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能堵住那些吃野味儿的臭嘴吗?

昨天,看到一个笑话,此刻却笑不出来——

蝙蝠已经尽最大努力长得不像个食材了;

以一己之力封印病毒千年,昼伏夜出;

食宿专选黑暗无人的角落和山洞;

躲避那些死不要脸的吃货,努力扮演一个孤独的潘多拉盒子;

但仍然逃不出某些人的食谱,被评为庚子年最无辜的肇事者!

到底什么人吃蝙蝠啊,你TM就那么饿吗?!


这个方法,能堵住那些吃野味儿的臭嘴吗?


前几天,央视热评提到:用“野味病毒肺炎”的名字对抗可耻的健忘——


目前防疫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让人无比痛心,某些人为了自己那张下贱的臭嘴,残害野生动物,吃野生动物,酿下如此巨大恶果,让城市、国家甚至整个人类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个方法,能堵住那些吃野味儿的臭嘴吗?


央视发问:不知道那些爱吃、经营、捕捉野味的人,此时此刻有没有受到触动,良心会不会痛,心灵会不会忏悔?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些人渣的良心真的不会痛!


道德和良心,对于有道德有良心的人,自然有规范作用,但对于缺德和没良心的人,呼吁道德和良心是没用的!

有效的方法,一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严惩,另一方面要给这些缺德的吃货贴标签!


比如采用公益公告的创新手法,用创意手段给那些人渣贴标签!这方面,德国的柏林地铁,已经有过成功的案例——


我们知道,在很多城市,都有一些喜欢在地铁车站和公交交通工具上乱涂乱画的涂鸦者,这些涂鸦者在墙上舞文弄墨,在座椅背后刻字雕花,甚至拆脚卸腿,大动干戈。每年造成损失数以百计!


这个方法,能堵住那些吃野味儿的臭嘴吗?

巨大的财务损失促使柏林公交公司决定向涂鸦者宣战!该公司制定了一套心理战方案,包括打各种公益宣传广告——


这个方法,能堵住那些吃野味儿的臭嘴吗?

对目标人群的调查显示:通过道德和说教,影响涂鸦者,收效甚微,因为这些人是没有道德没有良知和人性的、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的“死皮不要脸”,跟吃野味的都是一个德行!


这个方法,能堵住那些吃野味儿的臭嘴吗?

道德呼吁、警告和威胁,已经打动不了他们,他们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因此简单的道德说教可能适得其反,反倒使这些涂鸦者在圈内名声大振,如果你展示他们造成的破坏,还能让肇事者在朋友圈中得到一阵欢呼!

心理学研究证明:涂鸦是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吃野味儿是为了什么,或许是为了某种炫耀吧)因为涂鸦者通常是一些社会生活的失败者,白天他们生活在阴暗之中,到了晚上则出来搞破坏,这多少使他们在他们的小圈子里带来一些荣誉,这正是他们白天生活所缺乏的!


这种小圈子里的认可使他们成为可怕的反面英雄!因此,所有唾手可得的广告战略,如说教和威胁,不仅不能让他们停止犯罪,反而可能让他们越干越起劲!

找到了问题的焦点,解决方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广告应当让涂鸦者从周围人那里得到嘲弄,而不是认可!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可怜的胆小鬼,一点自豪的影子都没有!

最后,广告公司采取了惩罚广告战略——


一只流浪街头的癞皮狗,奇丑无比、胆小如鼠,它顺着楼梯跑进地铁站;

镜头切换:身上挂着各色涂写喷罐的涂鸦者也跑进同一地铁站,他也是一副奇丑无比、胆小如鼠的样子,

镜头切换:母狗靠近了一面墙壁

镜头切换:涂鸦者也靠近了一面墙壁;

镜头切换:母狗神色慌张地向后看了一眼;

镜头切换:涂鸦者也同样向后看了一眼;

镜头切换:母狗对着墙撒尿;

镜头切换:涂鸦者向一面墙喷涂色彩;

广告词推出:涂鸦者是可怜的母狗!


所有观众大笑!广告大获成功!

这笑声就是触动涂鸦者的武器!现在嘲笑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周围的所有人,这些人中可能还有他的朋友!


这个案例,对我们是不是有启发呢?对那些为吃不要命的人,那些对自然毫无敬畏心的土鳖,是不是可以从惩罚广告战略的思路去解决呢?!比如——


既然地铁涂鸦者可以称之为野狗,吃野味儿的当然也可以比作野狗喽!(这么说真心对不起那些野狗,野狗也没想着害人,只是暂时没找到其他合适的比喻)欢迎留言讨论——


作为人,应该敬畏自然、悲悯万物、人畜无害、和睦共处,佛教讲:不要杀生,今天你吃它,明天它会吃你!


所以不要欺负野生动物,同住地球村,都是生命,人家生活的好好的,你干嘛去残害人家,你有你该吃的粮食,干嘛要把野生动物当粮食?!


对吃野味的人,真的无话可说,只有一句话想送给丫挺的——

这个方法,能堵住那些吃野味儿的臭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