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戰時,諸葛亮是如何“借”來東風的

赤壁大戰時,孫劉聯軍決定對曹操實行火攻,但隆冬季節只有西北風,曹兵隔江在西北方,聯軍在東南方,曹兵在上風頭的位置,聯軍若放火去燒。只會傷了自家戰船,真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時,孔明願為聯軍憑天借到三日上夜東南大風,以應戰爭急需,並約定十一月二十日甲子之日。周瑜為之撥兵築壇,等候動靜,在約定日子的當夜三更時分,果然東南風大起,聯軍乘風出擊,火燒赤壁,大敗曹兵。

果然那天晚上東風起燒的曹操大敗。險些命喪華容道,那麼諸葛亮真的是神仙嗎?可以得到老天的幫助?他真的神通廣大?


還在孔明隨周瑜剛出兵時,他就告訴劉備說:“但看東南風起,亮必還矣。”(第四十五回)吩咐劉備於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派趙雲駕船在約定的地點等候他。   

 十一月二十日是什麼日子呢?原來那天是冬至之日。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有“得到日光照最多和得到日光照最少的兩個日子,這會引起地球表面各種氣候的變化,古人雖不瞭解這樣深層的道理,但卻發現了這兩個轉折性日子的存在,分別命之為“夏至”和“冬至”,並用“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來概括這兩個日子後的氣候變化規律。按照這個規律,冬至之前,如果陰氣旺盛,在長江沿岸表現為西北風,那麼冬至之後,陽氣生長。風向則要發生變化,表現為東南風。

諸葛亮正是在隨季節而生的氣候變化規律上大作文章,貪天之功,神乎其神,迷惑了周瑜。  

孔明之所以向周瑜詐稱自己借風,一是要故弄玄虛,貪天之功為己有,在破曹戰役中“爭”得一份大功,作為日後佔有荊州的重要藉口。

第二是他要擺脫周瑜,迅速回到自己軍中,調兵遣將,與周瑜爭奪曹操失地。

赤壁大戰時,諸葛亮是如何“借”來東風的

第三,起風的當天尋找藉口打發走了身邊的魯肅;

第四,起風前對周瑜派來的守壇將士下令:“不許擅離方位、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失口亂言、不許失驚打怪,如違令者斬!”(第四十九回)他利用兵士對祭壇借風的神秘感剝奪了他們的一切自由,直到周瑜派兵來捉他時,守壇將士仍在執定旗子,當風而立。這為他的行動自由創造了極大的方便條件。   

 諸葛亮善於在作戰中利用季節條件、氣候條件,善於利用隨季節而發生的氣候變化規律;他能想別人所未想,知天之情,巧奪天工,故能得“天”之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