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線的實力派——換個角度讀詩經系列之二國風.周南.葛覃

葛覃和關雎的關係就好比是喬戈裡峰和珠穆朗瑪峰一樣,排在第一的總是頂流,一旦排在第一後面,多半隻能得到實力派的安慰獎。

葛覃就是這樣一首十八線的實力派。

十八線的實力派——換個角度讀詩經系列之二國風.周南.葛覃


不同於聚光燈下的明星,實力派多半都有點性格。當你想粉她一把的時候,難免會小小的遇到些尷尬:這個字怎麼讀?那個字怎麼這麼讀?!於是路人緣就這樣敗掉了。

但是實力派之所以是實力派,是因為挑剔的影評家也不得不讚一句:戲真好!於是圓規正傳,讓我們仔細品品葛覃到底好在哪裡。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葛覃,我能想到的是高級。

十八線的實力派——換個角度讀詩經系列之二國風.周南.葛覃


高級之處在於末章“歸寧父母”一句,堪稱詩眼

——雖然詩眼這個詞大概是宋朝才開始出現的。有了這一句,前面的三章十七句六十八個字才有了收束,不至於讓這一篇散文滑落到散架的地步。

之所以說她是散文,因為葛覃這首詩具備散文的一切特點。首先佈局謀篇上形成了形散神不散的結構。首章六句寫景:

葛(gé)之覃(tán)兮,施(yì)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jiē)喈。

意思是說葛草蔓延于山谷,葉子繁茂濃翠。黃鳥時而飛翔,時而落棲於樹叢,開心地婉轉著歌喉。

第二章六句抒情: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yì)是濩(huò),為絺(chī)為綌(xì),服之無斁(yì)。

翻譯過來是葛草蔓延于山谷,葉子繁茂濃翠。這些葛藤或者割採,或者蒸煮,不管是織成細布,抑或織成粗布,穿著都令人心情愉悅。

第三章六句純用賦法: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汙(wù)我私。薄澣(huàn)我衣。害(hé)澣害否?歸寧父母。

向“師氏”這個人告個假,想要回趟孃家。洗乾淨內衣外裳,洗過和沒洗的分清楚,高高興興回家去看望父母。

十八線的實力派——換個角度讀詩經系列之二國風.周南.葛覃


到了最後一句,讀詩的人才恍然大悟:一個正在辛苦勞作的采葛女為什麼心情卻很愉悅,一會看到黃鳥于飛,一會想到服之無斁。原來是即將回孃家了,所以辛勤勞作也並不覺得是個苦差事了。

從詩經以後的兩千多年裡,寫父母親情的詩詞歌賦有很多,但似乎再也沒有葛覃這樣一首發乎自然的詩作了,都開始走煽情路線。比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比如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比如你站在此地不要動,比如無法可修飾的一對手帶出溫暖永遠在背後縱使羅嗦始終關注不懂珍惜太內疚,都開始把父母形象具化以後才強行悲愴了,殊不知,作為父母者是絕不願意子女有虧欠感的,高高興興回家看看父母比什麼都強。從這意義上來說,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後還揹著一個胖娃娃的小媳婦正是從兩千多年前的吾土吾民中一路走來,子嗣生息,延綿不絕。

十八線的實力派——換個角度讀詩經系列之二國風.周南.葛覃


高級之處還在於詩作的巧妙手法上。

《毛詩序》雲: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

從大處上說,“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而葛覃正是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來以孝治國的儒家理論下規範“一人之本”的“風天下”之作,《關雎》說“仁”,《葛覃》講“孝”,於是也就不難理解詩經的風之始為什麼會是這兩首詩。

但是政治正確並不一定意味著是好作品,甚至可以說十之八九一定不是好作品。但很幸運,葛覃是一首政治正確同時足夠好的作品。

前面已經說了她散文化的佈局謀篇——千萬不要以為散文就是想到哪說到哪——在貌似形散的三章十七句六十八個字的深處似埋伏著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只等點睛一筆落下,便化龍而去。

十八線的實力派——換個角度讀詩經系列之二國風.周南.葛覃

回到詩之六義: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這大概是接觸到詩經時最先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葛覃這首詩對賦比興的運用簡直是在炫技。

如果把葛覃看做是一首純用賦法的詩未嘗不可,通篇直敘,從看到“葛之覃兮,施於中谷”,到看到“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再到勞動的場景“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以至最後“言告言歸、薄汙我私、薄澣我衣”的情節,如同一幅畫卷緩緩展開,直到最後歸寧父母的雀躍,完全能夠用剪切流暢的鏡頭語言表達全部的溫暖祥和。

然而鏡頭轉換間你又能夠看到興、比的手法蘊於其中,葛覃的蔓延正如同女子的遠嫁,毛詩還只是說“興也”,鄭箋已從中生出許多意思,雲“葛延蔓於谷中,喻女在父母之家,形體浸浸日長大也,葉萋萋然喻其容色美盛也”;黃鳥于飛在詩經中出現多次,表達的都是歡愉的心情,鄭箋又以為“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乃是喻“女有嫁於君子之道”,鳥鳴“和聲之遠聞興女有才美之稱,達於遠方”。

所以,解詩的古今大儒有很多,各自理解不同,朱熹於三章開頭抱定一個“賦也”,毛詩云“興也”,鄭箋卻更傾向於“比”。是不是有點盲人摸象的感覺?詩作手法運用到這種程度,實在教人歎為觀止。

十八線的實力派——換個角度讀詩經系列之二國風.周南.葛覃

但這並不算完,令人震驚的還在後頭。

最高級的,莫過於作者似乎猜到了後人會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早已明明白白的告訴你莫要買櫝還珠。

文化人的嘲諷,倒是有些媚眼拋給瞎子看。

對於整部詩經來說都一樣。訓詁黨尋章摘句,考據黨皓首窮經,投機黨穿鑿附會,古風黨束之高閣。葛覃如同看破紅塵的世外隱者,敷衍著我們這群愚人: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大夥高興就好。


十八線的實力派——換個角度讀詩經系列之二國風.周南.葛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