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可追尋新熱點,中長期還需等待,震盪行情中把握兩大策略

目前A股已具備反彈動能,但沒有形成大家所期待的快速報復性反彈。我認為這期間最主要的因素,來源於周邊市場出現了不穩定的震盪整理行情。大家可以看到,雖然美聯儲動用了更大的金融工具來緩解美股下跌,緩解投資人情緒。

但因為美股50%的投資者都是ETF機構投資者,我們發現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美股市場上很多ETF基金開始出現向外撤離的態勢。儘管這種長期資金鬆動跡象已經出現,但並沒有構成在疫情期間所出現的整體ETF做空的情況。這次疫情出現之後,整個ETF向外撤離的速度非常快,也導致了美股出現了連續熔斷的情況。

所以這種長期資金對於美股避險情緒的出現,是導致美股在流動性狂增的情況下,也不能有效止跌一個重要因素。也就是說盡管美聯儲連續向市場供應流動性,而且較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機力度都大,無論是降息還是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其實對於美國理性的長期投資者來講,他們都會感覺到市場有一種風險存在,所以越向市場供應流動性,越導致前期一些主力資金快速撤離,也就是說形成這種慣性回撤的市場,令美股已出現狼狽不堪的情形。趨勢性下跌形成之後,市場很難再反身向上。


短線可追尋新熱點,中長期還需等待,震盪行情中把握兩大策略

受美股影響,其他周邊市場因疫情影響也沒有能急速反彈,或者快速反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A股市場在這個時候要想單兵突破、獨樹一幟,這種可能性還不完全存在,更何況我們在一季度也遭受了疫情影響,GDP一季度還不能完全得以恢復。

整體來看,雖然3月份開始各主要城市出現了復工的狀態,但我認為目前整個上市公司的情況還不是十分理想,所以一季度財務報表恐怕也是目前影響長期資金快速進場的一個主要因素,不排除在北上資金連續兩天淨流入之後,市場會有一個休養生息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要靜觀其變,A股在2016年1月27日形成2638點上方,可能會形成一個以時間換空間持續整理的狀態。這種整理期實際上也是A股多方主力的一個蓄勢期。

我們相信對比美股來講,我們實際上面臨著一個趨勢,即長期資金準備在A股實施建倉的長遠計劃。只不過是受全球疫情影響和股市波動,長期資金也在觀察最佳的進場時期。所以美股是長期資金在不斷撤離,而中國股市恰恰在2020年迎來了長期資金戰略入市的好時機。

我想所有這些可能都會在疫情結束過程中,逐漸顯露出向上做多的一些苗頭。而眼下對於市場來講,大家要關注的是,在沒有普遍性做多,市場在大金融概念和大消費概念長期進行多方復位的情況下,還有哪些新熱點機會在市場中表現比較活躍?


短線可追尋新熱點,中長期還需等待,震盪行情中把握兩大策略

近段時間我們發現新基建概念中的5G還有充電樁、人工智能等熱點已經受到了部分進場主力的關注,但這些熱點的持續性不是很長,說明主力正在建倉。建倉時板塊輪動的特點表現比較突出。我想對於接下來的市場給大家兩個策略:

一、短期尋求新熱點機會,以快進快出為主;

二、中期我們建議大家關注目前中國境內上市公司中的行業龍頭,這些企業應該說具備明顯的成長優勢。

在疫情結束之後,我認為這些企業會產生進一步快速反彈。所以我想對於中長期的市場機會,無疑這些上市公司會跟隨著市場同步成長,大家可以選擇少量減倉,對於短期市場嚴重超跌的科技股和大基建概念呈現出來的新熱點機會,包括醫藥概念股中強者恆強的品種,大家也可以以短炒的方式隨時介入。

總而言之,市場這一輪反彈行情不會像2月4日那樣出現連續逼空,但深幅大跌的可能性也沒有。反反覆覆震盪,抓住市場熱點操作,是當下最合適的操作策略。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