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

司马长史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乏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圣人”,更有“千古第一完人”的称号。为何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他建立湘军,扫灭了太平天国。

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清朝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节节败退,清政府对此无能为力。曾国藩临危授命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就是湘军。他严肃军纪,开创了“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先例,率领湘军攻下了清军久攻不下的天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侯的第一人,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清王朝的灭亡。

其次,他创建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开展了洋务运动。

他改革吏治,培养并举荐了李鸿章等能人进入政治核心层次。他励精图治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注入一丝活力。

他开展了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实业,创办了兵工学堂,开办工厂,并派遣优秀学子去国外留学,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再者,他是儒文化后期的核心人物,他的《家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一生奉行为政以“不耐烦”为第一要务,主张凡事要勤俭,为官不可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克制内心的私欲,压抑人性中恶的一面。正是由于自身严格的修炼,他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所以面对四次被人劝说当皇帝的情况下,他都能够严守“忠义”二字,侍主之心不变,不因独揽朝政大权而心生篡位之心。

他一生勤奋读书,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推崇儒家学说,成为孔子、朱熹之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大师。他的《曾文正公家训》等著作和一些经典语录,在当今仍非常的实用。

他治家有方,培育出一代代杰出的人物,如曾纪泽、曾广均、曾宪植等。

他在攻陷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后大肆屠戮百姓,遭到了众多人的争议,被称为“曾剃头”,但是在那个腐朽没落的封建时代,他能够内安社稷,外争国权,严守忠义而又修身律己,称得上“千古第一完人”。


悠然在人间


中国近代有一个名人,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他的家书更是在现代大行其道,充斥各大书店和网站,人们对他的人格魅力津津乐道。这个人就是曾国藩,他死后,清廷给他上了最高规格的谥号“文正”,所以也称曾文正公,这是曾国藩一生的生动总结。我们很多人都只知道曾国藩时大人物,但却不知道曾国藩也是很多大人物的偶像,例如梁启超、蒋介石、毛泽东等都非常推崇曾国藩的修养和能力。蒋介石将曾国藩视为国人之典范,毛泽东更是将曾国藩与孔子相提并论,对曾国藩的能力赞不绝口,称“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曾国藩的生平

那么曾国藩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使他能够受到后世如此高的评价呢?让我们先从曾文正公的人生履历说起吧!曾国藩(1811年-1872年),湖南长沙人,出生于普通耕读家庭,勤奋好学,道光三十八年(1838年)进士。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十几年鏖战,终于彻底战胜太平天国,几乎以一己之力为大清朝续命。曾经控制中国南方半壁江山。交出兵权后,曾国藩任直隶总督,积极为国家的富强出谋划策,并且是近代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

曾国藩的为官之道

曾国藩一生奉行节俭,以德谋官,以忠治国,礼治为先,而且能够放眼世界,在晚清政坛掀起了的一股正气之风,获得上下的认可,可以说既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国藩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他的为官准则是“俭而不贪,居官清廉”。曾国藩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他的崛起,对清王朝晚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军事贡献自不必说,没有曾国藩屡败屡战的坚韧意志、高超的谋略和指挥能力,就不可能有湘军力克太平天国的战果。此外,在他的倡议和支持下,中国建造了第一艘轮船,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军校,引进和翻译了中国近代第一批外文书籍。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曾国藩的提议和关怀下,清廷相继派出了几批公派留学生。从这批公派留学中走出了詹天佑、唐绍仪等一大批各领域的顶尖人才,为中国近代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社会建设的奠基人,为19世纪后半页清朝所谓的晚清中兴立下头功。后人也给了他至高的评价,政治上曾国藩跟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三个汉族大臣合称为“晚清中兴之四大名臣”,军事上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加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治家

曾国藩的后代普遍发展很好,而且出了许多杰出人物,比如,曾纪泽,著名外交家;曾纪鸿,著名的数学家;曾广植,著名有机化学家等等。这个与他的治家有方是分不开的。曾国藩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人前人后表里如一,也教导家人遵循做人的原则。他的治家方法受到近代和现代人们的热烈推崇,总结起来主要内容有三点:

一, 不能懒,不能傲。曾国藩本人的天赋并不高,甚至还比不上一般人。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比不过同窗,但他非常刻苦,从不懈怠。他教导家人“正所谓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如果能戒掉懒,戒掉傲,还有什么事不能做成,还有什么事不能沉着应对呢?

二,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这些词都接近大白话,并不难理解。勤奋、节俭,谦虚谨慎,对人尊敬有礼貌,要懂得宽恕别人,不要贪便宜,去掉私心,做事要专一,不三心二意,定下目标,就应该持之以恒。

三,“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这一条有点厚黑学,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生活中,如果跟整日疑神疑鬼而没有专一目标的人共事,只会空耗光英,原地踏步;而只在乎利益的人,往往只看到眼前小利,却忽略长远的大义,缺乏战略眼光,与这样的人共事一定会受牵累。

回看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和治家理念,一个修为高深的完人形象呼之欲出。虽然曾文正也有缺点,但瑕不掩瑜。他的成功在于,不仅能够在别人面前严格要求自己,也能够在一个人独处时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慎独。


哈达博士


毛主席曾经评价过曾国藩,但是这么说的:"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千古第一完人,这个帽子有点儿高,估计曾国藩配不上。单纯从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个方面来讲,曾国藩算半个"圣人"的说法,倒是也能讲得通。


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立有不世之功,死后追赠"太傅",谥号"文正",满足立功。


《曾国藩家书》等著作现在仍然是畅销书,其中确实有很多名句,以及他治家的思想都值得学习,这立言方面虽不能和孔子、王阳明相提并论,到也能算半个立言吧。


唯独这立德,实在不敢恭维。


不要看他在家书中写的那些,这反映不出一个真实的人,要看看他做了什么,曾剃头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不说九江和安庆,单说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也就是南京。

1864年7月,曾国荃部攻陷天京,顿时“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同时,湘军也再次大开杀戒,“沿街死尸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


曾国藩上报说:曾国荃率所部在南京城内“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这实际上是三天就屠杀了十余万南京居民。 有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所谓伏尸百万,除了战死者,还有大量的平民。百万这个数可能有点儿夸张,但屠城确实事实。


另外湘军亦以“大索”为名,从上到下,每一个人置备一个大竹筐,抢到钱财就往竹筐里装,而且太平天国也是有"圣库"的。抢、杀、最后再来把火一烧,干干净净,谁能查清?


最后是如何上报呢?


曾国藩上报朝廷贼赃的情况:“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顿时,朝野哗然,历朝历代攻下城池,所谓“圣库”、“国库”只存在金银多少问题,而并非有无问题,而曾国藩上报朝廷,竟说“全无货财”。


服!真的很佩服!


最后慈禧安排马新贻任两江总督,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慈禧肯定是想查一查的,但此时的湘军谁也动不了,于是有了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案"。一个堂堂两江总督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杀,凶手还当场伏法,真可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最后还是让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是没反,但谁也不敢来个"兔死狗烹"。


最后"立德、立功、立言",姑且一共算一个半吧,称得上所谓半个"圣人"。


至于千古第一完人,个人觉得王守仁倒相对比较配。


古镇的墨客


大家都说,人无完人,那么曾国藩凭什么被认为是“千古第一完人”呢? 完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自省及改正缺点。人无完人的原因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缺点。那么对于年轻时代曾国藩来说,可以说有三大缺点。 首先,他太清高了。 身在官场,从上到下都是大贪小贪,官官相护的情况,他不仅自己不贪,也不让属下贪,清朝的“公务员工资”根本无法养活一个官员,导致曾国藩自己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的同时,属下也跟着他过着贫瘠的日子。渐渐失去下属的人心。 清高的他自然也看不得这官场乱象,他的第二大缺点就是耿直,从来不懂得圆融,脑回路非常直,官场中人得罪了个遍,到哪里上任都是一堆想要报复他的人,做事非常不顺。 他就连皇帝的过错也是骂起来毫不嘴软,把皇帝气得当即让他卷铺盖回家。 第三大缺点是一个有些感慨的点,就是笨。曾国藩的笨,历史上闻名,有个故事说,他反反复复读一段文字,读到等在旁边想趁他睡觉偷东西的小偷都气得跳出来,把曾国藩读的文章背了一遍之后扬长而去。但这个缺点也是曾国藩的一大优点,他虽然笨但极其有韧性,别人花一个时辰做完的事他多花三个时辰来做,苦功夫做够,结果上从来不差。 面对人格上的另外两个缺点,晚年的曾国藩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他意识到达到为国做事的目标才是最有意义的事,而手段与过程是无所谓的。于是开始“同流合污”、网罗人才,成为了“贪官”中的一员,使得整个官场的人都把他当作自己人,做事非常便利,但是他的目的却一直很纯洁,忠于皇帝,奉献祖国,钱财从不入私囊,每一个决策都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着想。 能够把自己的缺点全部变为优点,能够把世俗当成宏志手段的人,怎么能说不是完人呢。


弹球小姐Lydia


湖南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一生都严于律己,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一生的信条,人称千古第一万人。

1、曾国藩是近代儒家文化的核心人物。

中国儒家文化重要三位历史性代表人物有孔子,有朱熹,还有一位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一生都严于律己,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一生的信条。曾国藩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就是因为他在做官为人方面都非常的完美。首先在做官方面,曾国藩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每一次升官都特别诚惶诚恐。所以慈禧太后这样疑心特别多一个人,对他十分敬重。因为曾国藩确实谦虚谨慎,慎独慎行。他对自己要求也非常严格,每天都起床特别早。他曾经说过一个家族的没落与否就看的儿孙起床早与晚。他每天早早就起床,忙于政事。在京城当官没回家一次。

2、曾国藩建立湘军击败太平天国运动。

曾国藩在军事上更是为人所敬佩。太平天国运动在成立之初就获得农民支持,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清朝的军队节节败退,毫无胜算,曾国藩另辟蹊径,建立湘军,带领军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取得了与太平天国战争最后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清朝的灭亡时间。

3、曾国藩具有世界眼光曾领导洋务运动。

曾国藩曾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倡导近代化运动的洋务运动,作为运动领袖,他具有世界眼光,兴办实业,开展诸多工厂等。

4、曾国藩善于发现和扶持人才。

曾国藩慧眼识人,经他推荐和扶持的清朝官员大多位高权重,权倾朝野。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重臣,都是靠在湘军团中的历练才成长起来。可以说曾国藩用一己之力,营造了大清后一百年的江山。

5、曾国藩经典语录让人受益无穷。

曾国藩这位一生严于律己的“圣人”留下了《曾国藩家书》等诸多著作和经典语录,这些语录在当今社会针对为人处世、事业发展和家庭和谐等各方面相当实用与受益。比如: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深圳股哥


曾国藩是晚晴一位非常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大部分学校里的历史课本都会介绍曾国藩洋务运动一些正面的评价,剩下的都是一些负面的历史故事,或者佣立晚晴腐败的政府或者是在处理天津教案时的迫于形势接受了很多屈辱条件。这些都很容易在一代人心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曾国藩不怎么样。

其实曾国藩他一生的人生经历,值得去细细了解,有很多现代人可以思考和学习的地方,即便用现在的观念来评价,他也真的很有大智慧。

流传最广的是《曾国藩家训》,千余封的家书,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思想。总之在曾国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凭借自己的意志力,刻苦勤勉不断自我完善,最终能到达什么样的高度。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励志的一生,还能当做成功学来细细研究。

读书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曾国藩小的时候比较笨,他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家里读书,有一篇文章他重复读了很多遍,可就是背不下来。夜已经很深了,他仍然在一遍一遍的读,丝毫没有要去睡觉的意思。那夜他家刚好来了一个贼人,潜伏在他书房的屋檐下,想等他读完书睡觉之后再进屋偷点什么。可是贼人在屋外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睡觉。贼人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曾国藩真的不聪颖,可是这件事也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伤害,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几经落榜终于在27岁考中进士,从此便开始了他的仕途。

组建湘军,扫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在他的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在团练湘勇期间,他严肃军纪,开辟新的军队。他率领湘军,成功歼灭的太平天国。

善于纳谏,促成第一批留学生出国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他的幕僚中有一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人容闳,他给曾国藩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

曾国藩向来就很重视和使用人才。

1864年,曾国藩在筹备建设中国近代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时,就委派容闳到美国采购机器。容闳还向他提出由官方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建议,去学习西方的文化,然后回报给朝廷。

曾国藩的大智慧多数不是他自己有多厉害,而是他善于吸收,就像是”站在巨人肩上“一样。

治家有方,育子有道

我们经常会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在曾国藩的家书可以看出,他非常有方法和心得。在曾国藩的家里也曾经发生过和邻居间的矛盾,就是因为“修墙”的事情。双方都不肯退让,闹到官府。家人写书信给曾国藩,希望他可以利用官职,和老家的官员“走后门”。可是曾国藩不但没有,反而回了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曾国藩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二是做家长的要言传身教。曾国藩说的这些,他自己就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比如他的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也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学一点。甚至会尽自己所能去支持他们。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他的儿子总是会亲自教自己的孩子们学英语、数学、音乐,还教他们练书法、写诗文、讲解经史典章。不论再忙,每日总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陪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啊。

所以,曾国藩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创建“同治中兴”的局面,开展了洋务运动。

他培养并举荐了李鸿章等能人进入政治核心层次。他励精图治,想要为清朝的现状再做一份努力。他开展了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实业,创办了兵工学堂,开办工厂,并派遣优秀学子去国外留学,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这些都为后来的国家实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那个腐朽没落的封建时代,曾国藩能够克勤克俭,保持不断读书学习的精神,察纳雅言、内安社稷,外争国权,同时严守忠义、坚定人格,可以称得上“千古第一完人”。

悦读越乐


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让毛主席都如此高评价的曾国藩究竟做出了怎样惊天动地的伟事。

当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起义军肆虐整个江南,并派出一支北伐军直捣清朝首都京城的时候,清政府发现自己拥有的旗军和绿营不堪重用,于是号令天下读书人办团练抵抗太平天国势力的蔓延,其中因为办团练日后成为剿灭太平天国主力的湘军就是曾国藩兄弟一手创建。湘军虽然在初期因为战术呆板屡战屡败,但是曾国藩没有放弃一个目标就是剿灭太平天国还天下一个太平。

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作为一方军阀的曾国藩主动提出裁撤湘军25000人,减轻国家的负担。曾国藩还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1867年江南制造局开始从仿造铁甲舰开始迈出了现代化化造舰的第一步。1875年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他极力主张争取第一批留美幼童出海看天下,并要求在美国设立留学生事务所照顾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同一年2月27日曾国藩因为疾病不能言语,再也不能为国家做贡献,3月14日又因为旧疾复发不幸去世。曾国藩为官时一刻也没有闲过,不停的在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陆弃


嘉庆十六年(1811年)十一月十一日,湖南长沙一个小乡村的平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将改变晚清甚至近代中国的人。曾家世代以务农,但也有别的门路挣钱,家境宽裕,因而对子女的教育比较重视。曾国藩家中兄弟姐妹九人,曾国藩是为长子,自幼接受祖父和父亲的教育,五岁启蒙六岁入私塾。

很多人认为曾国藩是一个笨人,曾国藩也是这样认为自己的,天生愚钝,无有慧根,一生算不得顺利,常受曲折和坎坷。就拿曾国藩科举一事来说,他十五岁参加长沙府的童子试,名列第七,之后就逐渐不行了起来,学识不足以打动考官,文章实在不咋地,这事他在回信的家书中写到过。

曾国藩考了七次秀才,第六次还没考上时已经快绝望了,不过当时得了个安慰奖“佾生”,算是半个秀才的。这事是个好事,曾国藩也这样认为,但一件事的发生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曾国藩的文章被学政发上大字报,点名直接批评其文章“文理之浅薄”。

学政是进士出身的,文化素养较高,是省部级的干部,曾国藩被如此批判侮辱,是是很要命的。换一个意志不够坚定的年轻人,恐怕这书就不读了,羞愤难当地离去了。可曾国藩没有,百折不挠,意志坚定,坚持有力一直是他的特点,在他后面的人生我们也可以发现。

曾国藩二十一岁还没中秀才,而后来同时期的璀璨军政人物,在这一年纪已经年少闻名,无人不知。梁启超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张之洞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中解元。李鸿章十八岁中秀才,二十四岁中进士。而曾国藩二十二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举人。

太平天国起义的领袖洪秀全就根本不行,科举三次没中就去造反,放下以前学的诗书礼乐、仁义道德、忠君爱国等思想。此后的人生,曾国藩逐渐顺风顺水,依附当时朝廷第一红人穆彰阿,飞黄腾达的快速升官,官越做越大,权势越来越滔天。

曾国藩的崛起,对晚清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是他安排的,中国第一所兵工学堂是他安排的,中国第一批西方书籍的印刷翻译是他安排的。可以这样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李鸿章还是曾国藩的弟子。

太平天国运动、捻军叛乱等都是曾国藩一手镇压下来的,就一招“结硬寨,打呆仗”,这也是最惹时人及后人诟病的。这招可以说谁都会,但不是谁都能像曾国藩一般做得好做得到,绝不贪功冒进,绝不轻易出兵,被太平军打得多次几欲跳河自尽,仍然坚持下来,打完这场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后世许多人赞誉曾国藩为“古今第一完人”,一是他维护坚守秩序,二是忠心为国有能力,三是家风出群身体力行。曾国藩泉下有知,知道被后人如此肯定,定会非常高兴,想着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和历史的轨迹。

参考文献:《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全集书信》


今人说古


“半个完人”曾国藩

有人写过这样一幅对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足可见其对曾国藩的高度评价。然而亦有人说,中国五千文明就出来两个半完人,一个毋庸置疑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这半个便是曾国藩。

说孔子是圣人,我们好理解。毕竟几千年的文化事实摆在那,中国几千年对儒家文化的重视,早已使孔圣人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这是无可厚非的事。 说王阳明是圣人,可能有人不解。起初老师说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也是在努力的回忆,终于,我在语文课本里回想起这个人来,好像是个读书人。大体就没什么印象了。但是为什么,他也是个圣人呢?我有些想不通。紧接着听老师讲,王阳明和曾国藩一样,都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一旦做官与他的社会理想相违背时,他便毅然放弃了他的政治理想,这就是王阳明,也是他与曾国藩的不同之处。曾国藩可以为了做官的政治理想放弃了社会理想,但是王阳明不能。

为何这样说,事情是由有来的!我们暂且不按曾国藩的生平讲起,而是寻找一个小的切入点。那就是曾国藩的立功。 曾国藩曾为了抵制太平天国运动,亲自在他的老家湖南组建了一支湘军。这支湘军所向披靡,所到之处令太平军闻风丧胆,最终以太平军不敌湘军而土崩瓦解,洪秀全以失败告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王明阳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但他并没有像曾国藩一样屠杀十万之多的民众。也有人指出曾国藩之所以不能被称为完整的圣人,其大致在此吧。曾国藩与王阳明的不同,前面已说过,虽然行为都是忠君,但王阳明并没有像曾国藩那样“愚忠”,他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但曾国藩为了做大官做稳官,无法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这是不是情有可原呢?当然,我也无法回答你。

刚刚说了立功,如今再说立德。曾国藩的德行人品自是第一流,这么说是有依据的。曾听说凡是与曾国藩打交道的人都认为与这个人相处很舒服,这便是好本事,能够让他人舒服已是不易。当然这归功于他的好脾气。但是这里说的好脾气并不是指那种奴性,像抗日片里面的汉奸面对皇军一面扇耳瓜子,一面在嘴里喊着,我不是人。亦或是拥有一种唾面自干的本事,他人骂你你还不能弄干,得等到他自干。这恐排练的早已不是一种好脾气,而是失去人格了。

曾国藩提倡的立德,当然指的不是这种好脾气,他指的是做人的修养,不要轻易生气。德行昭著,功炳千秋。作为一个人拥有好的德行,才能能有好的朋友。 再说说立言,这话说来可就长了。要知道,曾国藩小时候并不聪明。

有例为证,据说曾国藩小时候晚上在家里背书,有一小偷想去他家偷带点东西。可是曾国藩背一篇文章背了几十遍,最后那个小偷终于忍不住了,从房檐上下来,一字不漏地将曾国藩的文章背了下来,紧接着破口大骂,你个呆子,你读了几遍我都背下来了,你还有什么用。如此一番讽刺,到叫曾国藩哑口无言。不论这个故事的真假,足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的可靠性。曾国藩既然不聪明,那就只有笨鸟先飞了。这句话似乎是古今受用的。于是他发奋了。他的立言都收在曾文正公集之中。像他的许多家书都是非常有名的,我们所熟悉的怕是只有他写给他儿子的信了,但是他也给他的弟弟写过许多信,只为了以孝悌治家。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曾国藩,一个文人,一个老师,一个将领。 曾国藩并不同于普通文人,那样汲汲于富贵。但是他也热衷于做官,并使做大官。他一生的官位做的极稳,从未行差踏错。

这样就是完人了吗?我不知道。但是据考证,即使他官居两江总督,他一餐也是只吃一个菜,他的妻子也是纺纱织布,并以此为终。我倒认为他有种陶渊明的风骨,但又不同于陶公的那种恬淡自然。

这就是我眼中的曾国藩,安稳如山,治家有方,为将有能,治学不倦。有这样一个曾国藩,无怪他家出了那么的大家。这便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吧,半个圣人,曾国藩。


觉非女公子优生活


周恩来总理才是第一完人。第一,无私心,十多年的共和国总理生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革期间保护大量的无辜的人;第二,无私产,可有周总理的私人财产存世?第三,无子女,却将全国儿童视如己出;第四,无墓地,去世后骨灰撒万里海疆,愿涛声与周总理英魂常在。

问上下五千年,有谁能做到周总理这几点?真君子,美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