企进取分化:国字号逆势拿地,中小型遭遇现金流大考


01 土地市场交易火爆,但分化明显

受疫情影响,房企前两月的销售成绩普遍一片惨淡,但是土地市场却异常火爆。

2月单月,全国300城市共成交842宗住宅用地,有8宗成交金额超过40亿元,其中6宗超过50亿元。其中,绿城在北京、大连等10余个城市耗资268亿元扩储,华润7次拿地并夺得徐州东区新地王。

进入3月,世茂3.73亿元浙江摘地一宗;佳兆业24.63亿东莞摘地一宗;此外,祥生45亿杭州摘地2宗,旭辉42亿杭州、福州、南宁各摘地1宗,阳光城39亿合肥、宁波各摘地1宗,龙湖、中梁等亦有所斩获。

土地市场的频频交易,反映出非常时期下,房企纷纷寻找低位补仓从而弯道超车的良机。然而,在这场激烈的土拍角逐中,拿地狂奔的主要还是属于自身财务杠杆较为安全,现金流充足的头部房企。

数据显示,1-2月TOP3房企拿地总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9.8%,TOP50房企同比增长28%。TOP10房企1-2月拿地总额1413亿元,占TOP50企业的49.4%。

疫情之下,销售停滞,工地暂停,叠加巨大的偿债压力和刚性的支出压力,资金能否顺利周转直接决定了房企的命运。

对于头部房企,一是现金流充足,杠杆较低,短期内资金压力较小;二是受资金市场青睐,能够更快地融资以补充资金流动性。

大多数中小房企,资金链相对脆弱,资金回笼和周转压力巨大,难挨寒冬。一方面,错过返乡置业的小高峰导致,销售出现断崖式下跌,直接引发资金面趋紧;另一方面,融资较为困难,很难从新一轮的融资潮中分一杯羹。


02 短期债兴起,房企都在借新还旧

一厢土地市场上演激烈角逐,另一厢房企“找钱”的步伐也在加快,2月复工以来,房企集体上演了一波融资潮。

2月24日,美的置业发布公告称,2020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14.4亿元,票面利率4%,创下历年融资利率新低;2月25日,滨江集团发行2020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3亿元,票面利率3.24%,发行期限366天。

3月12日,世茂股份20亿元公司债券在上交所上市,票面利率3.6%;滨江集团发行2020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3亿元,票面利率3%,发行期限365天。

3月16日,万科A完成25亿元公司债券发行,利率最低3.02%;龙湖50亿元小公募住房租赁公司债券获上交所受理;绿城房地产170亿元小公募公司债券也获上交所受理。

截止2月29日,房企海外发债、信用债以及资产证券化融资金额为2713.4亿元,同比小幅减少了5.7%。从各融资渠道来看,在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工具中,只有短期融资债同比有大幅增长,并抵消了其他渠道融资下滑的影响,一定程度保障了房企在疫情期间能够偿还债务。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2月以来,房企发行的短债融资成本都较低,最低达到了4.80%,而从历史房企短债发行成本来看,超过10%的不在少数。

一方面主要在于房企发行境内债较多,成本相对境外债权融资低,从而拉低了融资成本,此外,2月发行了多笔超短融以及海外短债,期限较短,利率较低,而发行利率会随着发行期限的下降而减少。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财务持续改善、融资能力提升,从而融资成本较于此前得到改善。如佳兆业发行的1年期4亿美元债券利率6.75%,较于2018年底年发行的1年期美元债券下降了5.25个百分点。

现阶段房企通过大幅发行短期债,一是为了进一步补充现金流的流动性,二也是为了应对巨大的偿债压力。

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是房企债券到期的高峰期,95家房企年内到期债券超过5000亿元,同比上涨45%。据不完全统计,即将到来的3月份,房企到期债券总量达到330亿元以上。到7月,房企将面临超过1500亿元的到期债偿还量,压力迫在眉睫。


03 “房住不炒”未变,行业加速洗牌

疫情之下,家底惨薄的中小房企,一个个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风暴中心。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3月以来,有5家中小房企的境外美元债融资成本依旧超过10%。

3月5日,当代置业发行1.5亿美元境外债,利率为11.95%;新力发行2.8亿美元境外债,利率11.75%;8日,正商地产发行额2亿美元境外债,利率12.5%;景瑞控股分别在3月5日和9日发行规模1.8亿和1000万美元的境外债,利率高达12.75%,创下近期融资成本新高。

根据人民法院公告网发布的公告显示,2020年初至今,全国已有近百家房企进入破产程序,甚至有数日平均每天有2~3家房企被清算。其中,大多是中小型开发企业,不乏布局北上广的企业,例如2月28日被刊登破产文书的北京金丰科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欠债超过7亿元,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同样处于危机中的还有亿达中国,今年2月亿达中国成为唯一一家被境外评级调低评级的地产商。

的确如此,疫情之下,房地产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凸显。万科、碧桂园等头部房企的发债利率相对较低,数额较小,现金流较充裕。招商蛇口、金茂等央企更是有明显优势,发债利率均未超3%。而高杠杆的中小房企信用评级较低,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陷入资金紧张的局面,即使发债其利率也较高。

丁祖昱曾表示:上半年行业洗牌将加速,因此带来更多的行业并购机会。确实如此,疫情倒逼行业红利向头部房企倾斜,中小房企的命运则岌岌可危。

即使开年后央行向市场投放3万亿元,近期又再次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疫情下国家又施行了流动性宽裕政策,这对于房企而言确实属于一个重要的融资窗口期。但长期而言,房地产行业“稳”的基调不会改变,“房住不炒”、政府对房企融资政策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常言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今重要的融资窗口期虽然可以为房企提供流动性补充,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流动性风险。房企仍要保持警惕,重视疫情持续或将带来的资金链危机。

一方面,要做到保现金流。抓住当前相对宽松的融资窗口期积极发债,以长债置换短债,以低利率债置换高利率债,缓解现金流状况。另一方面,要积极促销售,抓紧回款。此外,对于资金雄厚的房企,若能把握机遇凭借资金优势及时扩充优质土储,未来实现弯道超车也未可知。


房企进取分化:国字号逆势拿地,中小型遭遇现金流大考

“高杠杆、高负债”是悬在房企头顶的两把利剑。疫情之下,两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被动提高。房企必须管控好现金流、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资本杠杆。


重压之下,房企应该如何确保现金流健康?中小房企又该如何面对未来的收并购风险?加入易居沃顿PMBA第9期【房地产投融资】课题组,与百位同学一起拨开内心迷茫与焦虑。


[1] 房地产 | 房企债券融资额上升46%,融资利率差5倍扩大. 陆债会

[2] 房企融资复苏,18天发行40笔272亿元信用债. 经济观察报

[3] 焦点 | 窗口期出现!现金流可控“玩家”暗战土地. 中国房地产报


文 | 唐高文欣 编辑 | 唐高文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