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卻不知後面兩句更經典

隨著時間的推移,年歲的增長,人人都對“昨天”眷戀不已。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當年從未珍惜過的時間,不覺已悄然流逝,再也無法尋回。現代著名學者朱自清就曾寫到:“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短短的一句話滿是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與惋惜,體現出了他《匆匆》的眷戀與迷茫。

人人皆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卻不知後面兩句更經典

而在古代,古人對時間的流逝也是感觸頗深。劉備因年歲已高卻一事無成而悲痛,留下髀肉復生的典故,大詩人李商隱更是留下一句“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滿含對時間的惋惜。古人用“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來提醒時間的飛快,更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來勸誡人們珍惜時光。不過,美好的、青春的時光終究會過去,我們根本無法挽留它一分一刻。

人人皆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卻不知後面兩句更經典

對此,80後應該深有感觸。而即便是90後,如今也正逐漸步入中年。面對這匆匆流逝的時光,也總讓人不免嘆息一句:“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不過,由於這句話過於經典,人們卻只記住了前兩句,而忽視了後面的部分,殊不知,這後面的才更經典!

人人皆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卻不知後面兩句更經典

事實上,很多人都曾將它的出處搞混,認為它是關漢卿所寫。因為在《感天動地竇娥冤》中,他就這樣寫到:“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因為其極強的影響力,人們對這兩句印象深刻。但它其實並非關漢卿所寫,而是起源於一首勸酒詩,這就是南宋詩人陳著所寫的:《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那為啥這樣一首詩會出自勸酒詩呢?我們還得從作者的背景說起。

人人皆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卻不知後面兩句更經典

陳著生於宋朝官宦世家,高祖曾在徽宗時期官至戶部尚書,不過卻因為過於廉直,惹到蔡京,最終被貶。而其祖父及父親,也沒丟了陳家的榮耀,憑藉過人的本事,他們也身居高位,紛紛坐到了尚書的位置。而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陳著也想有所作為,但卻由於其風格不被考官所喜,直到40歲才考上進士。此後,他也沒有父親及祖父的好運氣,又同高祖一般,惹到了權傾朝野的奸相賈似道,最終無奈被貶。即便自己政績如何優秀,也再無提拔的機會。

人人皆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但卻不知後面兩句更經典

一日,他在院中和朋友對飲,卻看到了院中爭相綻放的鮮花。此情此景,令被貶已至垂暮的他傷心不已,隨即即興創出:“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相逢拌酩酊,何必備芳鮮”。在詩裡,與前兩句的哀嘆不同,他在詩的後兩句告誡大家:青春只有一次,要活在當下,方能不負此生!畢竟,時間既已逝去,那便千金也難換。如再不把握現在,那才真是執迷不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