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盒在肩肘倒立教學中的妙用


鞋盒在肩肘倒立教學中的妙用

作者資料: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學院 王葉妹

一、肩肘倒立動作三個技術關鍵點

肩肘倒立屬於倒立基礎上的墊上平衡類動作,要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找到以下三個技術關鍵要點,具體如下表所示。

鞋盒在肩肘倒立教學中的妙用

第一環節猶如助跑,能給順利完成動作帶來動力。第二環節是用雙肘和肩的三個點做三角支撐,猶如高樓大廈的地基,這是決定動作成功的關鍵。而第三環節猶如舞臺,伸腿展髖充分將身體舒展,展現優美規範。讓學生理解動作概念,清晰動作框架和動作路線,明確完成動作的力量源泉,以便於學生掌握該動作。

二、鞋盒在肩肘倒立教學中的運用

在肩肘倒立教學實施中,我們可利用鞋盒分解動作結構,進行有效的誘導練習,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動作要領,加快技能學習和掌握的進程,提高動作技能形成效率。

1.身體後倒,舉腿翻臀

上體後倒是為舉腿翻臀獲得動力,而舉腿翻臀則是為了在向後滾翻中提高身體的重心,露出腰部和背部,騰出手支撐的位置。但是在教學中將會出現以下幾種現象。

(1) 舉腿時屈腿、分腿、勾腳。出現這種情況可以採用下圖的方 法,兩腳尖用力夾住鞋盒蓋,讓學生體會直膝並腿繃腳尖的感覺,反覆進行練習。

鞋盒在肩肘倒立教學中的妙用

(2) 翻臀不充分。在教學中, 我們往往會看到有的同學一後倒就想著撐手、伸腿。

解決方法:雙腳尖觸不同高度的標誌物,我們可以採用鞋盒不同形式的放置來設置不同高度。比如鞋盒豎放-鞋盒橫放-腳尖觸墊- 腳尖觸地,由高到低,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體會翻臀的感覺,如下圖所示。

鞋盒在肩肘倒立教學中的妙用

(3) 翻臀過頭不能保持平衡。

解決方法:注意體會後倒,兩臂壓墊,翻臀和腿積極後伸的協調配合, 腳尖觸地後,要利用兩手臂壓墊,控制身體平衡。

2.兩肘內夾,手撐腰背

練習者兩手四指併攏,虎口張開,大拇指相向撐腰的上部,兩肘夾緊。目的是掌握手撐的方法和手位。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支撐位置不正確。

解決方法:講解正確方法,虎口向下,雙手叉腰的上部 (接近背部),兩肘內夾。練習時老師還要通過不同角度的示範讓學生明確撐腰的上部,如圖3所示。

(2)夾肘不到位。

解決方法:進行夾肘平行賽(主動之力):準備時,抬頭,平視,立正,叉腰;夾肘時,低頭,提踵,後振,平行如圖4所示。

鞋盒在肩肘倒立教學中的妙用

練習時老師要講解兩肘夾緊的原因, 讓學生不僅知道如何做,而且知道為何這麼做。

3.伸腿展髖,倒立平穩

當向後滾動至小腿超過頭部時, 向上伸腿、展髖、挺直身體。在教學中如果要使動作更有挺拔感,可採用“腳尖觸鞋蓋"的練習方法。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用腳尖儘可能觸及或超越高舉的鞋蓋,讓練習者體會將身體,髖,大腿成直線的肌肉感覺, 並提醒學生腳面繃直上伸,從而解決了 “伸腿展髄"這一難點。

鞋盒在肩肘倒立教學中的妙用

肩肘倒立是體操教學的常規教學內容,儘管該動作技術看似簡單,但實際的教學則是複雜變化的過程,學生在練習中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動作技術的關鍵可能在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時期出現。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不停地巡視,在每個輔助練習時,要求學生按標準完成,同時應依據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個性化的指導,進行及時的有針對性的評價,幫助每一位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學生只有對肩肘倒立技術的動作順序、用力方向、動作路線,身體姿態有明確的感知後,方能掌握肩肘倒立的正確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