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失敗清朝為什麼不學習沙俄拒絕賠款?

甲午戰爭失敗後的馬關談判,其實是一場賭博。

甲午戰爭失敗清朝為什麼不學習沙俄拒絕賠款?


甲午戰爭失敗清朝為什麼不學習沙俄拒絕賠款?

日本的戰爭思路,不管是甲午戰爭,日俄戰爭,還是二戰時的對美戰爭,都是一個思路:加幾十倍槓桿,賭一把大的,形成對自己最有利的贏面之後,迅速找人高位接盤,套現離場。


加槓桿,搞大事都不難,難就難在如何逼人接盤,如何抽身離場。

尼瑪憑什麼人家輸了一局之後要乖乖的繳納賠款,承認戰敗,讓你套現?人家憑什麼就不能再加籌碼,跟你賭一盤更大的?你想撈點好處就走,沒門!

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想戰就戰想和就和,那我豈不是很沒面子?


所以日本的重要思路就是,想辦法逼你接盤。


如何逼你接盤?

理論上來說,就是讓你相信,如果戰爭繼續,你會承受更加慘重的損失。

實際操作上,就是利用你的內部矛盾,煽動你的內亂,讓你自顧不暇。


所以在日俄戰爭的時候,日本派出了王牌間諜明石元二郎,前往俄國極力煽動俄國少數民族和革命黨人遊行,叛亂,激化俄國內部矛盾,使俄國政府焦頭爛額。目的就是讓俄國人知道,如果日俄戰爭繼續,叛亂將會愈發不可收拾。

其實哪怕是波羅的海艦隊全軍覆滅之後,俄國仍有一戰之力。

畢竟海戰對日本是決定性的,失去了海軍,日本的兵員補給就別想再運往“滿洲”了,滿洲軍團將不戰自潰。

而對俄國來說陸戰才是決定性的,只要西伯利亞鐵路還在運行,俄國的兵員物資就能源源不斷運往遠東,如果沙皇再加籌碼,把歐洲的沙俄精銳調過來再打一場,日本未必會贏了。

但是國內叛亂烽起,斷送了俄國繼續作戰的意圖,畢竟叛亂直接威脅政權,相比之下遠東的利益就只能放一邊了。

這就是日本逼俄國接盤的方式。

但這件事情還有一個小插曲:朴茨茅斯談判的時候日本人獅子大開口,索要鉅額軍費補償,沙皇就不樂意了,直接說那還不如調集歐洲精銳過來再打一場,嚇得伊藤博文只能見好就收,放棄賠款。

可見俄國高層心裡有一杆秤。如果遠東的小損失,能挽回國內叛亂帶來的大損失,那麼他們就會接盤,如果不能,那還不如再加籌碼,賭一局。


現在,說回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比較相似,其實北洋艦隊的覆滅無關大局,真正關係到清朝能不能堅持戰爭的,是陸戰。

但是陸戰……


真是比海戰還要爛……

鴨綠江江防戰,清軍屯兵3萬,日軍2天攻克;

旅順攻防戰,清軍屯兵1萬3千,日本1天攻克;

營口攻防戰,日軍不戰而克;

……

現在教科書上只說甲午海戰,不提陸戰,只能說現在朝廷裡有清粉……

總之,再打下去,日本就要揚刀奉天,兵臨北京了……


這個時候,其實就形成了“逼你接盤”的條件。

再打下去,清朝的祖宗之地要淪陷了,北京也要被攻破了。

最重要的是,日本間諜四處散發通告,把自己偽裝成漢唐文明的繼承者,把清朝統治者說成是蠻夷異族,呼籲漢民起義,反抗清朝統治。

平心而論,宗方小太郎寫的《開誠忠告十八省之豪傑》文采還是不錯的,而且很貼合的滿漢矛盾,極具煽動性。

總之,清朝如果不停戰,統治就很危險了啊……


當然,其實日本自己也快支撐不下去了。

日本的人力和物力都是有限的,當時的日本工業建設還很不夠,鋼產量不足,主要武器需要進口,資金更加不足,全靠英美借錢。

而且隨著戰爭的進行,糧食大量供應軍隊,從1894年底開始,不少地方的農民開始暴動了。


所以,馬關談判,是一場賭博

賭的就是,誰先支撐不下去,誰還有更多的籌碼。

日本的“支撐不下去”,是在物資上,日本的物資真的缺。不過,日本如果擠一擠,還是可以再發動兩場戰役,攻打山海關,瀋陽甚至北京,不成問題。

雖然日本,從主觀上不願意推翻清朝——清朝這麼爛就應該繼續爛下去,推翻了清朝日本找誰要賠款去?

但是在軍事上,卻必須做足了姿態,並做好攻佔瀋陽和北京的準備。

正如三體裡所說,威懾的要義就在於讓敵人相信你的力量,並相信你會使用力量。

日本在這場賭博中,也是如此。

日本必須要讓清朝相信他有能力,而且真的會攻打北京和瀋陽。

這就是日本的籌碼。


而清朝的“支撐不下去”,是在政治上,清朝擔心的不是沒錢,不是沒人,而是有錢沒命花啊!

如果清朝能硬氣一點,像沙皇那樣,說一句:大不了遷都西安,調集全國精銳再打一場。那麼日本也無可奈何,最多割讓一個臺灣而已——因為臺灣孤懸海外,至於遼東半島和兩億白銀,只能捨棄。

但問題是,清朝不可能這麼做。

如果在1895年遷都西安,這就是清朝統治已經崩潰的象徵,漢地十八省很快就會群起叛亂。

如果漢地十八省群起叛亂,那麼清朝統治者將真正的死無葬身之地——他們給自己預留的退路,滿洲,已經處於日本的威脅下了。

這就是日本給清朝的雙重威脅——如果戰爭繼續下去,不但你們的統治將崩潰,連你們的屍骨,也將無處安葬!


說到底,清朝的統治天然具有不合法性,滿漢矛盾貫穿始終,很容易就被日本人利用。

說到底,清朝的統治者,始終把自己當做外來者,隨時準備著回東北老家。這點也很容易被日本人利用。

清朝,無法像一個民族主義國家一樣,把戰爭打到底。

清朝,無法把自己當真正的中國人,上下一心,來一場國戰。

清朝,甚至無法把京城遷離北京,離他們老家太遠。

如果調集全國精銳再打一場,這些軍隊……會去打日本人呢,還是直接攻打各地的滿城呢?

這和1900年完全不一樣。1900年的主要矛盾是“扶清滅洋”,而1895年的大矛盾是滿漢之隔。所以1900年可以遷都西安,1895年不可以;1900年還可以持續抵抗,1895年不可以。


這場賭博

賭的就是誰有更多的籌碼,誰能承受更大的風險。

日本還能再忍更大的風險

日本還有北京和瀋陽這兩個籌碼;

相信日本已經做了PlanB,如果清朝真的不屈服,那麼日本與其妥協,不如真的進攻北京,用四萬萬人的首富的財富來彌補軍費。

這就是日本的籌碼。


清朝呢?

清朝沒有任何籌碼可以加了。

清朝也承受不起任何的風險。

這場賭博,清朝,完敗。


所以

清朝只能選擇接盤。

還尼瑪是高位接盤。


現在,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

“如果甲午戰爭拒絕賠款會怎麼樣?”

中國的辛亥革命就會提前變成甲午革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