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北京新东方董事长、创始人俞敏洪3月25日在某次直播中直言不讳的攻击中小学教师称“很多中小学教师不读书没能力教好学生”,此言论一出,一石惊起千层浪,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公众舆论迅速站队,对教师一如既往地有偏见的自然很支持俞敏洪,他们的理由竟然是“就喜欢俞敏洪老师说实话的让你们看不惯的样子。”,也有不少网友为中小学教师说话称“俞敏洪就是说教师上课不讲下课讲的人?这样口无遮拦的攻击中小学教师不好吧?”,但是,不管公众如何站队,还是有一些网友保持沉默,他们认为舆论加入论战,还不如静静地“看戏”。

小编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中的一员,看到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教师教不好学生的言论,当然内心多少会有一些波澜,甚至也想马上直言反击,但是,冷静一想,俞敏洪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表达的方式令中小学教师很反感。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回顾一下,他在3月25日的直播中都说了些什么?3月25日,俞敏洪在直播直言称:

“有很多中小学老师,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而且一辈子都是教教科书上的那点东西,不断地重不断地重复,最后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们发现不少中小学老师,到最后变得知识面很狭窄,远远没有能力把当代的中国学生教好。”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上面是俞敏洪直播中的原话,不过最后他也在强调“是部分中小学教师不读书”,可以看出他说话也在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其实,仔细想想,他的话也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反思的地方。小编把他的话需要思考的地方写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毕竟没有经过打草稿的反击跟泼妇骂街没有什么两样。而且,中小学教师们只会带着情绪一味的反击,反而暴露出自己“不读书,脾气还不好”的弱点,正好被他言中,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1、许多老师是不是真的一年都不读三五本书?俞敏洪说的不读书不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等,俞敏洪调查过了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空口胡说谁都会。

2、俞敏洪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教不好学生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他讲的道理“不积累知识会被掏空”的道理是否合理?

3、俞敏洪为什么谈到中小学教育的时候总会拿中小学教师来举例子而不说家长不会教孩子?

4、俞敏洪说中小学教师不读书,教不好当代中小学生的目的是什么?

小编闻悉,俞敏洪3月25日也曾向媒体透露考虑退休,具体退休时间暂不对外公布。俞敏洪谈到考虑退休时的感想说道:

“我做企业到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对做企业有兴趣的话,新东方应该比现在更大一点。”

在谈到新东方未来的接人班人时,他提到未来要把新东方交给更年轻的一代。他同时表示,“退休后会去做更好玩的事情,比如读书、旅游,把旅游经验分享给别人。”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在他看来就算把新东方办成全世界最顶尖的教育培训集团也不是最好玩的事情,读书、旅游,并把旅游经验分享给别人才是最快乐的事情。不可否认,从他的话语中确实可以看得出他真的很喜欢读书。

俞敏洪说话很任性,但是并不代表广大中小学教师能跟他一样任性

小编知道,有钱人说话都很任性,他把安静读书当做最好玩的事是因为他有钱了,也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但是,他没有想过很多中小学教师每个月还领着2000多块的工资,生存都难以保障,还有什么心思去坐在房间里安静的读书?就像小编,想来一本好书都想了一年最后都没能实现。

俞敏洪求学经历和教书育人的经历并不顺利

俞敏洪一生求学的经历并不顺利,期间经历过三次高考,最后考上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还能留校任教,也算是读书人中比较成功的人士了。但是,但是俞敏洪志不在把学生教好,而是想去赚钱,甚至为了赚钱不惜违反“在职在编教师不得有偿开培训辅导班”的规定,不顾北大多次的阻止私自打着北大的名义开辅导班,最后被北京大学以俞敏洪影响了北大正常教学次序为由进行处分。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1989年被北大处理后,俞敏洪觉得继续教书下去既赚不到大钱,又没脸呆在北大,只能在1990年从北大辞职,并和女友租下一间农民房,女友给房东的孩子做家教赚生活费。俞敏洪则在社会上的培训学校打工挣钱,随后发现培训学校的办学观念和自己相差颇大,于是便萌发了自立门户的念头。不久,在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创业之路走上正途。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俞敏洪忘了他曾经作为一名在职在编的教师,为了赚钱,还以北大的名义开办有偿的培训辅导班,这其实不就是他经常攻击中小学教师们“上课不讲,下课讲”去开辅导班赚钱的事吗?只不过是他开培训班赚的是大学生和留学生的钱,中小学教师开培训班赚的是中小学生的钱,其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小编想不明白,是不是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坏毛病,成功了说的话好像就不用打草稿了?小编还注意到,2018年俞敏洪事业如日冲天言行不够低调而陷入舆论危机的事还没过去多久。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2018年,俞敏洪事业的成功不容否定,但是在某个节目采访中发表一段疑似侮辱女性的话使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中。很多明星站出来批评俞敏洪不恰当的言论,2018年11月,俞敏洪因对女性不正当言论,受到全国妇联机关的批评后道歉。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从这里,小编可以看出,俞敏洪他经常说话不打草稿,而且并非就是像他说的那样,读书多了就会明事理。感觉他读书多了就觉得别人都是文盲,想怎么批评都行?在小编看来,读书越多的人话越少,越懂得沉默是金。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俞敏洪口不遮拦被迫向全国女性道歉

如今,俞敏洪私自开班赚得很了多钱,就出来跟开班赚不不了几个菜钱的中小学教师谈“奉献”,谈“爱心”,谈“道德”,这不正是像一些小偷偷得很多东西赚到一大桶金后开办了“小偷公司”后又出来指责其他小偷一样有点不厚道吗?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中小学教师能安静教书,安心看书的有几位?

不过,小编认为,俞敏洪说的中小学教师一年不读三五本书也许是对的,但是他没有去分析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读书?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没有认清这个本质,再辩论下去就没有任何意义。

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不读书、不会教学生,怎么看?


1、中小学教师们能静下来一年读三五本书的有几个?

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如何提升自己上表演公开课的能力,然后去评优评先,评骨干名师,创立自己的名师工作室,或者去当领导,拿到好处后评职称,拿高待遇,最后名利兼收。

次一点的做法是如何把学生教会考试,拿到好分数,提高升学率,然后评优评先,评职称,拿到高级职称,享受教育系统最高待遇和荣誉。

中策就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有机会就争取,没机会就自己玩,过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一切都顺其自然,最后也能熬到退休,安享晚年。

最下策就是,急功近利,为了成绩不顾违法体罚学生,或者为了名利不惜弄虚作假,最后落得个免职、年度考核不合格,还被戴上“师德败坏”的帽子,千夫所指。

2、中小学教师为什么没时间,没精力,没心思读书?

中小学教师一年不读三五本书的现象由来已久,就算俞敏洪不说,也是事实。而且,教育系统喜欢用行政来压教师出成绩和政绩,还有很多乱七八糟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影响着教师们的身心,教师们疲于奔波,身心疲惫,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还能坚持读书,著书立说的人要不是圣人,就是像深圳龙岗美女副校长胡红梅那一类人,普通中小学教师想都不敢想。

此外,还有很多名目繁多的线上线下培训,继续教育,各种评优评先,教学研讨,应付学校常规检查材料,加班补均衡等各种迎检材料,班主任更是要填写各种表格……更加烦人的是评职称,耗费教师一生的经历和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哪位中小学教师不去应付这些,就想安静的读书,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俞敏洪作为私自班培训机构而发家的培训机构成功人士,他怎么会体会到这些呢?也许他体会到了,才脱离体制自立门户吧?小编保证,如果俞敏洪到中小学学校教书,他一定会改名改姓,不会再是俞敏洪。

所以,小编认为,俞敏洪先生不应该无端指责中小学教师一年不读三五本书,而应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能力去探讨中小学教师一年读不了三五本书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然后帮中小学教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得到教师们的尊敬。

中小学教师多读书确实有很大好处

小编也明白,不得不说,书读得越多越深入,人的品性,言行举止越符合道德规范,言行举止也会变得越来越低调,谦虚。比如2019年网红乞丐大师沈魏,他之所以从一个捡垃圾的流浪汉脱变为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网红,这与他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读书有很大关系。

小编曾经研究一些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发现他们体罚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些体罚学生被处理的教师都没有一个是喜欢阅读的,或者说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如果他们把阅读当做自己生活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他们遇到学生违纪的时候,也就不会动怒而去体罚学生了。

正是因为如此,小编才打算又重新开始阅读,利用课余有效的时间来培养阅读习惯。读书也是一个技术活,如果读得不好,或者选择的读本不对,那阅读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小编经过深思熟虑,打算从老子的《道德经》读起,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读书心得。

中小学教师没时间、没精力、没心思读书也许可能真的会变成“新时代文盲”

小编认为,俞敏洪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一年读不了三五本书,也给教师们敲响了警钟,中小学教师必须要认真考虑自己会不会真的成为“新时代文盲”,而不幸被他言中。

“文盲”本质上指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成年人。世界上通行的标准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只有个别国家的“文盲”标准制定得年龄低一些。比如我国的标准为年满十五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也都统称为文盲。

经过国家几十年的教育发展,以及实行了强制性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只要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几乎就可以扫除文盲。将来,随着国家重视教育,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教育领域,十二年的义务教育就要全面铺开,我国文盲率也会越来越低。

目前,我国依然有几十万人的文盲,另有几十万文盲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扫盲学习。但是,我们要警惕新时代“新文盲”的现象,特别是教师,一定要警惕自己成为“新文盲”的一员。

文字时代来临,出现了一批文字文盲,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文盲”,只不过他们再教着另一群文盲。

信息时代来临,又出现一批信息时代的文氓,其中也有想当一部分教师是电脑文盲,他们不会用电脑,材料都是叫年轻教师帮做的,论文也是叫其他人帮写,这也算是一种文盲。

AI时代的来临,教师对AI时代某方面知识的欠缺成为新的文盲。比如,现在小学生就行的“吃鸡”,“抖音”,“直播”等等软件,还有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如果教师们不熟练操作,甚至没听说过的话,那么也可能会变成新文盲的一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认识到并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

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这类文盲相信教师们已经扫盲了,只不过读书的机会变少了。

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这类文盲估计教师们还能应付得过来,很多教师也都能扫盲了。

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AI)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这类文盲除了一些老教师之外,大多教师也都能自我更新扫盲了。

但是,诸如AI,智能高科技教学仪器,抖音,甚至吃鸡游戏等等新事物层出不穷,如果教师们只顾着手头上的那基本教师参考用书,和教材,基本练习题,而不没有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浏览时事新闻,观察国家和身边的大事,以及接触新时代出现的新事物,就会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新时代文盲”。

一、条件允许下,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教师要学会自我扫盲

教师的扫盲不是认为就是认识几个字,解读几篇教材,写几篇教案和论文就行了,而是要使其更好地理解文化知识,修炼自身,掌握新时代新技术,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二、教育管理者给教师创造一切条件给教师扫盲

比如说给教师购买书籍,组织教师去游学,少一些折腾,让教师们有时间做自己兴趣爱好的事情,少布置一些形式的常规管理,多组织教师开展有意义的活动,这样才能让教师在“扫盲”之路上越走越远,永远不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正如同老人也能使用智能机一样,教师在年老的时候也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就不怕被学生笑话为“老古董”了!,也不怕被俞洪敏之流说一年都不读几本书教不好学生了。

综上所述,俞敏洪网络直播攻击中小学教师一年不读三五本书,教不好当代中国学生的事要辩证地看待,盲目的反驳或者避而不谈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即使我们都了解,对于他的话,反驳意味着正中他下怀,不反驳又觉得是默认他说得对的道理,也要懂得最好的解决方式是让大家都以读书人的方式来辩论就是最合适不过的回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