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英鎊買下千億級別跨國企業?你心動了嗎?

8萬英鎊,也就是60多萬人民幣,能買點什麼?

一臺全新寶馬5系?

三十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

還是北上廣的一間十幾平米小商鋪?

在上週,8萬英鎊可以買下一家跨國食品飲料公司——英聯食品。


1.英聯食品是誰?

8萬英鎊買下千億級別跨國企業?你心動了嗎?

這個公司名也許你們覺得陌生,但是上圖的川寧茶呢?

大街小巷的超市裡,少不了它的身影,而這只是英聯食品這家巨無霸企業龐大的商業版圖中的一小塊。

英國聯合食品公司(成立於1935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英國著名的跨國食品加工和銷售企業,它是世界第二大的糖和麵包酵母生產商,旗下品牌包括阿華田、Ryvita、喬丹斯和川寧茶等。


2.為什麼只賣8萬英鎊?

這樣一家公司,是如何跟8萬英鎊劃上等號的?

這要從上週的一筆交易說起。

上週一英國股市開盤後,英聯食品持續走低逾10%,但當地時間早9點07分,原本交易價格在1559便士的英聯食品突然暴跌至僅僅0.01便士,120億英鎊市值瞬間歸零。

8萬英鎊買下千億級別跨國企業?你心動了嗎?

如果按照0.01便士的每股價格,只用區區8萬英磅,就能買下整個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真的有幸運兒,在這短短一分鐘內總共成交了26051股。

不過倫交所網站顯示,這一分鐘內的所有交易均已取消。

因為根據《倫交所交易規則》2120-2121條規定,會員公司在發生錯誤交易後30分鐘內必須向交易所報告,當交易所認為該交易存在明顯錯誤,且取消交易符合整體市場的最大利益的情況下會考慮接受會員公司的取消交易請求。

所以很顯然,0.01便士價格的出現,還是“歸功於”烏龍指。


3.“烏龍指”事件

所謂"烏龍指",說的就是股票交易員、操盤手、股民等在交易的時候,不小心敲錯了價格、數量、買賣方向等事件的統稱。

而我國曆史上最大的烏龍指事件,來的更驚心動魄,更關鍵是的,當日所有市場成交,全部視為有效。

2013年8月16日11時05分,光大證券因程序錯誤,其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統以234億元的巨量資金申購股票,實際成交72.7億元。

從中國石化到工商銀行,從31秒到56秒,24秒的時間裡,兩隻權重股龍頭以多次跳價成交方式直奔漲停,其他大盤藍籌也聞風而起。

而就在這1分鐘內,直接導致滬指上漲5%。

在意識到犯下驚天錯誤之後,當日下午開市後,光大證券在未披露的情況下通過賣空股指期貨、賣出ETF對沖風險,至14時22分才公告稱“公司策略投資部自營業務在使用其獨立套利系統時出現問題”。

同年11月,中國證監會對光大證券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認定光大證券在內幕信息公開前將所持股票轉換為ETF賣出和賣出股指期貨空頭合約的行為構成內幕交易行為,作出沒收及罰款5.2億元等處罰。

其實“烏龍指”事件,在世界範圍內還是經常發生的。

8萬英鎊買下千億級別跨國企業?你心動了嗎?

2017年,美國當地時間8月10日早間,納斯達克股票中的中國概念股“海亮教育集團”(HailiangEducationGroup)在開盤後不久股價就從10.19美元/股,暴漲到了199999.99美元/股,成交700股,漲幅2020101.92%。

在這8分鐘內,海亮的市值達到了5.14萬億美元,成為了當時美股歷史上首支“萬億股”。

而當年排名第二的蘋果市值為8023億美元,隨後是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市值為6339億美元,第四的微軟僅僅為5500億美元。

由於我國有較為嚴格的漲跌幅限制,所以烏龍指的影響會受到限制。

但是層出不窮的“烏龍指”,也是給投資者上了實實在在的風險教育課,以後發現你的股票賬戶能買下一間公司的時候,你還會心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