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中医药力量,“三药三方”疗效明显!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各级领导部门非常重视,积极组织动员,形成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在抗疫一线,不乏中医药的参与,近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积极肯定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作用,中医药在控制轻型、普通型治疗方面,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显著提高治愈率,并介绍了经临床筛选出的有明显疗效的“三方三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

金花清感颗粒

组成:金银花、石膏、麻黄(蜜炙)、苦杏仁、黄芩、连翘、浙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

甘草

功用主治:疏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外感时邪引起的发热,恶寒轻或不恶寒,咽红肿痛,鼻塞流 涕,口渴,咳嗽或咳而有痰等,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以上内容摘自药品说明书)

据查阅资料显示,金花清感颗粒是由2009年时甲型H1N1流感时研究出的“金花清感方”制成的中成药制品,有研究结果显示金花清感颗粒治疗甲流与达菲疗效相当。从组方来看,金花清感颗粒由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组方而成,集合了《伤寒论》、《温病条辨》之智慧,功用主治主要是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抗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中医药力量,“三药三方”疗效明显!

网络选图

连花清瘟胶囊

组成: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 天、薄荷脑、甘草

功用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以上内容摘自药品说明书)

连花清瘟胶囊是非典时期由吴以岭院士开发的一个方子而制成的中成药制剂,可以从整个药物组方看出,这里面也有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的影子,主治以清瘟解毒,宣泄肺热为主。据查阅资料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使用时,张伯礼院士道明,针对发热轻,头痛重可以选择金花清感颗粒,对于发热重,大便干,可以选用连花清瘟,因为无法知道具体药物的剂量,但根据张院士的选择可以估测,连花清瘟清泻肺热之力要强于金花清感,而金花清感则注重于解表疏风宣肺。

抗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中医药力量,“三药三方”疗效明显!

图片取自网络

血必净注射液

组成:红花、丹参、赤芍、当归、川芎

功用主治:化瘀解毒,用于温热类疾病,症见发热、喘促、心悸、烦躁等瘀毒互结证;适用于因感染 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可配合治疗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脏器功能受损期。

(以上内容摘自药品说明书)

血必净注射液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主要用于治疗重型及危重型病人,这个药物并非针对新研制的专门针对新冠肺炎的,早在前些时间就已经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脓毒血症的辅助治疗,临床药理研究显示有多种针对炎症抑制的有效成分,从中医角度而言,中药注射液依旧会发挥中医药多靶点的优势,从药物组分来看,其功用主要为活血凉血,化瘀行气,针对肺炎等疾病日程迁延不愈,从“久病必瘀”的角度可以考虑。但个人认为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应用也应该在中医理论基础之上开展,进行辨证,符合对应证型的可以应用,决不能一刀切。

抗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中医药力量,“三药三方”疗效明显!

图片摘自网络

清肺排毒汤

基础方组成:麻黄、炙甘草、杏仁、生石膏、桂枝、泽泻、猪苓、白术、茯苓、柴胡、黄芩、姜半 夏、生姜、紫菀、款冬花、射干、细辛、山药、枳实、陈皮、藿香

功用:清宣肺热,化湿解毒,症见发热、咽痛、乏力、咳嗽咯痰等。

服用方法:如有条件,每次服药之后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亏者可多服一碗。

(组成及服用方法节选摘自国家中医药新冠肺炎诊疗指南)

从官方公布来看,本方由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还有小柴胡汤、五苓散等方剂组方而成,有清宣肺热、化湿解毒之功,针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都可作为底方酌情应用。

宣肺败毒方

据悉该方是由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泄肺汤、千金苇茎汤等方化裁而来,针对轻型、普通型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有明显疗效,目前天津同仁堂已经根据其组方研制宣肺败毒颗粒,从新闻线索来看,宣肺排毒颗粒在宣肺排毒方基础上加入虎杖、马鞭草这两味现代药理证实有效的中药,是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技术的结晶产物。(具体组方官方指南未明确,但根据虎杖、马鞭草这两味药,大家可以在新冠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七版中摸索一下,能有个大概,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化湿败毒方

基础组方:生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藿香、厚朴、苍术、草果、法半夏、茯苓、生大黄、生黄 芪、葶苈子、赤芍

主治:疫毒闭肺证,症见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倦乏力,口干苦 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据悉化湿败毒方也为临床应用效方,现化湿败毒颗粒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药物试验批件,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即将面世。


自古以来,在传统中医药的保护之下,我国历史上未发生过灾难性的疫情,疫情传播在中医药的参与下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点上中医药为华夏儿女的健康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相信在未来,中医药定能紧随时代发展,精华永存,糟粕不再,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