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井上晴树

井上晴树,1946年11月27日出生于日本琦玉县浦和市。他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偏好历史研究。1993年来大连,在书摊上发现了一本小册子——《旅顺大屠杀》,他买下了这本书。仔细阅读之后,他发现一段真实的历史被掩盖了,近两万人被一丘黄土掩埋了。

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井上晴树

井上晴树在旅顺龙引泉

说来难以置信,55岁的井上晴树在1993年之前对于日本侵略者在甲午战争中制造的旅顺大屠杀竟是一无所知。究其原因,正如作者所说:“这决不是我对历史课不热心或对历史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当时日本的教科书不仅没有记载,就连日本历史教师也根本不知道该事件。在这一点上,日本政府成功地掩盖了大屠杀。”为了弄清这段历史,他自1993年9月开始,费时两年,在尘封的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集整理出有关当年日军在旅顺野蛮屠杀以及日本当局极力掩盖事实真相的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旅顺虐杀事件》。这使本书作为一部日本作家披露一百余年前日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惨案的信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井上晴树

《旅顺大屠杀》井上晴树著

在清明节来临之前,我向大家推荐书中的几段文字,看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是怎样记录旅顺大屠杀的。

1894年11月21日傍晚,日本兵侵入旅顺口市内,震惊世界的旅顺虐杀事件在这里发生。事态从两军作战中的相互复仇,发展成对无辜民众的肆意滥杀,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惨案。第二军司令官大山严,在旅顺虐杀事件发生时没有及时制止山地师团的杀戮行为,以致虐杀持续到24日才传出有限制止的命令。事实上,屠杀行为延续到26日,此时旅顺口已经无人可杀,暴行自然终止。

日本陆军第二联队某二等兵日记,“余等进入旅顺町,看到道旁木台上的日本兵头颅,即刻怒发冲冠,见人就杀。溃散的敌兵扔下武器四处逃散,我兵追逐那些毫无目标奔跑的人群,用枪弹和刀剑杀死他们。道路上死尸累累,阻碍了正常行进。清兵躲入民家,余等不问是兵是民皆屠戮,各民家内大抵都有两三名或五六名死者,血腥气味甚恶,复仇的感觉愉快之极。”

第二联队某上等兵日记:“19日步兵第三联队在土城子与清军苦战死伤者甚多,进入旅顺时山地将军下达了诛杀命令,增加了我兵破竹之势的鏖杀勇气。市街内凡遇到青壮年悉数诛杀,各路兵士杀气腾腾、勇气勃勃。”

第二联队上等兵伊东连之助给友人的信在报纸上转载:“余等22日薄暮进入旅顺市街,街市内外死尸累累、腥风袭鼻,碧血染靴滑步难行,只能踏上清兵的尸体向前迈进。”“我十余名兵士在双台沟追击五六十清兵,将其中过半斩杀。余有生以来初次尝到杀人的感觉,最初虽感恶心难当,经过两三次就自然不畏不惧。第二回砍杀清兵之首令余永生难忘,那一刀砍去似如秋水,身首分离,头颅朝前方三尺余处抛出,一柱鲜血向天迸腾穿出……如此动魄体验余不再胆怯,其实斩首只需胆力,有了胆力斩杀功夫自在其中。”

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井上晴树

旅顺大屠杀日军杀人后摆拍场面

第二联队士兵加部东常七《日清战役从军手记》:“本联队占领黄金山炮台之后,闯入市街在各家各户搜索,昏暗中遇见清人就毫不留情砍杀。小队在街区搜索前进,忽然在民家暗处发现一敌兵,我大喝一声,此人一瞬惊呆,刺刀就深深捅进对方的胸膛,他痛苦地紧紧握住枪剑,我用力拔出刺刀,那紧握枪剑的四指被刀刃割断,身体向一侧倾斜,再补一刺便魂飞魄散。

”12月28日午后,第二联队二大队六中队的“忘年会”上,中队长大尉庄司平三郎面戴天狗面罩起舞,为在旅顺及黄金山炮台杀敌立功者庆功。第一名一等卒杀敌28名;第二名上等卒杀敌21名;第三名一等卒杀敌17名,全中队11名兵士杀死敌兵包括清国平民166名。第二联队的第八中队233名士兵中,杀死清国人15人以上者18名,杀死30人以上者2名。第三联队在宿地附近杀死清国人700余名。

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井上晴树

大屠杀后的第二天,收尸队掩埋尸体

第二军司令部法律顾问有贺长雄《日清战役国际法论》记载:“11月22日午前10时,第二军司令部开进旅顺口市街,目击到尸身遍地的悲惨光景惊愕不已。市街北入口不远处有一座‘天后宫’寺庙(出海祈求海神保佑的祭拜处),道路两侧民屋相连,户内户外到处是尸体横积在路中央,通行无法落足必须踩在尸体上面才可以通过。船坞广场向东西方向辐射的东街、中街、西街,每条街道皆尸体满地,死体总数少说有两千具之多。沿海湾向西逃亡者遭到路上的射击,海中漂浮许多被射杀者的尸体。

、、、、、、

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井上晴树

旅顺万忠墓铜牌(本文作者拍照)

2000年3月15日,井上晴树,将他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全部复印送给了旅顺万忠墓纪念馆,为我们研究旅顺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出版揭露日军旅顺大屠杀一书《旅顺虐杀事件》,1996年12月,此书获得“第二届日本和平协同新闻工作者基金奖”,并被改编成剧本在日本公演。而我们从事近代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有过这样的专著吗?我们文艺团体有过这样的公演吗?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大墙铜牌上的“四个一”应该经常读一读,我们切不可以成为——一座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城。

感谢我们旅顺人朴龙根先生将《旅顺虐杀事件》一书翻译成中文!

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作家——井上晴树

《旅顺大屠杀》的翻译者朴龙根先生(左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