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测试: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提到“湿”,很多人认为,“湿气”对身体是有害的,实际上,湿气是体内一种津液过多的表现,是在人体内正常存在的。而对人体有害的“湿”,被称为“湿邪”。

中医认为,“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又将“湿邪”称为“万恶之邪”。对人体来说,“千寒易除,一湿难祛”。

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测试: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而现代人多数体内湿邪重,多是饮食不良导致的,简单说,多是“吃”出来的。

加之,春季万物萌发,体内毒素也会趁机外发,这时,身体容易表现出湿气加重的情况。

测试一下: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1,舌苔厚腻,两侧有齿痕,有时感觉嘴里有黏腻不爽,口角拉粘,甚至吐出的痰很粘稠;

2,皮肤瘙痒,出现湿疹、疼痛等不适,尤其是春季、秋季易出现;

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测试: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3,大便溏稀,粘滞不爽,冲马桶时,很难冲下去;

4,感觉疲劳、四肢无力,头脑昏沉,总是睡不够,不愿动弹;

5,女性白带增多、 外阴瘙痒,或有较严重的妇科炎症。

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提醒:3类食物尽量少吃!

1,生冷、寒凉的食物

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测试: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生冷、寒凉的食物会使体内的湿气加重,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生活中,常见生冷的食物有冰淇淋、冰镇饮料、冰镇水果等,还有一些食物属性是寒凉的,如瓜类、海鲜等,如果在不对应的季节食用这些食物,会使体内湿寒加重。

2,油炸类食物

食物经过油炸处理后,口感更佳,是很多人的最爱,但这种食物吃多了,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加重。

油炸类食物含较高的油脂,且热量也比较高,吃多了会使体内脂肪增多,从而诱发肥胖。

此外,油炸类食物吃多了,还容易上火,影响消化。

3,肉类食物

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测试: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中医认为,肉吃太多,会引发湿邪而生痰,所以有“鱼生火,肉生痰”一说。

此外,肉类食物吃太多,尤其是肥肉,会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升高,堵塞血管,或诱发血管疾病。

春季,祛湿防病,做好3件事:

1,坚持运动

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测试: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运动时,身体内血液流动会加快,各处肌肉、骨骼都会活动,这样有利于汗腺排毒,而出汗是祛湿的方法之一。

通过运动出汗,可将体内里的湿气排出来。

进入春季后,阳气升发,如果天气允许,可多做些有氧运动,达到微微出汗的目的;同时还可多晒晒太阳。

2,睡前泡脚

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测试: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中医认为,“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烫脚,丹田暖和。”

不论什么季节,在睡觉前,泡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可促使全身血液都能输送到,尤其是脚部。

泡脚时,温度在36-42℃,大约20分钟为宜,泡到微微出汗即可,可放些花椒、生姜等泡脚,利于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促使体内湿气排出。

切记,中医讲:出大汗伤阴,风走湿留;微微出汗,风湿俱去。所以,不要让自己出太多的汗。

3,艾灸祛湿

湿气多是“吃”出来的?测试:若出现5种表现,可能是湿邪加重了

通过艾灸,可达到祛湿的目的。点燃艾条分别在神阙、气海、关元穴灸5-10分钟。

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处。长期艾灸此穴,有助于培元固本、和胃理肠。

气海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长期艾灸此穴,有利于培补元气,益肾固精,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长期艾灸此穴,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