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研究團隊:新冠病毒源於自然,不可能人為製造

3月17日,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多國學者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科學雜誌《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文章稱,導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該文章採用的證據分析表明,新冠病毒“不是在實驗室中構建的,也不是有目的性的人為操控的病毒”。

國際研究團隊:新冠病毒源於自然,不可能人為製造

國際研究團隊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

美國杜蘭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加里是該論文的作者之一,他認為非常有必要利用整個團隊的力量來探究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

研究人員重點研究了在入侵細胞過程中發揮作用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兩個特徵:一個是“受體結合域”,它如同一種可勾住宿主細胞的鉤子,另一個是切割位點,也就是使病毒打開並進入宿主細胞的分子“開瓶器”。

他們發現,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的結合效率之高,通過基因工程無法達到,只有自然選擇才能實現。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克里斯蒂安·安德森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說,新冠病毒相關的特徵,即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部分的變異以及病毒獨有的分子架構,都排除了它是實驗室合成的可能。

此外,假設有人嘗試合成可作為病原體的病毒,他們也需要基於一種已知會致病的病毒分子架構來構建這種病毒。而研究人員對比發現,導致這次疫情的新冠病毒的分子架構與已知其他冠狀病毒的分子架構有較大差異,反而很大程度上與蝙蝠及穿山甲身上找到的相關病毒類似。這進一步證實了新冠病毒來自自然而非人為製造的觀點。

就病毒傳播給人類並造成大流行的途徑,文章提出了兩種可能,一是病毒通過自然選擇在非人類宿主中進化到目前的致病狀態,然後“跳”到人類身上。另一種設想則是,病毒的非致病性版本從動物宿主跳到人類,然後在人類中進化到目前的致病性狀態。

國際研究團隊:新冠病毒源於自然,不可能人為製造


弗朗西斯·柯林斯在博客上發表文章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也支持這篇文章的論點。3月26日,他發表名為《基因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起源於自然》的博客文章稱,國際研究團隊的研究證明新冠病毒來源於大自然,說服力很強,“SARS-CoV-2大概率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來進化出感染人類的能力,人類現有的水平造不出那麼異於模型的刺突蛋白。”

羅伯特·加里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ABC)採訪時說:“表面蛋白的突變可能是觸發這次大流行的原因,但是在積累到目前情況之前,這種病毒的較弱版本已經在人群中傳播了數年,甚至幾十年。”

同時,加里強調,儘管許多人認為該病毒起源於中國武漢的一個海鮮市場,但這是一個錯誤觀點,“我們的分析以及其他一些分析都指向了比那更早的起源。武漢那裡肯定有一些病例,但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

國際研究團隊:新冠病毒源於自然,不可能人為製造


國際研究團隊的結論與此前多國學者聯合在國際專業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的聲明吻合。2月19日,27名來自8個不同國家的醫學專家在《柳葉刀》上聯合發表聲明,全力支持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所有的科研以及醫務人員,並強烈譴責了“新冠病毒並非自然起源”的謠言與陰謀論。

這份聲明說,科研工作者對引發這一疾病的病原體進行了全基因組分析,並得出了壓倒性的結果。聲明稱“來自世界各國的科研工作者已經對引發該疾病的病原SARS-CoV-2的全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並公開發表了結果,這些結果壓倒性地證明了該冠狀病毒和其它很多新發病原一樣來源於野生動物。該科學結論也得到了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工程、醫學院院長及其所代表的科學界人士的支持。”

同時,聲明強調,陰謀論除了製造恐慌、謠言、偏見,損害全球共同抗擊該疾病的工作外,別無它用。我們應當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的呼籲:促進科學的論證和團結,而非誤傳和猜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