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上資金超40億元,「寒武紀」還要募資28億元加速雲端芯片開發

國內AI獨角獸之一的寒武紀在成立4年,經歷了6次增資、3次股權轉讓後,登錄科創板,3月36日獲得受理。

根據招股書,寒武紀在2016年3月由陳天石、中科算源共同出資設立,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雲端、邊緣端的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終端處理器IP,其產品體系能夠滿足雲、邊、端不同規模的人工智能計算需求。客戶主要來自知名芯片設計公司、服務器廠商和產業公司。

作為國內AI領域的知名公司,其招股書透露的信息也備受關注。

根據招股書,2019年,寒武紀營收為44390.69萬元、淨利潤為-117912.53萬元,公司目前處於虧損狀態。在此之前,2017-2018年寒武紀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779.47萬元、11702.52萬元;成本為0.3萬元、11.71萬元;淨利潤為-38070.04萬元、-4104.65萬元。

關於這家公司的很多業界猜測和關注,也招股書公佈後,一一得到解答。

公司營收主要來自政府建設數據中心

2017-2019年,寒武紀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合計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100%、99.95%、95.44%,其中來自政府機構的營收佔主導。以2019年為例,前五大客戶為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商務局、西安灃東儀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公司B(寒武紀關聯方)、公司A(寒武紀初創期間,公司A曾得到寒武紀授權,將寒武紀終端智能處理器IP集成與其旗艦智能手機芯片中)、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

账上资金超40亿元,「寒武纪」还要募资28亿元加速云端芯片开发

2019年前五大客戶

事實上,這也反應了寒武紀公司業務、產品的發展變化。2017-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只有智能終端處理器IP,佔總營收約99%;2019年開始拓展出雲端智能芯片加速卡、智能計算集群系統,並且這兩大產品在2019年所貢獻的毛利率合計約為80%,合計佔總營收超80%,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账上资金超40亿元,「寒武纪」还要募资28亿元加速云端芯片开发

毛利率細分

寒武紀從2016年3月成立以來,陸續推出了用於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芯片、基於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雲端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以及基於思元220芯片的邊緣智能加速卡。

其中,寒武紀1A、寒武紀1H分別應用於國內知名科技企業的旗艦智能手機芯片中,思元系列產品也已應用在聯想、浪潮等多家服務器廠商的產品中。

國內AI芯片的戰爭早已打得火熱。目前國內有進入智能駕駛、智慧城市、智慧零售的地平線;靠安防業務貢獻70%營收的深鑑科技;利用人工智能訓練產品 “雲燧T10”切入企業服務的隧原科技等代表企業。同時,國內以百度、阿里等頭部企業也都在通過收購或自研的方式加註AI芯片賽道。比如,中天微被阿里收購,和阿里達摩院的芯片研發團隊共同成立“平頭哥”公司;百度自研XPU、DuerOS智慧芯片。

另外從銷售額來源來看,公司還存在客戶群體集中的風險。2017-2019年,寒武紀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合計佔總營收比例分別為100%、99.95%、95.44%,其中來自政府機構的營收佔主導。

雲端智能芯片加速卡毛利率超Nvidia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紀的雲端智能芯片加速卡2019年毛利率高達78.23%,超過了Nvidia的61.99%。公司表示,寒武紀的雲端智能芯片是AI通用智能芯片,售價高於一般專用型芯片,並且Nvidia的整體業務中還有消費類顯卡、終端SoC等毛利率較低的產品。

账上资金超40亿元,「寒武纪」还要募资28亿元加速云端芯片开发

賬上資金40億,融資28億

與很多AI公司一樣,寒武紀營收高速增長的趨勢下,公司的淨利潤卻呈現持續虧損的狀態。

2017-2019年,寒武紀分別虧損3.8億元、0.4億元、11.8億元。這三年公司對應的營業成本分別為0.3萬元、11.71萬元、14,112.54萬元。

成本大頭還是來自於研發。

根據招股書,2017-2019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2986.19萬元、24011.18萬元和54304.54萬元。此外,科研人員在寒武紀佔有絕對比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680人,佔員工總人數的79.25%;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546人,佔員工總人數的63.64%。

账上资金超40亿元,「寒武纪」还要募资28亿元加速云端芯片开发

主營業務成本

雖然合計虧損16億元左右,但寒武紀賬上資金相對充裕。根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貨幣資金餘額為38.330.87萬元,銀行理財產品389,869.79萬元。

因此,關於寒武紀為什麼會公開募資也就備受關注。根據招股書,此次登陸科創板,計劃募資28億元,其中將近50%用於雲端智能芯片研發。

與華為的競合關係

華為與寒武紀之間的競合由來已久,兩家也是頗有淵源。

其競爭主要來自華為的海思芯片上,自從華為推出第一代AI處理器麒麟970,以及最新一代AI處理器麒麟980,兩款產品都採用了寒武紀的芯片IP方案(NPU),寒武紀相當於為華為提供了技術支持。有趣的是,寒武紀現任副總經理、CTO梁軍就來自海思。

不過華為其實一直在淡化其AI處理器的來源,同時,華為海思也在和ARM合作開發基於ARM Trillinum框架的AI技術,可以推測,華為其實是在為自家AI處理器的研發和爭取時間。此次上市之後,華為和寒武紀之間的競爭可能加劇。另外,從商業模式上看。華為注重自己研發芯片,然後用在自己的產品上,建立起生態系統,形成差異化優勢。寒武紀則是以向企業客戶提供IP授權的方式,從產業鏈上游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持。

營收4.4億元,估值222億元

寒武紀在上市前,已在一級市場完成多輪融資。

發行前,公司就陸續獲得了來自阿里巴巴、中科院創投、科大訊飛、國新央企等頭部企業及資本方的支持。截止目前,寒武紀共有32名股東,前五大股東分別為創始人陳天石(合計控制公司41.71%的股份),中科院所屬公司中科算源(持股18.24%)、寒武紀員工持股平臺艾溪合夥(持股8.51%)、古生代創投(持股3.93%)、國投基金(持股3.92%)。此外,阿里巴巴和科大訊飛也分別持有1.94%和1.19%的股份。

早在天使輪時期,寒武紀的估值就達到了1億美元,到了B輪是估值已經是25億美元。

關於投資AI公司是否能賺錢一直行業存在質疑。這主要是因為外界普遍認為AI公司的營收不足以支撐其估值。以寒武紀為例,目前公司營收4.4億元,估值222億元。

科創板規定上市公司股東有相應的鎖定期。意味著創始人陳天石作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大概會在2023年3月解禁;其他股東則會在1年後,也就是2021年3月解禁。這些投資是否能幫投資人賺回回報還值得關注。

此外,寒武紀上市是否也會對曠視有所衝擊,外界也在關注。曠視曾在2019年8月於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今年2月25日,港交所官網信息,曠視科技的申請狀態變為“失效”。對此,曠視科技回應稱,“上市進程仍在正常推進中,正在更新材料”。未來曠視科技是否會轉戰科創板也是當前業內討論的議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