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天府·作品(27)|杜陽林:迴歸的春天

春天總給我們一種驟然變得富有的感覺。料峭的北風退場,冷冽的冬天遠去,人們紛紛離開斗室,面朝春天而來,走向原野大地,走向阡陌山川。藍天細白的雲朵,河畔柔長的柳絲,樹梢撲騰鳴叫的雀鳥,梯田弓腰勞作的老農,以及城區那些戴著口罩早出晚歸、為生活奔忙的人群,共同描繪了春歸大地的意景圖。

成都的一場春雨,不疾不徐,輕盈而舒緩,雨點飄向梨樹,落在梨花上。古人形容美女垂淚是梨花帶雨,路旁春雨淅瀝下的梨花,果真有一種“我見猶憐”的況味。蓉城的春雨,不是一種直白的呼號,而是婉約的抒情,不是一場蠻橫的侵擾,而是夢裡的輕音。它時而直線滑落,時而隨風飄揚,留下了如煙如霧的倩影,如絲如縷的情緒。雨花飛濺,城市明淨清新,洗去了細灰濛塵,洗去了黯淡憊態,洗出了盛唐餘韻的“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天讓萬物都活泛起來,增添了一分萌動的活力,帶給人們自由的清風,溫暖的陽光,自在的細雨。春的季節,本身就讓人心神愉悅,破土的草芽、拱泥的蚯蚓,青翠欲滴的繁茂野菜,都是這片土地給予我們的饋贈。地木耳、枸杞芽、薺菜,進入了菜市場和餐館,經過一番烹飪,都是這個春天才有的鮮美饋贈。

過往兩月,全民抗疫,朋友都是“雲聚會”。如今二三知己,又能相聚小酌,竟有一種“老友重逢”的驚喜與感嘆。泡幾杯清香新茶,朋友圍桌而坐,分享茶中百味,談論對春天和生命的認知,也分擔過往的忐忑和惶恐。好友相伴相守的快樂,猶如經歷了漫長冬蟄的繭,終於裂開了一道縫,飄進陽光一縷,茶香一絲。蘇軾說“依然一笑作春溫”,好友相逢,淡淡一笑,便如春天這般溫暖。

疫情緊張的春節,街上空曠,行人稀少,到處關門閉戶,四下冷冷清清,困在家中的人們,望著窗外昏沉黯淡的天空,心中總有說不出的惆悵。走進春天的成都,大街小巷的人流多了起來,他們脫下了寒冬的臃腫厚衣,換上了輕便春裝,似乎也脫去了一層晦沉的桎梏,身形盈巧,步履輕靈,大步向前行走;馬路上車流日漸增多,來往車輛川流不息。

商場裡的背景音樂,不再是環繞偌大空間的唯一聲響。顧客走進商場,從容選購春裝,哪怕這是一個“半遮面”的春天,也不願讓美麗打半分折扣;有的諮詢廚具功能,一場疫情,倒逼多少從不下廚的人,洗手做羹湯,找到烹飪的至大樂趣;閒逛超市的人多了起來,疫情緊張時,顧客即使去超市,也不敢多耽留,匆匆來回,照著購物單往推車裡放貨品,內心始終繃著一道弦,如今人們雖然戴著口罩,排隊時依然保持距離,眼神舉止卻安詳沉靜,購物時仔細對照比較,找回了購物本身的愉悅與鄭重。

復工復產的大軍浩浩蕩蕩,闊步走進了春天,送達了新的希望,讓每個人都體會著春的輪迴之美。這個特殊的春天,是“舊時堂前燕”的向暖歸來,也是“新生鳳凰”的浴火涅槃,它留給了我們太多的念想。

熬過了漫長的冬,人們像是深沉蟄伏後醒來,懷著對活著的真誠感恩,揣著憧憬與希翼,接續起生活的信念與激情,讓擔憂和焦慮,寒冷和畏懼,讓位於生活嶄新的迴歸。春天來了,錦繡蓉城,沒有辜負人們的等待和期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