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今天继续带领大家看《大宋提刑官》精彩案件。

这一集更加曲折离奇,本可以一下就明了的案子,偏偏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搅和成了一锅粥,还差点又害死了两个无辜之人。

青楼女子头饰泄天机

这天宋慈来到一处县城,大清早看到4个大汉步履匆匆的用担子担着一个女子,看着官轿还故意躲着,从露出来的女子俗的要命的发饰,宋慈马上让捕头王带人跟着这几个人,把人和赃物一并带回。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这发饰就透着一股不正经味


捕头王一脸懵,一个病妇怎么成了毛贼,还是瑛姑冰雪聪明,说大人这么说,一定错不了,你就赶紧去吧。

另一边,县衙接到报案说城东的珠宝行,昨夜价值两万两的珠宝被盗,价值万两那可是大案啊,给县令愁坏了,这案子早不犯晚不犯,偏偏赶在提刑大人来的时候犯,这不是给我上眼药吗,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县令决定先封锁消息,以后再说。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话音刚落,我们的提刑官宋大人就来到了府衙,这县令别看能力不咋的,吹嘘起自己一点不含糊,自诩公正,颇得民心,把好词都往自己脸上贴什么 “爱民如子,清明如镜,断狱如神”,宋慈看着他在这洋洋自得的样,就想笑,还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呢。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一看这要是不打断,估计能吹一天,实在受不了了,宋慈一针见血的问,县城昨晚是不是发生了盗窃案,看县令慌张的样子,宋慈接着问,好像还是数额不小的大案,听到这里,县令看了一眼师爷,想应该不是这小老头走漏的风声,难道这大人还会算命?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县令矢口否认,经自己十几年的苦心治理,这太平县民风那叫一个淳朴,可以说那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怎么可能出现这种鸡鸣狗盗之徒呢。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还吹呢

宋慈一看,你可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转眼间,捕头王就把几个早上抓的犯人带到了后衙,这几个人果然就是那个珠宝店的劫匪。

他们收买了一个青楼女子,将所盗赃物夹带在被褥之中,瞒过了守城的官兵,本想趁着早晨逃到城外分赃,没想到这时候,柴门大开,官差从天而降。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几个劫匪一看,怎么我们的计划都被说出来了呢,我不服,难道是我们团队里出了无间道,自己死也要死个明白。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一看,好吧,让你们见识一下本官的厉害。

你们的计划本没有大的纰漏,但是这个青楼女子的头饰出卖了他们,一脑袋的大粉花,直接暴露了身份,4个草莽大汉抬着一个青楼女子,一大清早出城上山,不是很奇怪吗,再一个,一个女子能有多沉,至于你们四个人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吗,你们不是太虚就是被子里有问题。还紧捂着被子,看你们这粗样也不可能是怕这女子着凉吧,说没有隐情谁也不信。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服了吧

美少妇引起杀人官司

几个犯人被关押入狱。宋慈也来到了牢房查狱 ,发现死牢竟有一位老母亲为死囚犯儿子喂饭,这位年轻人曹墨看起来瘦弱不堪,精神状态倒是还可以,因为行刑之期将至,所以老母亲每日都来看望儿子,给儿子喂饭,老人家好像对当官的非常不满,曹墨也轻描淡写的说自己杀人了,母亲说,我儿从小连个鸡都不敢杀,读了几年的圣贤书,连人都敢杀了,真是出息了,言语之间,对审判非常不满。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大人刚要离开,转头大吼一声,曹墨,你因何杀人,从实招来,这一声来的措不及防,曹墨脱口而出,我没杀人啊,一旁的县官一看,又想给我上眼药啊,赶紧严声呵斥,好你个曹墨,你见色起意,杀人证据确凿,你敢翻供,这曹墨一看,想起了在公堂上的遭受的种种酷刑,吓得直哆嗦,顿时改口否认自己翻供,下跪承认自己杀人了,确实杀人了。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看见曹墨神情恍惚的样子,宋慈心里对案子起了疑心。

衙门的师爷自从目睹了宋大人的断案手段,总觉得自己在这个小地方屈才的他,一心想要追随大人,谋求发展,这个师爷,胆小怕事,自己的老婆白天就敢在家里和别人亲热,他就是撞见了,也只敢在外面骂几声,窝囊至极。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这才是真正的奸夫淫妇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窝囊

看见家里的美貌妻子红杏出墙,不守妇道,他便认定这个曹墨一定和那个死者的妻子倩娘有染,于是每天都偷偷跟踪这个倩娘,可是发现她行踪没什么异常,只是总偷偷的去曹墨家里,还打算卖了家里的房子,不知道搞什么名堂。

反正不管她搞什么名堂,在这个猥琐的师爷眼里,她长这么漂亮,一定不是什么好女人。

宋大人重新调查案件

想到曹墨言行的前后不一致,还有哪老母亲的悲切的眼神,要说这里面没什么隐情,宋大人怎么都不会相信。

另一边的县令也是气的要命,这个曹墨竟然给自己来这么一出,自己的大好前途可不能被他这么毁了,想到这里,他赶到监牢,对曹墨一顿审问,问他是否真的要翻案,难道还要再过一遍堂,一想到上堂,曹墨就双腿发软,可见他的心理阴影有多大了,他已经对堂审失去信心了,不会再翻案了。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只想等死

县令仍然不放心,这案子犯案人供认不讳,又有血衣伪证,应该没问题,可是万一呢,这个宋大人,可不简单啊,于是他决定亲自送上此案的案卷供宋慈查阅,反正就算自己不给,他也会来取,还不如自己送上门显得坦荡荡。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发现就剩下三天,这个曹墨就要被问斩了,要抓紧时间,搜集证据,为他翻案,可翻阅验尸报告,宋大人发现,这上面就只有八个大字,皮破出血,利器所伤,如此马虎,也叫验伤,大凡破皮都会出血,检验伤口,不测量他的长短、深浅、颜色以及所伤部位,如何证明就是利器所伤呢,又怎么能作为呈堂证供呢,只有简单的八个大字,会不会太武断,太过草率呢。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不顾县令如何狡辩,宋大人决定要实地检验一下案发现场,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可实体考察还是会有所发现,县衙距离案发现场有十几里山路,这个县令走的上气不接下气,还好意思说自己当时一口气赶到案发现场,体察民情。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到了案发现场,这里四面是山,空旷的很,尸体所在之地是河流的最下游,那么这个尸体很可能是从别的地方飘过来的,这里必定不是第一现场,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报案人就是这河西村里正,当他们来到现场时,发现尸体已经被打捞上来了,在水里泡了几天了,腐败难认,还是师爷感觉这人可能是王四,当他们找来王四的妻子玉娘,玉娘掀开席子发现确实是自己的丈夫王四(这个是关键),当时跟着玉娘一起来的还有个王媒婆。这个王媒婆说了一句话,使得案件直接定了性,她说,没想到当初一句戏言就成了真。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她说,这个曹墨生性风流,因为垂涎玉娘的美色, 三天前找过她,让她给自己牵线搭桥。

将两人带到大堂审问,这个王婆说起了三天前发生在自家水果摊的故事。

经过王婆的供述和自己的一番推算,三天前的事应该是这样。

王婆在街边开了个水果摊,不光是卖水果还可以喝茶,平时倩娘就喜欢到这里买点水果,聊会儿天,这天,倩娘像往常一样,打算买几个西瓜,王婆说她丈夫出门收账没在家,去那么远,今天能回来吗,倩娘说,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丈夫答应了自己会回来给自己庆生。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同在店里的曹墨,看到美丽的倩娘,目不转睛,眼睛都快长在人家身上了,倩娘感觉的有人在看自己,就匆匆离开了。

玉娘离开以后,天就下起了大雨,这个曹墨在后面跟着玉娘,眼看着她摔倒在了泥地上,便上前扶她起来,还把自己的外衣给她披上了,还送她回了家。

随后,曹墨回到了店里,央求王媒婆给自己说媒,可王媒婆没办法,人家已经结婚了,自己也不能拆散人家夫妻俩啊,曹墨此时说出了让自己后悔终生的话,他激动的说,什么王四王八的,我杀了他。王媒婆说,给你能耐的,你杀呀,杀完了我不出三天,立马把玉娘给你送到府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那是在王四死前的前三天,曹墨刚说完杀人,三天后,王四的尸体便被人发现了,这难道是巧合可以解释的吗。说到这里,县令认为,两人已经有了充分的作案理由,那就是曹墨见色起义,打算杀人夺妻。

里正(范伟扮演)随后来到了现场,11994,他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第一个发现的尸体,磕磕巴巴的,嘴巴不利索,说自己当天在村里巡查的时候,从远处看到一个白白胖胖的东西趴在这里,以为是头死猪,走进一看是个人,赶紧就报了案,还向天发誓,自己说的都是真话,否则天打雷劈,宋慈觉得好笑,嘱咐他近日不要出远门,随时准备传唤。还意味深长的说了句,你可不是个拙嘴笨腮的草民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没错,宋大人琢磨着,这个范伟能演这么个可有可无的人吗,肯定有问题,咳咳!是这个里正说话含含糊糊,明显有意隐瞒什么,没准是贼喊捉贼,是他先杀人再杀人,动机就是谋财害命,因为王四收回来的货银不见了。

但跑出去十里路在山上杀人,然后等待尸体飘到这里再报案,这有悖于常理啊,想不明白。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大人沿着河边又走了一圈,才回到了住所。

这个师爷天天没事儿就跟踪玉娘,他一口咬定是这个曹墨和玉娘通奸杀人,两人都脱不了干系,看到玉娘总是进出曹墨家,就打算赶紧把自己这个重要发现告诉宋大人,想要邀上一功。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于是,他向宋大人讲述了自己对案情的理解,他把玉娘比作了潘金莲,行为举止风骚轻浮,眼神都能勾魂,两人在水果店里就勾勾搭搭,这个王媒婆就充当了当年的王婆,在中间给两人搭桥。这两个人趁王四不在家,就勾搭成奸,在家里给王四造了个青青草原,两人在床上说的话,那师爷说的那叫一个详细,好像他就在床底下偷听似的,其实,这些话,就是他那个风骚的老婆在家里跟奸夫说的话,他倒是现学现用,套在这上面了,真是为了邀功,什么都敢说。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按他的说法就是两人早已勾搭在了一起,曹墨为了得到玉娘,就杀了王四。

哎呀,都讲成这样了,这个师爷还生怕自己讲得不够精彩呢,宋大人说,你讲的比说书的还精彩呢,就是多了不少的添油加醋,奸夫淫妇在房里说的话,你说的最好,怎么的,挺有生活经历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不止窝囊还猥琐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挺有生活,一个有故事的人啊

师爷一看,好吧,该亮出自己的王牌了,说那天的破绽,只有自己一人看了出来,说到这,这个猥琐的小老头还美滋滋的笑了,话说当天,玉娘离得挺远就认出了死者是丈夫王四,那就只有一个解释,她知道丈夫会在这里死掉,换句话说就是她和奸夫合谋杀了丈夫。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纳闷那为什么当时县令会说,玉娘是在掀开席子之后辨认出的呢,而且,县令也没往通奸上引啊,只是说了曹墨见色起意,谋害人命。说到这里,师爷说,这是县令他妒贤嫉能,就怕自己抢了功。其实呢,一开始,县令也是判定是通奸杀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夜之间改判为曹墨杀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案卷笔录上由此记载。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可是找遍了案卷也没发现那份笔录,宋慈不用多想,也知道怎么回事,马上传本案的重要证人王媒婆,自己要亲自审问一下这个害人的老婆子。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在王媒婆这里,宋大人又听到了又一个船新(像不像渣渣辉)的版本。

王媒婆和玉娘关系交好,那天确实是没到尸体跟前,玉娘就认出了王四。宋大人说,听说这个玉娘,人长得美得很啊,听到这里,王媒婆颇有些不忿,漂亮怎么了,怎么你们男人一提到女人美色,眼神都变了,她的态度,倒是让宋大人有点意外,接着,王媒婆说起了玉娘,这个玉娘不仅人美心也善。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那天在自家水果店,曹墨确实是看到了玉娘,可只是觉得姑娘长得美,并没有什么下流举动,两人之间也没有一点互动,玉娘只是买了几个瓜就匆匆离开了,可离开不久,天就下起了雨,曹墨也跟着出了门,他倒是想跟玉娘有点肢体接触,但人家并没有给他机会。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曹墨灰心回到了水果店,想让王媒婆为自己拉一拉红线,但王媒婆说,自己不可能干那缺德事儿。王四也不是一般人,人家长了十一个脚趾头,你有吗,曹墨说,那我出一千两银子,让他离开玉娘,王媒婆说你在这玩豪门支票这一套可不好使,你出一万两人家也不能把漂亮媳妇给卖了啊,曹墨说,那我要是杀了他不就可以了,王媒婆说,给你能耐的,你要是杀了他,我不出三天就把人给你送到府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听完这一番供述,宋慈觉得这人性真是复杂啊,这个时候县令又来了,想看看这个宋慈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真以为自己是神仙,可以为曹墨翻案吗,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三人的供述各有侧重点,这个县令就着重与描述玉娘的美貌,百媚横生,男人一见就走不动道了,为曹墨杀人寻找杀人动机,而这个师爷,就是水性杨花,不守妇道的淫妇,就是想让他把玉娘绳之以法。而王媒婆因为对玉娘有所愧疚,把她卷进这个通奸罪名的案子里,所以她的描述就极力的把玉娘摘出去,把她塑造成一个冰清玉洁的品貌无双的万人。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由此可见,这三人说的都不是真正的玉娘,宋大人决定亲自去会一会这个案子旋涡中的女人。

两人发现这个玉娘果然形色匆匆,还总是回头看是否有人跟踪,玉娘来到了曹墨家里,发现曹墨母亲一脸的心事,还不让自己进屋,玉娘感觉出不对,推开屋门发现屋里竟赫然装着两口大棺材,这不明摆着自己要随着儿子一起去吗,玉娘见此情景,慌忙跪下,称自己以后就是她的女儿,以后会给她养老送终,让她安度晚年。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老太婆去意已绝,玉娘提起宋大人,也许他可以为他们翻案,可老太婆已经对衙门失去了信任,不想再让儿子受苦了,再过堂,再审问,还得打的浑身是伤,还不如死了算了。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正在这时宋大人赶到了这里,向他们言说了自己的意图,玉娘决定向宋大人描述,从发现丈夫尸体到自己被冤枉的全过程。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县令对于玉娘和曹墨,从一开始就带着有色眼镜,还未审问,在心里就已经认定了,他们就是通奸,一心想要在公堂上屈打成招,还把曹墨的胳膊打折了,但一番折腾下来,怎奈何,两人骨头太硬,怎么也不肯招认。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县令把两人放在监狱相邻的两个房间,曹墨不忍心看到玉娘因为自己受此折磨,决定自己承担瞎所有罪名,把玉娘从案子里摘出去。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玉娘虽然不赞成,但曹墨执意如此,说自己就是不承认,早晚也会被他们打死,还不如留下一个人,来帮自己孝顺自己的老母亲,说到这里,玉娘想起,当晚两人商量的时候,还听到了一个脚步声。

宋大人听到这里,又看到了屋里的两口棺材,他决定让曹墨自己提出翻案,那么他就可以重审此案了,老母亲一听有人为儿子做主,立马说儿子是被屈打成招,求大人救儿子一命。

儿子那天跟着官差来搜证物的时候,自己看到儿子被打成那个样子,心疼的要命,可哪有什么物证啊,那件血衣就是自己把手割伤,亲手做的一件物证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本案中有一个重要的疑点,一直没有完美的解释,那就是王四收回来的货银去了哪里呢,宋大人抓住了这么疑点,跟县令要求重新审理此案。

另一边,捕头王沿着河堤往上走,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那个河西村的里正,竟然去了妓院,找的就是那名早上被雇佣的青楼女子,从他们的谈话中还发现,以前这个里正就来过,而且他那次因为在妓院丢了银子,而没付钱,白嫖。听到这里,捕头王就离开了。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白嫖可耻

宋大人提审曹墨

宋大人连夜提审曹墨,可曹墨带着沉重的刑具,形色比之前还惨,整个人没有一点生气,刚带上来,县令就是一顿威胁,就不想让他翻案,没等宋大人开口,曹墨就连忙说,就是自己杀了王四,不要再审了。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大人简单看了曹墨的胳膊,看出却是遭遇酷刑所致,玉娘没有撒谎,于是宋大人,开始从他母亲开始击破他的心理防线,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找死

可案件自己还没有完全捋顺,今天也就是想看看玉娘有没有说谎,确认完了,就放回了曹墨,这给县令吓得啊,魂都快没了。

第二天,捕头王说起那天看见那个妓女,那是王四回家的路线,想会不会是杀人越货,跟前几天关进牢里的几个劫匪有关,宋慈认为这也确实是个好思路,于是连忙提审几个犯人。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说起了去年的六月初六,他们有没有见过一个木耳商人,他带着一个黄色的钱袋子,他们可有印象啊,说道钱袋子,劫匪中的三子面色一变,宋大人回到牢房,三子把裤子上的一个补丁拆掉了,那个钱袋子就是王四丢失的,几个狱友发现之后,连忙上报,宋大人一拼,果然没错,钱袋子上面还赫然两个大字“王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审问之下,这个三子想起,当天自己是在青楼偷得,而那个妓女阿香就可以给自己作证,传来阿香一问,她说确实是,就是那个王四啊,来她这找乐子,钱袋子上写着名呢。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难道真是王四逛青楼被人偷了钱袋子,捕头王又找到阿香,询问那天那个肥头大耳的嫖客,是不是经常来,阿香才想起来,那个人就是他们要找的王四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妥了,这事儿就这么圆上了,就是这个里正杀人抢钱,然后逛窑子,丢钱,再假装发现尸体,然后报案,在之后就是县官糊涂办案,把里正从这件事里摘了个干干净净。

结案

宋大人升堂问案,直接向县令抛出了几个灵魂问题,那就是本案中的种种破绽。

破绽一,都说两人通奸,证据就是从玉娘离很远就认出丈夫开始的,可是那时因为,当时他丈夫从河里打捞上来,自然是光着脚的,玉娘也正是看到了丈夫的十一个脚趾才认出他的。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破绽二,案发地与城里相差十几里山路,曹墨当时看到玉娘之后,天就下起了大雨,他就是跑得再快也来不及在当天杀死王四,而王四也肯定是死于六月初六,因为他赶着要给自己的妻子过生日,而且验尸报告上也说明了尸体在河里浸泡了三天以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破绽三,想要杀人,可曹墨连王四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如何杀人,还大声的把自己杀人的心声说给别人听,这根本就是违背常理。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破绽四,那件可以作为物证的血衣,当天是个大雨天,如果穿着这件衣服,那么血迹必定是模糊的,可是这件血衣,颜色深红,浑然一片,根本没有被水打湿过。最要命的是,这为老母亲,还亲自留下一个最大的破绽,那就是六月初六明明是盛夏,可这件衣服确实一件厚实的秋衣。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曹墨签字画押为什么要用左手,因为右手被严刑逼供,活生生的给打折了,直接残疾了,怎么还说自己注重实据,从不乱判吗。

不服是吗,还有更刺激的!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带河西村里正上堂,这个里正,看着憨厚,实则就爱贪小便宜,自己也承认这点,可这贪小便宜的小兵,这一次可是弄出了个大人命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听到大人提起人命,里正矢口否认自己犯下命案。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大人直接说出了,当天的情形。

那天,这个里正在河边发现了尸体,当时尸体是从上游飘过来的,那肯定是俯卧在水面上,当时河堤上并没有其他人,他把尸体打捞上来,发现银袋,顿起贪念,于是将银袋子藏在了河边的杂草丛中,然后才去报案。天黑之后,他挖出银袋子,天降横财,心花怒放,便去了妓院,没成想,没美多长时间,银袋子就被人偷走了,钱袋子又被三子偷走了。然后被老婆缝在了屁股上。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至此,案件所有的疑团全部解开。

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失足落水死亡,一个意外而已,却因为一位一个贪心的里正,一个贪功的县令,一个不怀好意的师爷,竟变成了奸夫淫妇,合谋害死亲夫的凶案。

人心实在可怕。

都到了这份上了,县令还是不死心。于是宋慈决定,开棺验尸。再用热水从头顶浇灌,活人溺水,用口鼻呼吸, 在水中挣扎,一定会有泥沙被吸进脑里,如若死后抛尸,必然不会如此。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泥沙

结案

案情已经明了,那就是确实是意外并不是蓄意谋杀,而宋大人此时却说此案有凶手,那就是你啊,县令大人,这个曹墨之冤就是你一手造成的。

那天县令故意把两人放在了同一个囚房,然后他 在一旁偷听,本想看看两人能不能串供商量,自己得到点破绽,可是却听到了另一番景象,他心里知道他们是无罪的,可是一看曹墨决定认罪,便顺水推舟直接把通奸改成了曹墨杀人。玉娘在牢里听到的脚步声就是这个县令的。

宋慈断奇案:良家妇女被逼承认红杏出墙,县令贪功屈打成招

至此,本案彻底完结。

一个简单的溺水案,竟然搞出了这么的幺蛾子,也真是出人意料啊,古代就是刑侦手段太低,很多的县衙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做出推理,破案基本上都靠逼供。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古代没有培训这些县官断案的课程呢,连推理都没学过就直接上手,是不是太草率了。

这个案子我真是足足写了大半天,7700多字,才把案子说明白,这案子实在是太复杂了,本身就是一桩陈年旧案,尸体也腐烂了,案卷记载也不详实,可宋慈还是一点一点的摸清了思路,并且不相信任何人的一面之词,只听自己的理性推断,从而抓住了每一个细节,终于还原了案件的全过程。

还有一点挺值得别的法医影视剧学习的,那就是宋慈是经过玉娘同意,才开棺验尸,而且是到了最后一部才出此手段,并没有一开始就武断的开棺,更没有像别的案子似的,还偷尸体,偷摸的验尸,搞得自己特别特立独行,独树一帜。

破案的影视看多了,我一点都不害怕看鬼片恐怖片什么的,因为人心才真的最可怕啊。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啦,明天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