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桂林,尤其是外地人對桂林的第一印象就是桂林的山水。如果說到最能代表桂林山水的畫,很多人肯定想到的就是桂林山水的水墨畫,這樣極有代表性的繪畫類型,應該也是價值不菲 吧。
但現實情況並不是這樣,2017年山水畫大師李可染的《桂林山水》畫作,在廣東崇正2017春拍會上,以1840萬元成交。如果和其他作品對比起來,這算得上是賣得成交價很高的一幅桂林山水畫了,但如果和油畫大師吳冠中的桂林山水油畫作品相比的話,最多隻能進入前三名。
“爬上桂林迭彩山,秀麗江山盡收眼底,看山前,看山後,層次分明,卻亦朦朧。大山懷抱人家村落,藏鮮豔色塊於黑壓壓的深谷中,景色宜人,風光入畫。但果真要在畫幅中表現此江山勝景,導遊人探幽,則僅寫生某一角落只觀其一斑,不見全豹。我一味想捕獲全豹,便前、後、左、右、山上山下各種視角形象構建畫面,兩日之工專心於構建、繪寫,那是七十年代中期。 ”這是吳冠中來到桂林時,看到桂林風景有感而發。
吳冠中第一次來桂林是1972年,吳冠中偕妻子去貴陽探望岳母,途經桂林時,被美景所吸引,停留在陽朔山寫生。吳冠中數度來到桂林,進行多次寫生採風,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下面這兩幅木板油畫作品。
這幅吳冠中的《桂林》以1500萬港幣起拍,20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最終以2360萬港幣成交。當時的港幣兌人民幣是1:0.9057,約等於人民幣2137萬人民幣。
這幅畫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像桂林,主要是因為這幅畫經過兩次大改,吳冠中當時是基於70年代桂林寫生的創作方法,90年代時,吳冠中再次翻閱這幅畫時,發現畫面過於囉嗦,破壞了整體腔調,於是重施刀筆,調整色彩,再加上吳冠中的用色注入自我的想象,創作出了這幅作品。兩千多萬的成交價雖然很高,但如果和下一幅作品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是吳冠中1975年創作的《灕江新篁》,2018年在北京拍賣時,以2200萬元起拍,6450萬元落槌,加佣金最終以7417.5萬元成交。吳冠中七十年代後期的油畫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水墨語言的影響,此幅《灕江新篁》中也是如此。在吳冠中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南方的翠竹始終是其難以割捨,常年的畫竹積累,得出了豐富的經驗“那一色青綠之中其實並非單一的青綠,其間色調的遞變極為微妙而含蓄,還真需利用油彩的明度與色相之豐富才足以對付。”這句話是吳冠中對於畫竹最好的總結,這個總結在《灕江新篁》的作品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閱讀更多 桂林身邊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