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旧事之:赵化逸闻拾零

富顺旧事之:赵化逸闻拾零

富顺旧事之:赵化逸闻拾零

刘建斌,富顺县赵化镇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十年书》,现居重庆。联系电话15281314825

赵化逸闻拾零

川南富顺境内,沿沱江流向分布着许多集镇。这些集镇往往间隔二十华里内,像一颗颗珠翠,被沱江串起来。我的家乡赵化,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当属非常耀眼的明珠,自然会有更多的传奇流传在坊间。

1898年腊月初八,赵化镇上人头攒动但又肃穆庄严。家家披麻戴孝。他们在迎接来自北京的赵化老乡刘光第归来。

从码头抬上岸来的灵柩,在镇上绕行一周,然后停放在镇西隆兴寺。

两天之后的腊月初十,夜色深深,寒气森森。

而此刻,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身首异处的尸体静静躺在镇西的隆兴寺。

秀才蓝瑞图即将迎来人生的一个高光时刻,他要在赵化镇人民面前主持一个前无古人的公祭大会,祭奠沉睡在隆兴寺享年39岁的赵化才子:政治犯刘光第。

鞭炮炸响,悲愤的人群中开始有了嘤嘤的哭声,继而变为嚎啕大哭。

哭声稍息,蓝瑞图慷概激昂地朗诵文天祥的《正气歌》。然后,他望望漆黑的天空。转而将目光投向手中的祭文,喉头上下滑动,终于大声唱出来:

彼苍者天,忠义何罪?

歼我哲人,邦国其瘁。

哀我民思,罔知所屈。

汉唐遗秽,邦国其坏。

……

对一个朝廷的重大政治犯的祭奠,责难的是彼时的大清政府,难道蓝瑞图和台下的赵化人民不知道清政府的政治规矩吗?一向淳朴的人们,全然没有避祸的念头,对公祭的用心投入,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内心。幸运的是,他们质朴的,冲动的表达对逝者的崇敬和对清政府的控诉批判,居然没有带来任何的负面影响。第二天,打铁的打铁,推磨的推磨,捡狗屎的捡狗屎。

这就是我的先民们。

按作平先生的说法:在对忠臣的缅怀中,这些偏远之地的升斗小民,他们最终收获的,将是道德上无与伦比的优越感。

我以为,这算是对赵化人民为刘光第举行盛大公祭的最合理解释。

在我高中时期,父母借了一笔巨款,大约5000元吧,加上他们二十年左右积攒的一点存款,购买了新华街的一处房产,也就是今天我在赵化的家。

从河街搬迁到新华街,意味着我从少年转变到青年。在青年人的眼里,新华街是比其他任何一条街都更气派,更规范,更能看见历史的烟尘背后,曾经的故事。

新华街,原名新街。顾名思义,是一条新建的街。这条街的修建,其根本原因在于,赵化镇曾经经历的一场耻辱战斗。

1916年,云南都督蔡锷所部滇军在云南树起讨袁护国的大旗,一路向北。其中一队人马,从泸州乘船沿沱江溯流而上。行至赵化河段时,其中一支运兵船落了单。赵化团练使谢伦洲以为对方势单力薄,见财起意,决意要抢夺对方的枪支弹药,以充实赵化民团。

战斗刚一打响,大批的滇军随即闻讯赶来支援。不用说,赵化民团几根鸟铳,霎时便作鸟兽散了。怒火中烧的滇军登上岸来,大肆烧杀抢虐。据《富顺县志》记载,此次兵祸,赵化镇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烧毁,罹难群众多达200多人。

我的父亲曾对我讲过一个细节,他也是听他的父辈们讲的。滇军在河街入户抢劫时,有个人正在洗脚,他慌乱中弯腰穿鞋的动作,被滇军士兵误认为是意图反击,遂被当场射杀。

我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新建一条街的动议,与此次兵祸造成居民对房屋的刚需相关。但就是这一年,赵化在一片烂包田上,动工修建了今天的新华街。

新华街由福建会馆的廖古常承头修建,规模为长200米,宽5米,计划修建门面109间。或许是融资出了问题,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廖古常并没将新华街的蓝图彻底变为现实,就戛然终止了。新华街也就成了一条距今有104年历史的资深烂尾楼。

时至今日,我的母亲、兄嫂,就住在这个烂尾楼里,其乐融融。

92岁高龄的陈沛然先生,尽管我们彼此都居住在重庆,相距不过几公里,但缘铿一面。他的老家在赵化镇桂香池,从1950年当兵离家算起,70年间他只回过赵化四次。近日,他用微信与我建立起了联系。

陈老先生在微信上,首先说出几个家乡人的名字,问我是否认识?他说的人,多半都已去世,但我还偏偏几乎都认识。比如陈官德、刘栋梁、还有他的弟弟陈孝敬。

陈老先生记忆力非常好。条理清晰的给我发来信息,讲述苗道人在龙王沱收母猪龙的赵化专属传说。接着数天,又陆续为我介绍赵化的诸多小地名的具体位置,以及赵化镇因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在赵化修建的各种会馆。

据陈老先生说,天上宫是福建会馆,南华宫是广东会馆,万寿宫是江西会馆,禹王宫是湖广会馆(这个有点存疑,应该是两湖会馆吧)。赵化镇总的有九个宫庙,每个宫庙里都有戏台。宫庙当中数隆兴寺规模最大,雕刻精美要数罗汉寺,而文昌宫因为办学的原因,故事最多(这个地方的故事暂时不在此剧透,留待今后万一我要写家乡的小说再用)。

文昌宫,也就是今天的赵化小学。刘光第因丧母而丁忧三年,曾在这里治学。解放前,赵化小学分初小高小,初小在南华宫,高小在文昌宫。与我们今天的小学教育基本一样,那时的学生没有家庭作业,没有小考中考,经常参加社会活动,遇到重大节日还要排练“文明戏”。

最让我感动的是,陈老先生居然还记得赵化小学当年的校歌,尽管已经记不完整,但于我这个晚他四十余年的学弟来说,简直是惊喜万分。兹记录校歌于此,待他日有缘人来将它完善。

……

东有王沱藏蛟龙

莘莘活泼读书子

复兴民族主人翁

山明水秀

灵气所钟

富南重镇

造就英雄

儿童当知责任重

……

这首校歌的作者,陈老先生说是当时的年轻音乐老师陈清怡。此人颇有才华,创作了不少抗日歌曲。遗憾的是,陈老先生只记得一句:

醒啊醒啊

早起练兵

同胞快快醒

莫醉莫梦莫怠莫惰

救国在一醒

……

这个音乐老师在解放初期就死了。他的家,就在十字口,父亲是开醪糟铺的。按照这一条线索,我相信早晚我会找到他的后人的。

我从来都不怀疑我的怀旧文字,其存在的意义。因为我的家乡赵化,就是这样有深度和广度,就是弥漫着乡愁的家山故园,我用我的文字,铺成一条回家的小径。在这条小径上,我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先人,他们微笑着,看我一步步向他们靠近。

我甚至不用怀疑,我在这条小径上的行走,会有几多孤单。只要热爱着家乡赵化的人,都会簇拥在这一条小径上,我怎会孤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