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除了严防输入还有哪些可能的内生风险?

有人认为严防输入就安全了,比如实施境外航班乘客全部隔离等措施就可高枕无忧,但相关专家表示仍存在可能的内生风险。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董亚峰认为,“只需严防输入”的观点是片面的。他解释,目前疫情防控确实是要重点防控“输入型病例”。但二次疫情复发仍然可能由以下情况的国内患者引发:

1)治愈患者病毒转阳:这类病例之前已经有过报道。

2)假阴性病人:由于核酸技术敏感性不够,导致没有检测出来,其实体内还残留着病毒,等体内免疫力下降后,病毒又开始大量复制,从而成为病毒携带和传播者。

3)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已经证实新冠病毒的携带者有不发病,没有任何高烧、肺炎等临床症状的,这些人不排除可能存在。

4)全新的新冠病毒患者:由于目前的病毒溯源工作还没有定论,由于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起源、中间宿主,理论上不排除再次形成新的病毒携带人或人群。

疫情除了严防输入还有哪些可能的内生风险?


疫情除了严防输入还有哪些可能的内生风险?

张文宏:我们正面对新冠的狡猾之处

老百姓加强个人防护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以及在一些场合戴口罩。”

27日下午,上海市科协生物医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病毒演变、进化、传播的基础研究与防治实践——从SARS到COVID-19”研讨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谈及无症状感染者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会上表示,这是我国进入疫情防控“下半场”的一类重要监测目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指出,防止被这类人员感染的最有效手段,是加强个人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病毒,它的传播力很强,虽然年轻人感染后的重症率很低,但整体重症率明显高于流感。”

张文宏说,“而且存在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没有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却呈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挑战。”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无症状感染者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这类患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后14天内不发病,病毒在其体内存在时间超过三周,具有传染的可能性。他们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就存在社区传播的隐患。在张文宏看来,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所以“上海对入境来沪人员实施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一规定很有必要,可以最大限度地筛查来自境外的无症状感染者。

如果我们身边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该怎么办?吴凡说,老百姓加强个人防护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以及在一些场合戴口罩。在政府管理层面,则要加强医疗卫生系统的监测防控网络。近日,上海在117家发热门诊的基础上,增加建设18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就是这方面的有力举措。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诊室构建的全市网络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者,并有望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找到无症状感染者。此前,就是流调发现了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群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