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你自律了吗?

1.自律的人生,转折点总会到来。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有文章标题是‘疫情过后,学生成绩必然出现两极分化的’其内容大概是,有些学生自律性好,即使假期不断延长,也能每日按时学习,完成课程;而有些学生自律性极差,可能仅仅完成了常规作业后,无法做到自主学习课程。

由此联想到我的学生时代,那时候还没有网络视频教学,寻找资源没有当今社会这般迅捷、便利,学习除了老师督促,父母鼓励,就只剩下自己努力。而现在的孩子,随手一搜索就能解决大部分的疑问,手机可以学习,电脑也可以学习,在放宽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增加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诱惑,正因为如此,更突显了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自律的学生可以在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既会玩又会学;缺乏自律的学生却早早迷失在网络的海洋。

我认同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有自律性和没有自律性是两种人,更是两种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克劳狄乌斯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至理名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天生占一半,后天占一半,而后天培养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自律性也可以因为环境不同而造成差异,有些环境逼迫人发奋,有些环境使得人安逸。

发奋的人遇见挫折,会越挫越勇;安逸的人遇见坎坷,只会一蹶不振。

这次疫情是每一个人的艰难,学生只是社会上的一类人群,却不仅仅代表着学生,包括所有年龄段的成年人在内,都存在自律和不自律这两种人。

无论是那个时代,都有自律的人和自我放纵的人,无论在那个年纪重新认识自我,开始自律,懂得管理生活,那都不晚。

也许人生的转折点,会从自律开始。

2.每日打卡真的就是自律?

疫情期间在家,没事刷刷朋友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朋友圈除了卖东西的、发厨艺照片视频的、还有一种就是打卡行为。

单词特训,每日打卡;

健身XX小时,打卡第XX天;

每天读书,书香中国;

微信朋友圈的人都知道你打卡了,都知道你做了。

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做还是没做!

每天坚持做一件事情,是依靠自律,微信朋友圈打卡,可以成为某些人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自律的证明,他们真的在做是值得鼓励的;可有些人打卡,可能真得只是发个朋友圈,假装自律。

自律涉及时间和精力管理,任务安排甚至饮食作息都要注意,如何高效的利用时间就成为了重点。

一般情况年纪越小,自律性可能就越差。可有时候,自律性并不是随着年纪增加而递增的。

孩子的自律可能需要大人督促,但是大人的自律呐?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老师为了让我好好学习,给了一个虚拟的前景:高中要好好学习,只要考上大学,以后都不用学习了。后来我上班了,才深深的知道,我被骗了。工作后为了不落后他人,为了更多的工资,也要深造,也要学习业内技术,也要考执业资格。

学到老活到老才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今年因为疫情,很多企业延迟复工了,很多企业在复工前利用时间做准备,给员工做线上培训,增加员工的知识储备,以便在复工后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可能会组建微信群、沟通交流学习群,可能要求要发送每日的学习照片、视频,像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员工自己。

也许他们当中有人真的学习了,也许他们只是拍张照片,糊弄别人也糊弄自己。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相信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现状,如果要命名的话,可能做作比较合适?

有些人自我放纵,总是拖延着做事情。

很多事情,你不主动开始做,没有人能逼你做。

打卡不代表你真的参与了,真正的行动才是自律最好的证据。

自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当你坚持每天行动后,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与别人不一样了。

3.自律的人应该会高效利用时间

疫情期间,在家困守一个多月,每天只是看看电视,打打麻将,玩玩游戏度过?当然大家在网络上发现了很多大神的很多大作,什么瓜子片摆成图案,橘子拼成动物,学习做饭的也不在少数。

在我看来,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修行。

瓜子摆成图案、橘子拼成动物,是学习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能力;

学习做饭就是学习生活;

打麻将游戏也可以开发脑力;

只是这么长的时间对生活没有规划,是不是浪费了点?

自律的人是会高效利用时间的人,这样的人会把每一天分配好,不会因为无人约束,就睡到日上三竿;不会因为第二天不用上学上班就夜里不睡。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们可以在任何地点,用任何方式给自己充电;他们想干的事情准备好,就开始;他们会自我心理调节,拥有积极的心态。

我并不是那种非常自律的人,但是也会适当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因为家里长辈的关系,会给自己排日程时间表。制定时间表会将每天的事情具体化,好操作化,做个人有很好的约束性,有助于保持节奏明快,时间会更充实和有意义。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规划时间的方式,如果有更好的欢迎跟我交流,让我们一起走上自律开挂的人生。

4.即将返岗,自律的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即将到来的返岗、返工高峰期,你做好准备了吗?

今年各自在家响应政府号召,昨日过年也未曾拜访的奶奶来了一电话,话语中满是关切,句句叮嘱。

真是家有一老,胜有一宝。

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优秀教师,年纪大了,功成身退,也时刻教育子女。

她的这些殷切教导是书本中没有的东西,都是多年的社会经验积累下来的宝藏,对于复工重返工作岗位有着指导性的意见。

今天我就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奶奶的九条语录。

第一条,不要交当面讲究人的人。既然能当你面讲究他人,那就一定能当他人的面讲究你。

第二条,不交小心眼,自私自利的人。孟母三迁的故事耳熟能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第三条,不交打小报告的人。

第四条,要学会判断人。

第五条,遇挫折,要爬起来。古人讲三十而立,三十岁之间做什么都不要怕,要勇往直前,从头再来你还年轻。三十岁大龄的也不要怕,苏洵二十七方发奋;齐白石27才学习画画;吴承恩50开始创作《西游记》;孙红雷30岁才进入娱乐圈;褚时健74岁开始创建‘褚橙’品牌。年龄不是问题。

第六条,难得糊涂。‘难得糊涂’四字充满哲理,也是处事警言。

第七条,压事不挑事。

第八条,不看热闹,做好自己手里的事情。

第九条,健康最重要,生命可贵。

前四条告诉我交朋友很重要;第五条告诉我要坚强,只要坚持总有成功的一天;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是要在处事中亲身经历学习;最后一条最重要,经历此次疫情,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