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了事情,应不应该受到惩罚?如何让他长记性?

Norman锦


有关孩子做错事,我们的惩罚不是目的,我认为可以把孩子犯的错分为两大类,然后再根据类别进行处理。

一、原则性错误 社会规则和家庭的家规家法。诸如破坏公物。对于这一类的错误,我们可以这样做:

1、预先的约定和告知,事前和孩子约定哪些属于原则性的错误,对于家规家法可以以家庭会议的方式全家一同商榷制定;

2、和孩子约定好惩罚的方式和数量,如原则性的问题要用戒尺来帮助我们,打X个;

3、告诉孩子会打痛,在打的时候让孩子自己说出为什么要挨打,打的个数和约定的一致;

4、打完以后拥抱,告诉孩子只是为错误的行为负责而被打。

二、非原则性的错误 如把花瓶打破了,把牛奶弄撒了,把同学衣服上画了笔迹等。对于这一类的错误,我们可以这样做:

1、正面覆盖,不去强调错误的行为,问孩子下一次怎么做就可以有想要的结果了呢?

2、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牛奶撒了,你打算怎么负责呢?给孩子建立“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的信念,孩子可以想办法解决问题,家长做正面的肯定。

让孩子有了正向的信念,愿意自己积极主动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迫于家长的威严去行为。


艾熙妈妈


第一,怎样对待做错了事的学龄前的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孩正处在“人之初”的阶段。天真活泼,无拘无束,撒娇任性是他(她)们的天性。此时尚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对待孩子必须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无论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先给孩子讲清楚规则和方法。什么样是正确的?什么样是不对的?怎样去做?等等诸多问题。即使是这样,有的孩子必定还会出问题的,即使孩子做错了事,千万也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大打出手。你可以利用物质奖罚的办法,让孩子长长记性,以便今后改正错误。比如,本来答应给孩子买什么小食品,小玩具,新衣服的,告诉孩子因为做错了事情,这个要求就必须取消了,等孩子改正错误之后,再以奖励方式卖给孩子,岂不是更好吗?

第二,怎样对待做错了事的小学生?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已经受过三年的学前教育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已经有所提高了。可是由于有的孩子的自制能力较差,难免会做错事,对待他(她)们,也不要大喊大叫,大打出手。如果孩子在家里,家长可以罚他(她)多做些家务活,或者禁止他(她)们几天之内不准上网,不准看电视节目等等。这样也能让他们长长记性的。在学校里,那就更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了。

第三、怎样对待做错了事的中学生?大致和对待小学生的手段相同,不同之处是,中学生大都已进入了青春期,逆反心理特别强。对待他(她)们首先要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问题,千万不要把孩子逼上绝路。

以上三点,就是我对这问题的观点,希望能够给您有所帮助,我在此抛砖引玉了,敬请老师们赐教!谢谢阅读!








海角天涯1988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大多数孩子到了学龄期以后就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念,所以我觉得孩子犯错后受相应的批评教育是应该的,有助于他改正错误。比如你说的孩子上课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是孩子们最常犯的错误,我觉得几乎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有开小差的经历,不仅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还有可能会影响到别的小朋友,甚至影响班级秩序,我们有义务帮孩子去改正这个错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怎样处理呢?

首先,要问清楚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时什么?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就去指责孩子吧?问清楚原因后在分析孩子到底错在了哪?去和他讲道理,当然能听进去道理的孩子肯定是平时父母就比较重视管教的孩子,这类孩子很容易就记住自己的错误,而另一类就是熊孩子了,可能有点被宠过了,什么都不怕,那么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和他沟通,可以采用鼓励他改正就送礼物的小办法,也可以说再犯错就罚不买玩具等方法,肯定是得拿让他重视的东西去和他谈判[捂脸][捂脸][捂脸]。

当然说归说,教育孩子的却是门很深的学问,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如果有不合适,请多多指教。





薄荷微凉雨


🌸小孩子犯错,

🌸就像树苗长出了一个侧枝。

🌸为了让他长得笔直,

🌸抑制侧枝的生长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修剪(惩罚),

🌸也可以不给它阳光

🌸直到主干枝头足够强大

🌸形成顶端优势

🌸就不需要怎么管理了!


静思学苑


孩子做错了事,应该给孩子一些适当的惩罚,但是怎么惩罚是要讲究方法和智慧的。

首先,孩子犯错让他受到适当的惩罚,是有好处的。

第一,也是在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让他明白,有些事情你可以干,有些事情你是不能干的。让他明白什么是红线,你是不能触碰的。

第二,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学会自己承担。你做错,就应该接受惩罚。不要让孩子逃避责任,要让他敢于承担。

第三,通过惩罚后,汲取经验和教训哦。

其次,我们爸爸妈妈在遇到宝宝犯错的时候,怎么去处理呢。

第一,不要带着自己的情绪,更不要在自己生气的时候把自己的情绪发泄给宝宝。

第二,先询问宝宝原因,心平气和,耐心。比如,你为什么要拿果果的小车车呢?

第三,给与理解和示范正确的方式。比如,妈妈知道宝宝只是喜欢果果的玩具,自己拿来玩了。妈妈应该理解,并告诉宝宝,下次要拿别人的东西要征得别人的同意。自己带宝宝去找果果商量,示范给他看。

第四,当你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为什么,让他知道被惩罚的原因。让孩子心服口服,不然孩子会逆反心理。

第五,惩罚孩子的时候不要翻旧账,就事论事。

第六,注意场合,给孩子留一点面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惩罚孩子最好在自己家里面,不要在外人在时候批评。

第七,注意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凡事都有一个度,要循循善导。

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正确处理好孩子犯错受惩罚的问题。




爱我所爱小娜娜


对孩子做错事进行惩罚,是最无能的教育方式!

1、孩子原本无对错意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基于人的本性,人性与生俱来是向善的,而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好与坏的差别。所以说,孩子原本没有好坏之分。不论年龄大小,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无非有两个目的,要么为了得到快乐,要么为了避免痛苦。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理解问题,孩子的行为就无所谓对与错了。由于孩子的是非观念并不明确,大多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要么为了一时的快乐和欲望得到满足,要么为了逃避困难和痛苦,很少像成年人那样对自己的行为先想到后果,所以,做出来的事情难免都是正确的。

2、惩罚 “治标不治本”。

人在犯错后,大多不愿意承认自己错误,甚至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进行辩解,把错误归咎于他人,这是人性的一面,也是孩子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我们要理解孩子这种心理意识。

犯错给与惩罚的原理,来自于犯错应承担后果的思维模式,这只是成年人站在社会角度的理解,可孩子并不会这么认为。如果家长惩罚孩子,就等于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采取训斥、打骂、责怪或其它形式惩罚孩子,是简单粗暴的、不负责任的、满足成年人发泄情绪和权威感的、自私的教育方式,殊不知,这会给孩子带来以下几种伤害。

(1)使孩子产生防卫心理,导致再次犯错时会撒谎。

(2)使孩子的心变得越来越“硬”,产生抵触心理,变得更加难以管教。

(3)导致孩子对家长不信任,无法建立良好的沟通。

(4)产生逆反情绪,一意孤行,甚至逃避、离家出走。

(5)对生活感到没有情趣,对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心情压抑,对人生失去信念,甚至想到自杀。

所以惩罚孩子犯错,不但“治标不治本”还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3、提高孩子的认识比惩罚更有效

孩子犯错后,如果能够使他认识到错误,并做出发自内心的真诚道歉,比惩罚更有效。所以,对犯错的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他是怎么想的,然后,帮助孩子纠正。让他看到、并感受到由于他的错误已经或将会导致哪些后果,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了哪些影响,教他设身处地的想问题,考虑别人的感受,才能让他从内心感受到愧疚。惩罚的目的是为了纠正错误,如果利用孩子犯错的机会,教给孩子分辩是非的能力,使孩子做事有分寸、守规矩,比起惩罚更有效。

4、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使孩子学到规矩,好孩子不是打出来的,也不是惩罚出来的,惩罚只能带来负面影响,这个影响可能是深远的。恰恰相反,好孩子是引导出来的,是鼓励出来的。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情,是正激励,惩罚孩子做错事是负激励。在成年人看来,惩罚犯错作为一种手段,似乎合乎处理问题的逻辑,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讲不是不可以用,但一定要慎用、少用。

综上,我认为,孩子犯错,无论用那种手段或方式进行惩罚,都是不应该的,都是最无能的教育方式。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345585d6f124f1ab166528c7e0a9da5\

世纪致远升学规划


給几点思路:1.孩子成长百分百没有不犯错的,犯错不好,错终归是错,不如做对了好;但从另一方面讲,犯错也好,因为孩子改掉错误,就会进步,如同蝉蜕一样,更上一层楼,这样看来,孩子犯错不要大惊小怪,正常对待即可。2.对于孩子犯错,应该有必要的惩戒,而且必须有,但这里要先理清一个概念,惩戒,惩戒不等于棍棒相加,也就是说,惩戒不是单纯的惩罚,更不是简单的肉体惩罚,惩戒至少包括两层意思,惩罚诫勉,意思丰富,方式多样,针对孩子的具体性格特点,找到一个能让孩子思想上“一激灵”的方式方法即可。至于长记性,教育孩子是长久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因为人一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过程,说实话,我今年五十了,自己觉得还是有那么多的缺点,甚至是缺陷,到现在我还经常反省为什么总有些毛病改不掉,其中有性格的原因,更多的是劣性习惯使然,告诉自己戒之,戒之。


高祖南向坐


孩子做错事了该不该惩罚?我认为这要分事情的大小,有无跟品性有关?还有就是孩子的认错态度。比如举个例子,小孩顽皮打烂了家里一个贵重物品,孩子知道自己闯祸了,心里也很难过,很内疚。此时就不该惩罚孩子,但可以教育他以后不要这样鲁莽,因为这个东西很贵,爸爸妈妈挣钱不容易,希望她以后要多加小心。另外一个例子,孩子偷父母的钱,无论钱多钱少,并且在问的过程中还撒谎,此时就要严惩,要让他自己这个事情的重要性。

我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妈妈,我看过很多问题小孩。总结出了这么一个育儿道理: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品性,有关品性问题的事一定不能轻视。前段时间看一则新闻,一个小孩因为妈妈没有满足他买手机,于是就对他妈妈券打脚踢。我认为无论什么理由,孩子只要打长辈,也无论是轻还是重,都要严肃惩罚。还有一点,我一直坚信棍棒之下孝子。虽然现在很多家长舍不得打孩子,但一个人如果从来都没有受到过惩罚,没有吃过皮肉苦,他就不是知道痛是什么?也不会知道改过是什么?总之,该打还是要打,原则的事不能含糊


潇潇之路


应该!不去修理犯错的人,会害了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