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到《囧媽》:感覺徐崢“長大”了

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回家三天是財寶,回家七天是根草。”大多數孩子和父母都遵循一個非常微妙的法律:我們不會打架,這取決於你回家多久。

前三天是公主少爺,大魚大肉等著;三天後,蔬菜的顏色和質量急轉直下,含糊其辭地說:“為什麼還不能回去?”,“為什麼還沒睡?”“家裡的飯不好吃,還叫外賣?”七天前想睡多久就多久? 現在早上八點打開你房間的門。 到十點還起不來,就帶親戚觀看臥室。

所以,七天後,表面上的和平被徹底撕裂,變成了代溝和生活習慣之間的戰爭。

一般來說,這次是孩子的讓步,我馬上開始睡覺,畢竟我的親生父母,他們一年幾次看不到,犧牲一點來犧牲它。

不過,徐伊萬《囧媽》不願。他並不忙,但他不想陪他的母親去俄羅斯。他不想和媽媽呆得更久,他不想每天聽到媽媽騷擾他,他不想知道媽媽是如此執著以至於她要去莫斯科表演,冒著被欺騙的危險。他只知道這些事浪費了他前妻的時間, 他只知道飛往莫斯科只需要八個小時,他媽媽要從K3線坐六天六夜車,他只知道這群人不能洗澡。即使沒有這列火車,他與母親的關係也已經超越了“七天在家法”,並在一個新的領域中昇華了很長時間,表現為他不能在一起超過十分鐘,否則他必須打架。

兩人之間是一種熟悉的同時也是一種尖銳的疏遠,彼此不瞭解也不適應,徐伊萬給媽媽家的門上了很高的鎖,他媽媽扭頭在暗號鑰匙下戴上了一個大鐵吊墜,徐伊萬讓媽媽擔心是市場上最好的保姆,他媽媽整天都在擔心。當我丟了門的密碼時,她站在我後面想做什麼?她不是站在你身後,她能停在哪裡?沒有一個字能平靜而完結。

徐伊萬認為母親守舊,刻板,母親認為徐伊萬沒有耐心。許伊萬嘲笑迷信“喝點水給膀胱排毒”,“米里的手機水可以打碎”,母親對徐伊萬粗心生活的態度感到焦慮。最具代表性的是在餐車上,徐伊萬的媽媽帶來了那盒烤肉。徐伊萬吃了一盒,留了一塊,母親不肯吃,“吃多了脂肪肝”。徐伊萬很震驚,“你給了我一碗吃的,現在告訴我鵝肝?”這是徐伊萬與母親之間的中心矛盾,也是大多數孩子與父母之間最中心的矛盾。

前幾代人在某些問題上有著驚人的固執,吃著夜剩菜和重鹽飲食,告訴你睡了十分鐘就會死去。他們相信時間和生活幸福的關係,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愛,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生孩子,一切都像圖騰一樣神聖。

所以徐伊萬不明白為什麼他的母親會如此依戀一盆西紅柿,他的母親也不明白為什麼徐伊萬不想要孩子。就像孩子不明白為什麼父母過多地干涉自己的生活一樣,父母也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在結婚年齡找不到對象。沒人想到,在這種誤解的背後,也許大家並沒有真正瞭解對方。

父母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可能是在熬夜和躺在床上的外表下隱藏著逃避心理和社交焦慮,在更好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相信堅實的科學,因為他們不知道年輕人不想結婚,他們不想和沒有感情的人結婚。

孩子們也不知道頑固的父母,老人也可能對年齡和衰老有抵抗力,他們不知道有時他們害怕時代會墮落,因為我們不知道,父母怎麼知道那一年,如何決定一生。

這些總是有一個過程。就像回家的七天規則一樣,一個像珍寶一樣看著對方,另一個變成了仇,但在離開家的前夕,一個人會回到彼此的思念和不捨,但對孩子和父母的理解只是很長一段時間。

起初是愛和崇拜,接著是至少二十年的對抗和反抗,然後才能最終和解。我們以為青春期快到18歲了, 事實上, 精神青春期將存在很長時間,直到我們突然意識到, 父母不再年輕,他們開始需要安慰和關注,直到我們作為父母結婚,我們才意識到我們曾經認為容易的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直到我們逐漸建立了關於父母的最完整的畫面,我們想知道他們現在是什麼。

徐伊萬的和解始於他發現“他周圍的人真的會去”。枕邊的人走了,媽媽生氣了。 他最終要為他的懶惰和過度勞累付出代價。 他無視的東西,總有一天會不希望無條件地為他犧牲的。他母親的和解也是從同樣的事情開始的。媳婦本來就有她的想法,兒子也有他的想法,所以她“為了你”的想法最終剝削了自己,有的東西越抓越快失去。

我們需要傷害周圍的人多少次才能慢慢學會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情人,父母和孩子葉浩,總想把一切都給對方,卻笨拙地折磨對方。

喜歡電影袁泉這句話,“小時候總覺得愛是付出,後來發現即使付出,也難免會傷害到對方。”

為什麼? 因為錯誤的方式。因為沒有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的情感,而是變相的壓迫,因為當一個人想要一個蘋果,而你給他一個梨的時候,他會傷心難過。所有的電影都想說的是如何找到正確的方法。

從《泰囧》年到《囧媽》年,自從山上的哥哥哀嘆“不想拍一部帶有尷尬字眼的電影”以來,八年過去了,這八年他和徐毅萬突然“長大”了。他的性格更加接地,在電話裡哭著說“我愛你”,帶走別人可以輕易原諒的光環,回到真實的感情世界。他對袁泉說:“我和你爭搶時間,是因為我不想離婚,所以想把你放在身邊。”他對媽媽說:“如果來得及的話,就應該趕上莫斯科公演。”他已經找到了最想要的東西,而不是為了明確的目標而應對路上的事故。

這是電影中最尷尬的徐崢,也是電影中最完整的徐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