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八大是一位善于宏观与微观者,他是站在两个极端来考察事物的。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例如他画的鱼,静与动,是从形态中体现出来的,一般人画鱼,总爱把鱼尾画成转翘形(其实这种形态只在转弯时才有),而八大山人则画成笔直硬挺,偶一看时,却像一条死硬的鱼干。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但当你仔细观察时,你会发现鱼以最快速度前进时是笔直的,像箭一样飞驰。而鱼在静中,也是平直的、除了鳃的微动外,没有一丝动感。这种动静感是八大山人在微观中获得的,传神真是微妙之极。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但是,在整个画幅的构思中,八大山人却采用了宏观的方法,打破了透视的局限,抛弃了生活中的视平线,在他之前的花鸟画却都是有天地分界线的(或视平线,宋画多是如此)。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八大的目的,是要表达一个气魄宏伟的空间,他扬弃了环境中的背景,将其高度凝聚于主体上。他的画分不出何处是天空,何处是地面,天地混为一体。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这就有利于画中气势的贯通和体现形势本身的魄力,不受任何其他视觉因素的干扰,笔墨挥酒在一个毫无拘束、浩荡无垠的空间之中,从而使人看到作者的胸怀和豁达的气度。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通过一花一鸟,可看到世界乃至宇宙万物之美。在他看来,美是无穷尽的,并不限于小小的点滴之间,这是何其动情,也可说使八大的思维奔驰在天地之间。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八大的画,的确令人忘却个别事物的真象,而看到大千世界无穷魅力。八大山人的创作构思,可以归纳为:宏观用于空间,微观用于传情。这也是他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微观与宏观,八大山人突破古人的创新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