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酷吏王温舒:血腥的“道不拾遗”

“政绩突出”的太守

元狩三年(BC.126),广平都尉王温舒迁升为河内太守。汉武帝为什么要升这个人的官呢?因为王温舒在广平都尉的任上,把广平治理得“道不拾遗”。

都尉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负责地方治安,在功能上说,有点类似今天的公安局长吧,当然二者也不完全相同。广平这个地方呢,在今天的河北省南部地区。

在王温舒的治理下,“齐、赵之郊盗贼不敢近广平。”(《史记·酷吏列传》)山东、河北这些广平交界地区的盗贼,慑于王温舒的威名,都不敢靠近广平,更不用说到广平作案。汉武帝认为王温舒太能干了,就提拔他做河内太守,也就是今天河南北部地区的行政首长。

西汉酷吏王温舒:血腥的“道不拾遗”

汉武帝中期郡国图

王温舒九月份到任,到了十二月,绩效就出来了:“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史记·酷吏列传》)整个郡里清静了。人们都不敢晚上出来行走,因为晚上出门有进行不法活动的嫌疑,鸡鸣狗盗之辈更是敛声屏息了。有这么好的政绩,汉武帝又升了王温舒的官,让他当中尉,负责京师的治安警卫。这在当时是很重要的一个职位。

从这些情况来看,王温舒应该是个很有能力的官员。但他无论在《史记》还是《汉书》中,都被归入了《酷吏传》。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时代另一位典型的酷吏张汤,此人残酷到能以“嘴唇微微动了一下”为罪名,把人送上断头台。这样的角色,用今天的话讲,当然属于反面人物;可王温舒这样一位治理地方有显著绩效的官员,为什么也跟张汤一样,被划入酷吏这个群体了呢?

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是看待历史问题,还是看待现实问题,都需要全面考察,不能单看结果。因为呈现在你面前的这个结果,很有可能是个假象。

王温舒治下的“道不拾遗”,就是一个假象。

太平景象的背后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不拾遗”这个词,让我们联想到的是民风淳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动念头去占有,所以你掉在路上的东西,不会被人捡走,回去找肯定能找回来。但史家们提到王温舒的政绩,都会在“道不拾遗”前加一个词:“广平声为道不拾遗。”(《史记·酷吏列传》)

西汉酷吏王温舒:血腥的“道不拾遗”

“声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号称”——广平这个地方,号称是道不拾遗。加上这么一个修饰词,似乎就是话里有话了,暗示着这里的“道不拾遗”,并不是因为民风淳朴,而是另有文章。

王温舒这个人,如果我们知道他年轻时候的经历,可能都会皱眉头。他早年以杀人越货为业,属于地方黑恶势力,“椎埋为奸”,(《史记·酷吏列传》)倒是管杀也管埋。后来不知怎么摇身一变,混进官吏队伍了,并曾经在一位重要人物手下工作过,此人正是张汤。所以王温舒后来断案,很有张汤的风格,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王温舒为什么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把河内郡治理得服服帖帖?他一到任就着手逮捕、诛杀地方豪强猾吏,霎时间“连坐千余家”、“流血十余里”(《史记·酷吏列传》),办的几个案子,动辄牵扯出一千多户人家,其中大批涉案人员被判死刑,人头落地,流血十里。被处罚的这些人里面,可能的确不乏平时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的恶徒,但王温舒的这个治理手段,也着实令人胆战心惊。

西汉酷吏王温舒:血腥的“道不拾遗”

按汉代行政程序,重大案件要报中央审批。为了缩短批复周期,王温舒准备了五十匹马,在河内和长安之间设置驿站,案卷就靠这些马和马之间接力传送。每一个案子审完,就用这种“快递”方式呈送到中央,一般两三天审批就能下来,接着便可以开刀杀人了。看来王温舒连让死囚犯在监狱里多活几天的耐心都没有,并且他想杀的人实在太多了,得让监狱迅速腾位置。

汉代有一条规定,死刑只能在秋、冬两季执行,春、夏两季不执行死刑。针对这条规则,王温舒有一条著名言论,“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每到春天,王温舒就跺着脚说,哎呀,要是冬天再多一个月该多好啊,就能把我想杀的人全杀了。

这样的“道不拾遗”,是民风淳朴的体现吗?这是真正和谐治安的效果吗?在王温舒的治理下,人们为什么不敢在路上捡东西?因为这条路是用人血洗出来的!

人们在这种恐怖统治下,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所以史家们说,王温舒的治理“声为道不拾遗”,要加“声为”两个字,说明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此“道不拾遗”,能持久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