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要总指挥我"父母的过度关怀,多半是患上了"关怀强迫症"

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些家长总是对孩子表现得过于关怀,总是希望自己能掌控孩子的一举一动,指挥孩子去做这个做那个。或许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孩子少走弯路。但在这样高压的指挥状况下,很多孩子会出现不耐烦的反抗情绪。

邻居家的孩子闻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或许是因为在生产文文时经历了太多的曲折,所以闻闻妈会把满腔的爱意都投射在孩子的身上,对于孩子的行为举止都会过分的关注。

但在这样的固定模式下,闻闻的情绪也出现了明显的起伏。有时经过他们家的时候,偶尔也会听到闻闻对着爸妈大吼大叫:妈妈,你不要总是指挥我了,我能做好!

闻闻妈听到这些话可能还会暗自神伤,觉得自己全身心地扑在了孩子身上,为何却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

但其实如果家长总是过于关怀孩子,可能已经患上了“关怀强迫症”。

关怀强迫症指的是家长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过于关注,并且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自以为客观的意见和指导,当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说法去做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的愤怒或者不自在。

这类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地完成当下的事情,而且觉得自己承担着重任,需要用尽浑身解数将孩子引到一个他们认为觉得正确合理的地方。

但我们要明白的是,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感悟能力,并不需要事事都需要家长的指导。而且孩子的思维与家长的思维截然不同,或许有时候孩子的做法可能还会比家长提出的做法更加简单易懂,这也是说不定的。而事事都想要插手的家长,其实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成为他的附属品。

或许有些家长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对于孩子的关怀已经超过了界限,所以这里要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测试以便自查。这个测试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孩子的情绪和想法是否能得到完整的表达。二是孩子对自己的所要经历的生活是否能够做到坦然面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家长就要开始自我反省,是否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模糊了亲子双方之间的边界。

而家长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遇到事情时的反应来看看自己是否已经不小心患上了关怀强迫症,帮助自己及时的做出适当的调整。

那么如果家长患上了关怀强迫症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呢?

第一、专注力变弱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小时候的孩子专注力都是非常强的。比如说让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他就可以完全将外界的信号屏蔽,不会对外界的干扰做出明显的反应。对于孩子来讲,这个全身心沉浸的状态是他觉得舒适和轻松的,但家长的过于关注会打断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父母会突然来一句:吃个水果,这其实就是在打断孩子的专注力。

第二、逐渐丧失自我

如果家长患上了关怀强迫症,那么很有可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任务,而只是站在一个被动接受的地位,等着爸爸妈妈的指令。时间久了孩子的自主能力会迅速的削弱,而在爸爸妈妈的强力指挥下变成了所谓的懂事听话的乖宝贝。



第三、容易质疑自己的实力

我们会发现那些患有关怀强迫症的家长。会对孩子的交友或者各个方面都要插手,而在父母的全方位的庇护下,孩子就会像温室里的花朵变得脆弱,自身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但孩子总归要适应独立生活,家长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这类孩子在遭受打击之后便会意志消沉,陷入质疑自我的怪圈之中。

为了降低患上关怀强迫症的概率,家长在生活中可以做出哪些改变呢?

第一、充分理解孩子的思维和发展规律

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也在慢慢的成熟。如果家长总是控制不住的想要给孩子提供自以为是的关怀,其实也是因为对于孩子的不信任,又或许是对孩子稚嫩的处事方法的不满意。而家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家长在长久的社会环境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处事规则,而孩子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很多事情都是凭着本能在做。而家长的说教指导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压迫禁锢。

所以说,家长应该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尽可能的做到正确引导,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压迫方式来让他们顺从自己的意愿。

第二、父母需要勇敢的放手

有一句老话流传至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却有很多家长都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爱意,而帮孩子上手去做。但其实作为家长还是需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练习,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感。

像吃饭、背书包等等这些日常小事对于孩子来讲,其实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孩子无法圆满完成,只不过是因为家长的过度管制而使孩子失去了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罢了。

第三、不要以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面对孩子

或许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都认为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自己是居于优越的位置的,在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总是会以过来人自居,把自己的习得的经验灌输给孩子,但这样长久的压迫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坚持内心想法的动力。从而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

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父母确实是需要持续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远离那些危险的要素,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成长时,家长也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面对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将孩子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样的孩子才能在面对生活中的困扰时能够更加的游刃有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